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扶蘇當皇帝能開創大秦盛世嗎?秦始皇臨死前的一句話道明一切

扶蘇若登基,則秦之甚幸,天下甚幸!秦再長治久安數百年不敢說,百八十年總是可以的。

扶蘇接班後,以他的才幹和聰慧,完全可以在不觸動秦法的前提下,一點一點改變,逐步調整那些嚴刑峻法,施行仁政,實行“法家”和“儒家”執政方式的並軌,慢慢給秦帝國轉型。

假如扶蘇當皇帝能開創大秦盛世嗎?秦始皇臨死前的一句話道明一切

而秦始皇在臨死前,一些跡象也表明他開始有逐步放鬆對國民控制,實行仁政的可能了。

秦始皇最後一次巡行,跑到九嶷山去祭祀舜帝,然後,又跑到會稽面向大海去祭祀大禹。

堯舜禹都是古代的賢明之君,以仁政和愛民被民間世代傳頌,秦王應該也意識到了“天下苦秦久矣”,也通過祭祀先賢,向天下傳遞秦國要逐漸“寬政”的信號。

假如扶蘇當皇帝能開創大秦盛世嗎?秦始皇臨死前的一句話道明一切

扶蘇是秦始皇中意的繼承人,可惜始皇帝死在出巡的路上,而胡亥又正好隨行。

扶蘇不僅是長子,更是始皇帝20多個兒子裡最有名的,能力和才幹、品行和修養都傳頌於民間,秦始皇對其也是寄予厚望的。

從嫡長子繼承製到能力,扶蘇都是最有資格接班的。

可惜啊,胡亥撿了個便宜,碰到始皇帝最後一次出巡,“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於是,胡亥就跟著老子出去巡視了

假如扶蘇當皇帝能開創大秦盛世嗎?秦始皇臨死前的一句話道明一切

秦始皇搞焚書坑儒,扶蘇看不下去,就勸諫父親在天下初定之時還是要多實行仁政,不要對百姓施以嚴厲的刑罰,如果是一般人對始皇帝這麼說,早就被滅族了,對於兒子的勸諫,始皇帝雖然表面發怒,但是內心還是很欣慰的,就派他去蒙恬那監軍,監督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匈奴。這也是給扶蘇一個歷練的機會。

當然,始皇帝沒想過自己竟然那麼早就死了,即使他留下遺詔任命扶蘇接班,但趙高和李斯為了自己的利益,篡改了遺詔,並矯詔以始皇帝的名義賜死扶蘇。

當使者帶著詔令來到北方蒙恬這,蒙恬勸諫扶蘇趕緊再去重新請示一下,問個明白,怎麼能一個使者來了就自殺呢?

扶蘇只說:既然父親命令兒子自殺,兒子還需要請示嗎?

說完,扶蘇自殺而死。

如果扶蘇能順利即位,則秦國政治就能朝著寬鬆氛圍發展,秦國的國祚也會更長遠一些。

扶蘇若即位,名正言順,蒙恬一下軍政要員、皇族內外都會服氣,也不至於出現胡亥即位後屠戮宗室、臣子的事情,國家也是一派欣欣向榮、正常運轉的好景象。

即使再次出現起義,因為沒有屠戮功臣,基本上名將都還在,消滅那些起義是分分鐘的事情,國家局勢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不至於像程勝吳廣起義之後迅速蔓延全國,而秦國僅章邯一個名將,孤掌難敵四手。

假如扶蘇當皇帝能開創大秦盛世嗎?秦始皇臨死前的一句話道明一切

扶蘇仁慈,必然會逐漸的調整秦國的嚴苛律法,逐漸逐漸的,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以逐漸安定天下的民心,讓老百姓不至於揭竿而起。

即使扶蘇其他事情都不怎麼做,就算是把阿房宮、秦皇陵、萬里長城等巨大工程的徭役降下來,工程進度慢一些,那至少也能解放上百萬民夫回家,不至於讓百姓痛苦不堪,只要在老百姓的承受範圍之內,農民還不至於弄到造反的地步。

說起來,扶蘇很像漢文帝劉恆,主張實行仁政,與民休息。看看漢文帝在位期間的成績,再結合扶蘇的性格特點,大致可以做出以下斷定:如果扶蘇為秦二世,他完全可以像漢文帝那樣,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文景之治”,大秦帝國也就不會那麼快煙消雲散了。

綜上所述,若扶蘇即位,秦之大幸也。

然扶蘇即使當上皇帝,是百姓之福,卻可能無法開創大秦盛世。

首先,扶蘇的性格不適合做一個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呢,扶蘇在朝堂多年,應該對朝廷的陰謀詭計有所瞭解,而面對矯詔,卻絲毫沒有懷疑,對蒙恬的勸告也加以否定,直接說父親要兒子死,又有什麼說的呢?於是拔劍自刎,要知道明君是絲毫不在意這些傳統道德的,如李世民玄武門,趙光義燭影斧聲,朱棣靖難等。

假如扶蘇當皇帝能開創大秦盛世嗎?秦始皇臨死前的一句話道明一切

其二,扶蘇是喜好儒家的,儒家學者淳于越就是扶蘇的老師,而當時儒家的主張是聖先王,就是要行分封制,如果扶蘇聽從儒家實行分封,那麼才建立的封建帝國又要降低地位了。

其三,很多人認為陳勝吳廣的起義是秦朝嚴刑峻法所致,但其實並不是這樣,根據近些年出土的資料,陳勝等人遲到是不用殺頭的,只是要受鞭笞,而陳勝吳廣起義的時間是元年七月,也就是說,秦二世即位第一年就爆發了起義,如果換成扶蘇起義一樣會發生。

假如扶蘇當皇帝能開創大秦盛世嗎?秦始皇臨死前的一句話道明一切

其四,就算是蒙恬等人不死,也未必能超過章邯等人的戰績,何況敵對陣營還有項羽,韓信一類的大神存在,關於在邊境駐守的軍隊,應該也是有所調集的,因為王離在蒙恬死後作為邊防軍主將,後來卻在鉅鹿大戰中作為章邯的副將,應該也是調集了一定的軍隊的。

這不禁讓人想起:始皇臨終之際,召回扶蘇繼皇帝位,但移交計劃未能實現。傑出政治家張居正,惜“扶蘇仁懦”。扶蘇因仁愛而聞名天下、受百姓愛戴,卻也因為“仁懦”,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不堪一擊。所以,只能惋惜地感嘆一句:扶蘇生不逢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