中國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天意還是歷史必然?

《三國演義》一書中有云: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細讀中國歷史的人可能會知道,在中國歷史的各個朝代總會經歷一個兩三百年一圈的興衰治亂,在亂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總會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群響百應又重新走向統一。循循往復,週而復始。這不但概括了從東漢歷經三國再到西晉統一的根本歷史脈絡,更是對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的高度總結和概括,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分析的話題。


中國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天意還是歷史必然?

縱觀歷史我國古代歷史,可以看出我國封建社會先後經歷了四起四落,說白了,就是經歷了四次大一統時期和四次分裂混戰時期。四次大一統時期分別是秦漢時期、 西晉時期 、隋唐時期、元明清時期,其中在隋唐時期我國在封建社會時的國力達到頂峰。四次大分裂時期分別是指三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遼宋夏金時期。 從這兒之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國封建王朝在分分合合中不斷更迭,但就總體而言,整個社會發展趨勢還是不斷向前進的,不斷推動著歷史發展的進程。


中國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天意還是歷史必然?

一定時期的政治是由這一歷史時期的經濟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所決定的,這就是我們在歷史唯物主義中常說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我國古代是傳統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模式具有封閉性和落後性兩大主要特點,這也就決定了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農民的物質需要只是年年種在地裡的糧食有個好收成,吃飽穿暖即可。但是頻繁的戰火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時,這時候只要誰能站出來帶領廣大農民過上好日子,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就會應運而生。反之,誰如果與廣大百姓背道而馳、違背當時的百姓們的意願,老百姓就會把誰推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見,民心所向是決定天下分合的重要因素。正所謂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


中國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天意還是歷史必然?

封建社會時期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制度和嫡長子繼承製的封建世襲制度,在這樣一個制度下國家無法保證每一個君王都是明君,總歸還會有那一兩個庸君和暴君等等,假如高度集中的權利落到了庸君和暴君手中,會進一步激化階級矛盾,政治僵化,民不聊生進而引發一場全國性的戰爭,對全國重新洗牌。在我國古代的有兩對主要矛盾是君權和相權的矛盾,中央與地方的矛盾。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正因為如此,皇族內部權力鬥爭不斷,一旦君主稍有不慎,整個國家就會面臨四分五裂的局面,比如西晉王朝的八王之亂、唐朝時期的安史之亂都曾經使皇權顏面掃地,地方權力大增。當我中原王朝內部鬥爭到一定程度時我國周邊的少數民族會乘虛而入,成為一大邊患。宋代和明代都是在少數民族入侵的鐵蹄之下含恨而亡的。


中國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天意還是歷史必然?

時世造就英雄,英雄引領時代。我們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擁護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而不是一個宗教家。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有理由相信,中國一定會在一代又一代優秀政治家的領導下最終走向繁榮和富強,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