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漫談——素問一12段

【原文】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翻譯】從前的黃帝,生來十分聰明,很小的時候就善於言談,幼年時對周圍事物領會得很快,長大之後,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時,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歧伯問到:我聽說上古時候的人,年齡都能超過百歲,動作不顯衰老;現在的人,年齡剛至半百,而動作就都衰弱無力了,這是由於時代不同所造成的呢,還是因為今天的人們不會養生所造成的呢?

【原文】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翻譯】歧伯回答說:上古時代的人,那些懂得養生之道的,能夠取法於天地陰陽自然變化之理而加以適應,調和養生的辦法,使之達到正確的標準。飲食有所節制,作息有一定規律,既不妄事操勞,又避免過度的房事,所以能夠形神俱旺,協調統一,活到天賦的自然年齡,超過百歲才離開人世;現在的人就不是這樣了,把酒當水漿,濫飲無度,使反常的生活成為習慣,醉酒行房,因恣情縱欲,而使陰精竭絕,因滿足嗜好而使真氣耗散,不知謹慎地保持精氣的充滿,不善於統馭精神,而專求心志的一時之快,違逆人生樂趣,起居作息,毫無規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黃帝內經》漫談——素問一12段

一,關於《黃帝內經》的先進性

早聽導師說過《黃帝內經》的神驗性,所以在心裡就把內經和易經放在一起,列為最高典藏,機緣未到,一定不要觸碰這兩本經典。《周易》在2014年已經讀過百遍,也只能“讀”百遍,而不敢妄解,若非有得道之人引領,就不會輕易妄談。

今天讀了內經,應是機緣到了。開篇幾句,就帶給我深深震撼。不說黃帝有多開掛,畢竟我們的祖先沒有不神氣的。最震撼的是,幾千年前的祖先怎麼就可以說出這麼具有先進性的話語呢?就算拿到今天來講這幾句話,那也是應驗得百分之百啊。

基於此,有人就懷疑這些著作是偽作,是後人穿鑿附會強加給老祖宗的。我也不想罵說如此話的人是何等無恥,正所謂一蟹不如一蟹,我們相比老祖宗已經這麼懷疑自己了,為什麼連承認自己祖宗優秀都這麼難?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後人偽作,那偽作的人也是你祖宗!如果粗暴地說:你行你上啊!那時下偽作當道,一定有一干人群起而作之,再騙得盆滿缽盈。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也只有被拜金主義洗腦的現實之人才做得出,要讓我相信我們的祖先做出這種被後世子孫不屑的事情,我是萬萬不贊同的。

孟曰:盡信書不如無書。現代的西方科學講究證據,就是一定要有書,書不僅是實物證據,更是理論證據,但當我們拿出祖先這些書的時候,不僅西方科學會懷疑,連受這種狹隘研究主義洗腦的國人也會跟著潑髒水。這群人就是見不得自己民族好,就是自卑到骨子裡認為自己不如人了,那就推斷出自己的祖宗也是不如人的。這就是時下這些狹隘批判主義的侷限性和矛盾性,認為這個世界的存在就是要被懷疑的,沒有懷疑就沒有研究精神,沒有批判就沒有先進性。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英語有翻譯成Tao that can be described is not universal and eternal Tao。用時下最灑脫的詩來表示: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頗有點空谷幽蘭的意境。大道就在那裡,不需要你批判,也不需要你研究,更不需要你展示。

為什麼西方科學要有一個專利保護,應該也是源於內心的不自信吧,生怕全世界不知道這個東西是他發現的,趕緊畫地為牢。申請專利別說是為了人類社會的進步這麼高尚,這點我保留意見,但是擁有專利的人可以得到名利,那沒有人是可以反對的,畢竟現實就擺在那裡,你信或者不信,專利就是名利。

講遠了,回來講內經的先進性,我們的老祖宗發現了這個事實,如果不是被記錄下來,也不存在後世的諸多研究了,不管支持也好,反對也罷,我們都因為內經受益了,不感恩戴德就罷了,還逆行倒施汙衊祖宗,也是醉了。

二,《素問》開篇兩段

對黃帝的描寫言簡意賅,突出黃帝有“最強大腦”,寥寥數十字就讓我們對黃帝的形象敬佩有加,如果小學時讀到過這段,那我們的作文課根本不怕描寫人物了。徇齊這個詞貌似也只有黃帝內經出現過,後面一定還有很多專門的詞彙,我們現代人不會用了,多讀經書,對祖宗的思想還是會有所感悟的。

黃帝說以前的人一百歲都活得很好,現在的人五十歲就形容枯槁,這個真的是很汗顏了:這難道不是在說我們當下的狀況嗎?

岐伯德解答也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直言不諱指出當下人生活的毫無節制。真真是開宗明義,奠定了整個經典的基調:知道。我們現在的人天天說知道,知道,而真正知曉這個道的又有幾個呢?就算我們知曉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提出這個問題時我也在想,你看見這段文字,內心是不是也在問:你說別人做不到,那你又做到了嗎?

這就是一個死循環,我們認為自己做不到,就會懷疑別人做不到,別人就算做到了,也懷疑那不是真的做到。所以現在的人容易被騙也是這個原因,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誰,要什麼,所以人云亦云,說真的未必信,說假的一定會信。因為心中沒“道”,就別談“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