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屠伯”严延年

汉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这是汉朝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四月,年仅23岁的

汉昭帝突然驾崩,而且没有留下子嗣。

六月,昌邑王刘贺继位;但仅仅二十七天后,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事发生了——身为天子的刘贺,居然被臣子给废了!

七月,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被迎立为皇帝,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宣帝。汉朝廷终于又回归正常。

酷吏“屠伯”严延年

1

领衔这场废君、立君大戏的正是当时的大将军霍光。霍光作为汉武帝遗诏指定的辅政大臣,立昌邑王为帝是霍光的主意,其后废昌邑王、立皇曾孙为帝也都是霍光的主意。

这大汉天子的废、立都在霍光一念之间,其权势可见一斑。可汉宣帝刚登基,就有一个不怕死的大臣弹劾霍光“擅废立,忘人臣礼,不道”(《汉书·酷吏传》)。

这封奏折上去后,汉宣帝心中可谓怒喜交加——自己正是因为被霍光挑中了才咸鱼翻身登上帝位,如果霍光因这事被弹劾,那自己登基的合法性何在?但在此霍光权倾朝野之时,居然敢有人公开站出来弹劾,此人勇气可嘉,日后必能为自己所用。所以,对于这封奏折,汉宣帝采取的策略是搁置一旁,不作任何表态。但满朝文武知道后不禁对此人满是敬畏。

酷吏“屠伯”严延年

这个不怕死的大臣叫严延年,当时的官职是侍御史。严延年是东海下邳(音批,今江苏徐州一带)人,因为他的父亲曾经是丞相府的属官,所以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在丞相府学习法律。长大后回到东海郡,成为一名郡吏。通过选拔,严延年成为御史属官,后再被举荐为侍御史。

眼看弹劾霍光没有任何动静,严延年又把目光瞄准了霍光的心腹,时任大司农的田延年(汉代人取名特别喜欢用延年这个寓意长寿的名字,据有人统计,仅《汉书》中出现带这个名字的人就有20多人),罪名是田延年手持兵器冲撞了皇帝车驾的附属车队。这可是一个涉嫌侵犯皇帝人身安全的罪名!汉宣帝就把此事交由御史中丞查办。

御史中丞可能是恨死这个净给自己找麻烦的下属,接受这个任务后,居然不去调查被弹劾人田延年到底有没有犯事,反而给弹劾者严延年找了个茬。

原来,按当时法律规定,如果弹劾官员,就应当同步把弹劾文书送一份给掌管宫门的官员,以禁止被弹劾人出入宫殿,否则让待罪之人随便出入宫门,会威胁到宫门内安全。

酷吏“屠伯”严延年

这次,严延年弹劾田延年,就忘了这道程序,结果被御史中丞扣上了“阑内罪人”的罪名——按法律规定,这是一个死罪。严延年一见形势不妙,赶紧溜之大吉,亡命天涯。

后来,汉宣帝大赦天下,他才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蹊跷的是,丞相府和御史府都想征召他来办事,信函也居然同一天送达到他手中。严延年认为御史府的信函还是要比丞相府的信函早一刻到自己手中,就到御史府报道,再次成为御史属官,很快又被任命为平陵县令。结果,严延年刚上任不久,就因为杀死无辜之人被免职。

之后,进过一番周折,严延年还从军出征过西羌,归来后被任命为涿郡太守。自此,严延年开始其酷吏仕途生涯。

2

涿郡地处自古多慷慨之士的燕赵之地,民风彪悍,而且由于前面几任太守都不是能干之人,到严延年接手时,已形成豪强势力空前强大的局面。

当时郡中有两大高姓的家族,因分别居住城西和城东,被称为西高氏和东高氏,这两大家族在郡中势力已然盖过官府,民间甚至流传“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宁可得罪太守,也不可得罪豪族。

酷吏“屠伯”严延年

甚至当地许多杀烧抢掠的人,被官府抓捕,只要逃进这两大高氏家族,官府都不敢再去抓人。正因为如此,当地治安已极度恶化,盗贼横行,百姓甚至只有全副武装、张弓拔刀才敢出门行走。

