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失敗,第一家基金宣告解散


募資失敗,第一家基金宣告解散

這個春天,比想象中要艱難。


清明前夕,上市公司廣州弘亞數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弘亞數控”)發佈一則《關於終止參與暨解散產業投資基金的公告》,公司擬出資 3000萬元人民幣作為有限合夥人與多家知名VC/PE機構共同出資設立的一隻產業基金,正式宣告解散。


這應該是自疫情以來第一家公開倒下的基金。“在後續籌備過程中,受宏觀形勢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影響,未能募足資金,亦未實際運作,因此全體合夥人決定解散產業基金。”根據公告的解釋,此次基金解散的原因是募資失敗


隨後,投資界(ID:pedaily2012)聯繫了北京、上海、深圳多家參與該產業基金的投資機構,不過大家對此事諱忌莫深,不願多談。其中一家知名投資機構的內部人士稱,自己知悉了此事,但詳情不瞭解,“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


這並非個例。疫情之下,民營LP資金壓力劇增。據投資界統計,僅僅3月就有至少3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宣佈終止基金的出資,就連美元LP也開始出現大面積違約。中小GP垂死掙扎——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資經理吐槽,藉著這次疫情,創始合夥人退租了辦公室,終於名正言順地讓大家回家辦公了


而令人擔憂的是,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新基金因為出資問題而“猝死”。


2億元募了一年半:這家產業基金悄悄倒在了疫情期間


沒想到,疫情尚未過去,第一家倒下的基金卻出現了。


3月初,上市公司弘亞數控發佈一則《關於終止參與暨解散產業投資基金的公告

》,證實其作為LP參與的一家天津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宣告解散。


投資界獲悉,該產業基金規模2億元。“2020 年 3 月 9 日,產業基金召開 2020 年第一次合夥人會議,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解散產業基金”。


募資失敗,第一家基金宣告解散


資料顯示,弘亞數控於2016年12月於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是一家傢俱製造專用設備生廠商,主營數控板式傢俱機械設備與全自動化生產線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截止2020年4月7日,該公司市值為50億元。


作為基金出資方之一,弘亞數控透露,曾於2018年10月22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參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的議案》,為了促進公司長遠發展,充分藉助專業投資機構的專業資源與專業能力,實現專業投資機構資源、公司產業資源和金融資本的良性互動,公司擬出資 3,000萬元人民幣作為LP與多家投資機構及其他合格投資者共同出資設立一隻天津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投資界查閱當初的公告得知,該產業基金主要投向軍民融合產業, 兼顧 TMT、消費升級、大健康、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新農業、新能源、新材 料等新興行業。認繳出資人有9位,其中不乏多家知名VC/PE機構。


然而,該產業基金“生不逢時”。2018年正值中國VC/PE機構“募資難”全面爆發,基金的募資工作同樣受阻。


弘亞數控在公告中坦承募資不順——“由於產業基金自2018年12月26日註冊成立後,因在後續籌備過程中,受宏觀形勢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影響,未能募足資金,亦未實際運作,因此全體合作人決定解散產業基金。”


對此,深圳某PE機構的IR判斷,此次疫情應該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規模2個億的基金,募了一年半還沒完成,可見募資之難”。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不少出資人,尤其是民營LP現金流出現問題,徹底殺死了募集希望。


LP開始大面積違約?上市公司接二連三宣佈終止出資


這並非個例。疫情之下,越來越多新基金因為出資問題而“猝死”。


2020年3月16日,另一家上市公司華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佈了《關於終止參與設立華桐只能基金的公告》,宣佈終止參與原擬與前海梧桐併購基金等合作方共同設立的華桐智能基金。


由於近期宏觀經濟形勢、市場環境變化及新冠疫情的影響,有關合作方出資一直未能到位。”華聯控股在公告中解釋,結合公司自身的實際情況,為更好地維護公司和廣大股東的利益,經與各合作方友好協商一致,決定終止設立該投資基金。


無獨有偶,3月30日,上市公司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西能源”)也發佈一則《關於終止參與發起設立併購基金的公告》,提到原本公司計劃現金出資2億元、董事長黎仁超出資3億元,與其他三名投資者共同發起設立清禾金泰諾併購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計劃也泡湯了。


“由於宏觀經濟形勢、金融政策、公司生產經營和資金需求狀況等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繼續推進參與發起設立併購基金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華西能源最終決定終止參與發起設立併購基金。


