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精神觉醒的经典读本《面纱》,看毛姆笔下女性的成长救赎之路

女性精神觉醒的经典读本《面纱》,看毛姆笔下女性的成长救赎之路

偷情时门把手的转动,晚餐时意有所指的话语,还有突然要带她前往霍乱之地的决定,这些都让凯蒂的神经越绷越紧。终于忍无可忍的她打算摊牌,离婚后投奔心爱的情人。然而面纱揭开,爱情的真相与人生的意义,将她的天真击的粉碎。你用面纱遮蔽他人的窥探,自己也难以一睹世界之真实。

毛姆以他冷静得近乎刻薄的方式,将一个女人的堕落与觉醒刻画得淋漓尽致。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她只能选择爱他或者失去他,以填补心灵的空虚;但当她身处更为广袤的世界,目睹了生活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之后,才真正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和对自我的救赎。

女主人公凯蒂漂亮傲娇,在母亲的“调教下”虚与委蛇,故作姿态地周旋于众求婚者之间,却无一人入得了她的眼。转眼间已届婚龄,眼看普通无貌的妹妹觅得如意郎君,凯蒂心焦不已。缺乏魅力的生物学家沃尔特对她的急切了然于心,用一种难以理解的固执追求到了她。然而,纵使他情真意切,对妻子百般顺从,也难以得到凯蒂的真情回应。后面的故事不言而喻,她爱上了有妇之夫,逐渐走上了沉沦之路。然而,纸终归包不住火。事情败露后,才发现情人口蜜腹剑,全无担当。与此同时,沃尔特以报复之心、同归于尽之意,挟持她前往霍乱之城。

在那里,沃尔特背负自己的使命,夜以继日地研制解药,风尘仆仆地奔波于病人之中。百无聊赖地凯蒂遇到了修道院里无私奉献的修女们,看见她们将自己献身于一种只有牺牲、贫穷、遵从、繁重劳作和祈祷的生活。对她们所有人来说,这个世界是确确实实的流放之地,人生便是她们乐于背负的十字架。她们把所有的爱给了上帝,给了饱受疾病折磨的苦难者。失去了生活奔头的凯蒂在这种感召下,面对霍乱横肆下的苦难众生,加入了帮扶之列。在照顾被遗弃的孤儿们的过程中,以及在修女们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她慢慢学会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奉献,并找到了活着的勇气和意义。一刻不停的忙碌分散了她的心思,窥见他人的生活、他人的视界唤醒了她的想象。她开始恢复元气,变得更舒心、更强壮,渐渐感知到了自己的成长。

就在一切看似朝好的方向发展之时,凯蒂发现自己怀孕了,但却不是沃尔特的,这让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雪上加霜。不久之后,另一件悲剧发生了,沃尔特死了,死在寻找解药的实验台上。失去了依靠的凯蒂,没有了在这座城继续呆下去的理由,踏上了漫漫回母家的路。

然而,未进家门,那个曾一手造就了她——虚荣、轻浮、愚蠢——的母亲却因病去世了。在跟父亲的谈话中,吃过了不少苦头、精神已然得到升华的凯蒂对父亲这样说道:

“我想要个女孩,抚养她长大,不让她犯我犯过的那些错误。回想以前做小姑娘时的我,就会恨自己,又没别的机会。我要培养女儿,给她自由,让她靠自己的力量独立于世。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爱她,抚养她长大,不只是为了让某个男人因为很想跟她睡觉而供她吃住,养她一辈子。

我向来愚蠢、无德、令人憎恨。我已受到严酷的惩罚,并决心让我的女儿远远避开这一切。我要让她无所畏惧,真诚率直。我要让她独立于他人,把握自我,像一个自由的人那样接受生活,要比我活得更好。”

自由!这便是一直萦绕在她心中的念头。尽管未来仍旧模糊,这一念头却像河上的薄雾,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虹彩。自由,不仅仅是挣脱烦恼的束缚,解除那让她消沉的伴侣关系的自由;自由,不仅是逃离死亡威胁的自由,更是逃离让她降低人格的爱情,逃脱所有精神束缚的自由。

也许她的过失,她做下的蠢事,还有她所遭受的不幸,并非一概徒劳无益。只要现在她能够遵循眼前这条让她依稀可辨的路,那不是亲切古怪的老沃丁顿所说的无所通达的道路,而是修道院那些可爱的修女谦卑地遵循的路—— 那是一条通往内心安宁的路。

健全的灵魂叩问存在的意义难免陷入迷茫,然而这也正是生命确认自身价值的必然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