严延年到任后,很快就清楚涿郡面临的形势,决心好好整治一下豪强势力。

他先是派出一个叫赵秀的下属去收集高氏的犯罪证据。这么多年来,高氏在涿郡飞扬跋扈的,赵秀收集他们犯罪的证据一点都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处理上。

赵秀摸不清严延年的背景和真实意图,觉得这新任太守只是装模作样,小打小闹走走过场,又怕来了一个动真格的太守。思来想去,赵秀实在不能肯定,就自以为聪明地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写了两份揭发高氏罪状的文书,准备先把写得罪行较轻的那份文书递出去,到时看太守的态度再决定要不要把写得罪行较重的那份文书递出去。

严延年早就猜到赵秀会耍小把戏,等赵秀把罪行较轻的那份文书递上来后,径直抓住赵秀胸口,从他怀里搜出藏着的另一份文书,一声令下,就把赵秀打入大牢。

第二天清晨,严延年下令将赵秀从牢中带出至街市上,在众多围观群众面前,当众宣布赵秀犯包庇罪,处以死刑并立即执行。可怜的赵秀都没来得及喊冤,人头就已落地。在场所有的人都被惊呆了,官吏两腿都发软。

酷吏“屠伯”严延年

严延年再次派出官吏去收集两高氏的罪行,这回派出去的人再也不敢怠慢,很快就收集许多关于两高氏罪行的证据,严延年眼都不眨,一口气下令诛杀了几十个人。全郡都震动了,所有以往仗着两高氏为非作歹的人这下子都老实了,很快,涿郡的社会风气和治安都大有改观,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局面。

3

三年后,严延年被调任河南郡太守。有了在涿郡的历练,严延年在河南郡任上把自己酷吏的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严延年执政的一大风格就是专门和各种豪强贵族过不去,只要是豪强贵族侵犯贫弱之人,严延年必定要想方设法把豪强逮捕并定罪;相反,若是贫弱之人犯法,他甚至会设法更改诉词判无罪。不但如此,为了让旁人不能随意猜测自己意图,严延年还亲自撰写判词,连主簿和其他亲近的官吏都不能事先知道。

由于他从小就刻苦研习法律,法律功底特别深厚,所以他写得判词总是于法有据,哪怕旁人明明知道犯人有冤,是严延年刻意要让他入罪,可在判词上总挑不出毛病来。这一来,吏民没人能猜到严延年的意图,都非常害怕不敢犯法。

为了更加震慑官民,每年冬季,严延年都会下令全郡各县将囚犯集中押送到郡府,由他亲自来判决,这些囚犯往往会被判死刑,然后被拉去刑场集中行刑。由于每次杀得人太多,血都要流几里地。这种场面极大震撼了河南郡的官民,人们给严延年起了一个外号:

屠伯(古汉语中“伯”指管理一方的长官)。

酷吏“屠伯”严延年

顶着“屠伯”的外号,严延年的名声越来越大,连临近郡县的人都被他震慑住。他自矜于治下河南郡上下肃然,丝毫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这种太过严酷的执法,最终带给自己悲惨的结局。

4

严延年的冷酷其实主要是针对豪强,对自己的下属还是很关照的,尤其对办事尽心尽力的,就如对待自己骨肉一样关照他们,但由于他实在太过残酷,动不动就判人死刑的,而且判决水平又高,让人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所以下属虽有亲近他、投靠他的,但也大多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被他抓住把柄。

这其中,有一个叫义的府丞(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姓,我们只能叫他义),最终把严延年送上不归路。

严延年曾与义一起在丞相府共事过,所以他对义特别关照,经常馈赠他许多礼物。可他越是如此,义内心越是惶恐。义年纪已大,本来就经常精神恍惚,心中有事更加心神不宁,偏偏又自己去占卜,结果占了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死卦,这下更加坚定认为严延年要对自己下手。

