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現實社會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帶槍的獵人”隨處潛行

黑暗森林法則的概念出自於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所以其到底成立與否不得而知。 黑暗森林法則應屬於宇宙社會學,其大概內容為:宇宙中,一個文明暴露了自己,其他文明為了保護自己,就會將暴露的文明消滅。小說中,推出黑暗森林法則基於兩點:第一,生存是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我覺得兩點可以合為一點,即利益,因此我認為現實社會也適用黑暗森林法則。

現實社會的黑暗森林法則概念:社會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利益團體都是帶槍的獵人,他們小心翼翼的隱藏著自己,直到有時機消滅其他的利益團體(有利害關係的團體,下面省略為利益團體),獵人會毫不猶豫的開槍。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是適用這一概念的。

漫談現實社會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帶槍的獵人”隨處潛行

從國家層面,近一百年,世界上最大的利益團體無疑是西方發達國家,他們用“自由、民主、人權”掩蓋著自己獵人的面貌,面對其他崛起的勢力,一旦威脅到他們的利益,他們便會毫不猶豫的“開槍”。一山是容不下二虎的,為了利益,西方發達國家無所不用其極。在這個黑暗森林中,為了生存和發展,我們踐行韜光養晦,極力掩藏自己,以免碰觸西方的利益集團而被壓制。不知不覺,中國崛起了,無意中開始觸及到西方的利益團體。當此之時,他們肯定是要舉起獵槍的。我們疫情初期,西方的發達國家認為這是“消滅”我們的機會,因此,有一群向著西方利益群體的人故意引導輿論製造混亂。國內親西方人士不傻也不蠢,他們向著西方,大概率說明他們屬於西方的利益集團。作為一個普通國人,我們沒有能力移民,也許世世代代能都要待在國內,為了自己的利益,我們自然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不斷強大直至成為世界第一,斷然不會希望別國把我們壓垮。

從個人層面,一個人無論發表什麼言論或做出什麼行徑,大概率是向著自己的利益的,或者向著自己的利益團體。舉個例子,對於這次疫情一線人員子女中考高加分的獎勵措施,如果不是高風亮節,贊同的人大概率是沒有受影響的,不贊同的人大概率是受到影響的。同一件事,對於不同的利益團體,看法肯定是不一樣的。

漫談現實社會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帶槍的獵人”隨處潛行

我國有8.54億網民,這些網民構建了自己的黑暗森林,在森林中有些人亮明瞭身份,有些人則在潛行。當某個亮明身份的人犯錯時,躲在暗處的潛行者如果與其有利益衝突,便會毫不猶豫的端起“獵槍”。最近,留學生的表現非常惹眼球,尤其許可馨的言論受關注度非常高。然而,就在許可馨後,另外一位發表不當言論的留學生黃嘉毅卻沒有掀起多大風浪。許可馨為什麼會更受關注?也許與其父母的身份有關。所以,網絡中的某些潛行者關心的未必是事件本身,而是,更可能是事件背後的利益(利害關係)。

世界的黑暗森林中,隨處潛行著帶槍的獵人,潛行的即使是個心理陰暗的卑劣者,也可以隨時對暴露者進行侮辱和謾罵。為了世界的和諧,應該讓那些端起獵槍並開槍的潛行者漏出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