受到疫情的衝擊,一級市場本已艱難的募資環境岌岌可危。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據我們的摸底瞭解,目前民營企業和高淨值個人出資受到影響最大,可以說這兩塊的錢幾乎枯竭。


LP撤資的現象開始出現。“很多基金已經出現了部分LP無法後續出資的情況,未來1-2年,來自民營LP的資金壓力會很大。”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合夥人廖俊霞表示。


上述只是人民幣基金的境況。伴隨著疫情在全球肆虐,美元基金也開始難以倖免。


LP大規模違約並非聳人聽聞。據外媒報道,眼下歐洲的機構LP開始違約,知名資產管理公司MJ Hudson的一位合夥人直言,“這次危機開始以來,我已經看到兩次歐洲LP違約,而且還可能發生更多違約。”


凱輝基金管理合夥人段蘭春曾向投資界表示,除了現有的業績表現一直穩定的GP,新的GP拿錢的難度比之前更大了。之前拿美元的錢就不容易,拿歐元就更難,現在難上加難。即使是美國和歐洲本土的基金,今年的募資難度都大大增加。


後面還有更擔心的事:2月投資案例下降近7成


牽一髮而動全身,募資的境況會在接下來的投資端一一顯現。


疫情之下,中國VC/PE募資整體下降是不爭的事實。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統計顯示,2020年2月國內股權投資募資市場共計38支基金髮生募集,數量同比下降64.8%;披露募資金額的38支基金共募集367.5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8.9%;新設立基金共計21支,數量環比下降48.8%。


募資失敗,第一家基金宣告解散


募資市場不景氣,寒意極速傳導至投資端。清科旗下私募通數據統計,2020年2月VC/PE市場共發生145起投資案例,同比下降69.0%;總投資金額為201.9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5.0%。投資案例數量和金額雙雙呈現懸崖式下跌。


募資失敗,第一家基金宣告解散


這一信號足以引起所有創業者的警惕:一級市場整體資金緊張,創投機構越來越勒緊褲腰帶了。


此前的擔憂正慢慢成為現實。在國內疫情初期,易凱資本創始人兼CEO王冉曾給了一個悲觀預測:如果疫情防控非常不順利的話,那影響的就不只是上半年而是全年了,一些投資機構全年開天窗也是很有可能的。如今看來,疫情在國外遠遠還沒看到結束的曙光。


現金為王,這句話不再只是對創業者說,創投基金同樣適用。不久前,軟銀髮布公告宣佈“出售或資本化”4.5萬億日元(約410億美元)的公司資產,以應對疫情爆發期間業務虧損敞口的擔憂;其還包括準備出售價值約140億美元左右的阿里巴巴股份,套現解困。


國內大多數VC/PE還沒有這個意識:為抗禦週期應該時時保有充足流動性儲備。高瓴資本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大規模減持清倉了陌陌、蘋果、特斯拉、蔚來等熱門科技股,轉而大比例加配了抗禦週期能力較強的生物醫藥股。


悄悄消失的VC/PE:這一次,老闆名正言順讓大家“回家”


每一場危機,都是一場淘汰賽,對於VC/PE亦是如此。


兩年前,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閻焱在第十八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曾犀利預言,今後的五年,你們很可能會看到很多的VC基金出事。


“為什麼?因為美元基金大概是5年投資期,5年回收期,GP可以延長兩年,一共12年的時間。而中國的人民幣基金絕大部分是5年投資,兩年回收,甚至還有3年投資,兩年回收的,總共基金生命才5年,這個基金怎麼能去投一個早期的項目呢?”


當時閻焱判斷,今後的五年我們會看到大量的基金會出事,會鬧事,從鬧事上法庭,到泡沫破裂,一定會很多,然後才會迴歸理性。


沒想到,如今VC/PE迎來一場更嚴峻的考驗——關門。在募資難浪潮席捲的這幾年,大量殭屍基金湧現,再加遇上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垮了。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資經理吐槽,藉著這次疫情,創始合夥人退租了辦公室,這下終於名正言順地讓大家回家辦公了。


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回首2008年,金融危機中最為人知的無疑是大型投行的集體覆滅;然而

同一時期,全美就有約1/4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危機中倒下


募資失敗,第一家基金宣告解散


這一次,也許不會例外。光大控股提醒,私募股權投資和資產管理公司近十年來,反而演變為金融體系內重要的影子銀行承載機構,在本輪危機中可能面臨更高的風險,不排除機構倒閉從這裡發生的可能性。


只是不知,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

文 | 劉全 楊莉(pedaily2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