于是,义就请了假,到京城上书告发严延年十大罪名,而且为了证实自己所说属实,上书后服毒自杀。这一来,朝野震动,汉宣帝指令御史中丞彻查此事。

酷吏“屠伯”严延年

御史中丞一查之下,果然查得有数宗罪属实,比如当时黄霸在颍川郡任太守,两人执政风格完全不同,黄霸以宽恕仁爱出名,颍川郡在他治理之下,“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汉书·循吏传》),甚至于各种凤凰、神雀都飞到颍川郡(注: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古人尤其汉代人特别相信天人感应,常认为天下太平会出祥瑞,《汉书》中大量记载了出现各种神兽神鸟的情况。很可能是当时有人偶尔看到一种不认识的鸟,就误以为是传说中的凤凰)。汉宣帝非常赏识黄霸,特地下旨表彰,赐封黄霸爵号关内侯,黄金百斤。

严延年一向看不起黄霸为人,现在两人在临近郡当太守,结果黄霸率先得到皇帝表彰,让严延年内心非常不满。恰好此时河南界内发生蝗虫灾害,府丞义去巡视蝗虫情况,回来后,严延年当即就说:“这些蝗虫难道不是凤凰的粮食吗?”这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还有当时左冯翊职位空缺,汉宣帝一度选定严延年继任,甚至连任命的竹符都已发出,但最后关头却顾忌到严延年酷吏的名声追回任命。严延年心中甚为愤恨。恰好此时琅琊太守因久病超过三个月被免职,严延年认为自己被皇帝废黜,对人说:“

此人还能被免职,难道我还不能被免官而离开吗?”这是对皇帝有怨言。

再就是严延年举荐手下一个狱吏廉洁,却不料此人被查出收受赃物,严延年于是因察举不实受到降低俸禄的惩罚。他对人说:“以后谁还敢举荐人呢?”这也是对朝廷有怨言。还有其他几宗与此类似的罪过。

酷吏“屠伯”严延年

御史大夫认为严延年犯有心怀不满、诽谤朝政的罪,判处弃市,也就是在闹市中被处斩。一代酷吏至此落幕。我们无从猜测严延年临终前的心情,更不知假如死而有知,他到黄泉之下见到义时,会是如何场景。作为后人,我们似乎更应该深思下,义为何会如此猜测严延年,并最终导致此两败俱伤的悲剧。

对于严延年如此结局,其实有一人早已预见到,那人就是他的母亲。有一次,严母从老家去看望严延年,准备和儿子一起过腊节。

到雒阳时,刚好看到当地大规模执行死刑。严母大吃一惊,停在都亭,不肯进入郡府。严延年亲自赶到都亭,向母亲叩头求情,严母才见他,并责备说:“你深受皇恩才能够担任郡守,治理千里之地。现在没听说你施行仁爱教化,让百姓平安,反而依靠施刑杀人来树立自己的威信,这难道是父母官该做的吗?”当时严延年虽对母亲叩头认错,其实心中一点都没有听进去。

过完正月后,严母说:“天道神明,杀人太多的人必遭报应。我不愿在我年老时却看见壮年的儿子受刑被杀戮。我还是回去了,为你准备好墓地。”无法想象这位有先见之明的母亲当时心中该有多痛啊!果然仅仅过了一年多,严延年就被处死。

酷吏“屠伯”严延年

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了循吏和酷吏之分,并为后世所沿用。《汉书》的《酷吏传》记载了13名酷吏的事迹,其中以严延年篇幅最长,可见,其可谓酷吏之典型。

汉代酷吏与后世酷吏有很大不同,他们大多具有遵从法律、不畏权贵、打击豪强、为民做主等品质,只是动辄以酷刑来立威,与儒家推崇的仁政背道而驰,所以往往名声不佳。纵观这些酷吏人生,大多以悲剧收场。

其实,他们通常只是皇帝用来实现自己统治的工具而已,而当这一工具已没有利用价值,或者引起统治阶级内部强烈反弹之后,当然会被曾重用他们的皇帝所抛弃。屠伯严延年的一生,就是酷吏最好的注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