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因办事刚正不阿,遭皇权抛弃被冤杀

郅都是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西汉盛产酷吏,司马迁在《史记》中,特地设立《酷吏传》,除了执法严苛,这些酷吏们往往留下很多诟病,比如贪财、枉法、结党等等。郅都一样都不沾,他这个人软硬不吃,是一个标准的法家,一切按律法行事,结果却导致了刘荣自杀。于是就被窦太后怀恨在心,一直在找机会置他于死地,最后郅都被窦太后谋害冤死。

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因办事刚正不阿,遭皇权抛弃被冤杀

(郅都影视剧形象)

严:执法严苛,不畏权贵

西汉豪强遍地,酷吏就是豪强的天敌!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郅都的执法手段狠辣,对豪强采取非常严酷的手段进行惩罚。

比如在济南郡,当地有个豪族瞯氏,是当地的一个豪强霸主,几任太守都明知道瞯氏的违法犯罪,但是却束手无策,没有能力处置这个家族。于是郅都被汉景帝任命为济南郡太守。

郅都到任后,直接用了最严峻的手段,对为首的几个领头羊,直接采取灭门的手段。这种暴力手段,即便放在当时,也有一个滥杀无辜的骂名。不过,在古代人治社会,这种事也见怪不怪了,瞯氏让几任太守束手无策,如今碰到狠角色,也算活该!郅都的狠辣手段很快就让济南郡有小心思的人很快收回,豪强大户都纷纷收敛自己的行为,济南郡竟然出现路不拾遗的景象。

郅都调任中尉期间,对京师的权贵们同样不留情面。京城达官贵人成麻袋装,能做到不避权贵,实属不易。史书还记载了一个小细节,别人见到丞相周亚夫都要行跪拜礼,郅都只作揖,不跪拜。

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因办事刚正不阿,遭皇权抛弃被冤杀

(郅都影视剧形象)

正:公正廉明,洁身自好

《史记.酷吏列传》的记载:然郅都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

郅都之所以能做到不畏权贵,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行得端走得正。私利往往是酷吏们最终跌落的原因,郅都这个人哪怕手段非常的狠辣,但是名声也是非常的好,因为他的手段都是对那些豪强施展,而且他自己也非常的公正廉洁。。

郅都有一句名言:"己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意思是说,我已经违背了父母之命出来当官了,就应当尽心尽职忠于职守。为了他的这个信念,郅都实行"三不主义":不收不送礼物、不听请托说情、不拆看求情信件。

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因办事刚正不阿,遭皇权抛弃被冤杀

(郅都画像)

忠:忠于皇帝,敢当孤臣

他的忠是对皇帝的,汉景帝时期因为直言进柬出名,当时和皇帝去上林苑,跟随皇帝去的有个妃子去上厕所,突然一个野猪冲去厕所。汉景帝让他去救人,他不去。而汉景帝自己去,他也不让。理由是妃子没了可以再找,而皇帝不能犯险。

从这可以看出他的忠心,对皇帝的忠心,他的观念也很明确,汉景帝的生命比任何人都重要。酷吏在西汉为什么有生存空间,且这么得宠?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酷吏是皇帝的手中锋利的武器,是皇帝用来打击豪强权贵!

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因办事刚正不阿,遭皇权抛弃被冤杀

(豪强形象)

豪强权贵本质上就是围绕皇权所诞生的特权阶级,这个特权阶级反过来又威胁到皇权的安全,所以皇帝需要有人帮他来遏制打击他们。这就需要被利用的人,要做到绝对忠于皇帝,要敢于做孤臣跟特权阶级作斗争,同时还要抛弃任何私利。

《三国志》的记载:"郅都守边,匈奴窜迹,国家之利器

这个分寸不好把握,尤其当掺杂个人私利后,很多酷吏就是死在这上面。比如最有名的酷吏张汤,就是因为跟丞相庄青翟的私人恩怨,演变为两个小团队相互阴谋残害,最后蒙冤而死。

郅都没有私心,为何还是落得惨死呢?其实,无原则地忠于皇帝,本身就是对法律的践踏,就是私心作祟,是历史的局限性。

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因办事刚正不阿,遭皇权抛弃被冤杀

(郅都形象)

关于废太子刘荣之死,史学界大多认为,他其实是死于汉景帝,郅都是帮凶。史书虽没有这个记载,但是汉景帝让一个酷吏来审查案件,就很值得玩味。果不其然,郅都拒绝刘荣上表谢罪,刘荣在惊恐之下自杀。从这个过程来看,郅都的严苛,让刘荣绝望了。郅都做了什么,能让一个人绝望到自杀?大家可以想象。

其结果就是得罪了窦太后,也别全怪老太太霸道,人家大孙子怎么就死在你的审查中?谁摊上这事,都会心有不甘。你既然能做皇帝的工具,对不起,你也要承担后果。这就是酷吏的宿命!

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因办事刚正不阿,遭皇权抛弃被冤杀

刘荣影视剧形象

能:能力出众,治边有方

《永乐大典》的记载: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

一般我们都知道,整治贪污之类的案子要有凭有据。比如包青天都是有证据才开自己的闸刀,但是他不一样。他选择的是以暴制暴,不管有没有证据,我知道你犯了法,先杀了再说,也不讲人情。所以说是酷吏,也因为这个被称为苍鹰。

因为他不通人情,执法严苛,逼死了窦太后的长孙刘荣之后,被发配到雁门关当守将。在他当守将的时候,当时一直侵扰边关的匈奴全军撤退,直到郅都死后匈奴还不敢侵犯雁门关。

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因办事刚正不阿,遭皇权抛弃被冤杀

刘荣话剧形象

郅都被调任雁门太守期间,表现出了他出色的治理才能。按《史记》记载,郅都人还没到雁门,匈奴人就吓得赶紧逃离,在郅都任期内,一直不敢靠近雁门关。失去了一个劫略的对象,匈奴人气成了"阿Q",他们用木头雕刻成郅都的样子,用箭射木偶解恨!

雁门这样的边郡,光是靠酷吏的本色是无法治理的,还需要出色的军政处理才能,文能治郡,武能御敌,双管齐下才可以做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治理济南郡时,所谓的"路不拾遗"成果,恐怕也不全是夸张的说法。

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因办事刚正不阿,遭皇权抛弃被冤杀

(郅都影视剧形象)

综上所述,郅都的人品和能力都是无可挑剔的,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只是他唯皇权是从的工具特性,注定了他必然会成为权贵们的靶子,被皇权抛弃只是早晚的事!

参考文献:

1、 《史记》

2、 《三国志》

3、 《永乐大典》

4、 《史记.酷吏列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