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天,一個普通護士都經歷了什麼?

1月23日10點,到4月8日0點。

76天,1814個小時。

從武漢關閉通道,到正式解封,這76天裡,你是如何度過的?

你可能在家看新聞刷抖音,

也可能在家做涼皮,蒸蛋糕,

可能遠程辦公,或者上網課,

戴著口罩,無聊又平淡的度過了這76天。

但是,對於護士,

他們的這76天是如何度過的?

01呼喊

如果你的朋友圈裡有護士,那麼你一定會看到,早在1月23日之前,他們就開始一遍遍的提醒:

“戴口罩,多洗手,不要出門”。

不管是認識的親戚朋友,還是隻有點贊之交的微信好友,他們都在儘可能地說服周圍的所有人,戴上口罩。

不聽,繼續說。

每天在微信家人群裡發佈確診人數數據,科普如何正確的戴口罩,正確洗手,正確消毒。努力讓身邊的人都明白疫情的嚴重性。

直到讓大家都戴上口罩。


76天,一個普通護士都經歷了什麼?


他們一直在呼喊,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

每一位普通的護士,

都在拼盡全力保護身邊每一個人的健康,

哪怕素未謀面。

02出發

1月23日10點,武漢封城。

所有的人,回了家。

他們卻出發了。


簡短有力的請戰書,和一筆一劃的簽名,可能是一位普通護士,職業生涯裡做過最莊嚴的事。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可是,

誰,可以無論生死。

340多支醫療隊,4.2萬醫護人員。這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一個個要和新冠疫情拼了命的鮮活生命。

“要不要告訴家裡人”

“如果我被感染了怎麼辦”

“如果我回不來了,會怎樣”

每一位援鄂的普通護士,腦海中都會閃過這些問題。

然而,連內心糾結都來不及,

“現在,就出發”。

03堅守


10天時間,3.39萬平方米,容納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被奇蹟般的建起。

還有7.99萬平方,容納1600張床位的雷神山醫院投入使用。

卻未曾想過,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上,每一張床位的旁邊,都有護士在堅守

疫情發生以來,武漢改造和新建86家定點醫院,16家方艙醫院,提供60000餘張床位。


76天,一個普通護士都經歷了什麼?


為了節省防護服,不少護士在自己的班次裡不吃不喝。


從早上8點上班,到下午六點下班。中間不吃東西,不喝水,餓一天。回了酒店再吃。


76天,一個普通護士都經歷了什麼?


“累了吧,換我來。”


“沒事,我再堅持堅持。”

04生死

如果,你經過親人離世的痛苦,

那麼你應該可以想像,一次又一次,面對相似的場景,醫護人員要承受多大的悲傷。

雖然身穿護士服,

而他們,

也只是普通人而已。

在武漢,被統計到的數字中,2571人因為新冠肺炎離世。在最難的時刻,武漢急救中心一天能接到1.5萬個求救電話。

那麼多人等著救命,那麼多人沒了生命。

所有的醫護人員全負荷的工作,也沒能從死神手上拉回所有人的生命。

讓人傷心的不止於此。

“我的同事倒下了”。

他們暴露在前線,自己卻被新冠肺炎感染。當照顧的病人變成熟悉的面孔,給他們插上呼吸機,上ECMO,對於每一位醫護同行都是艱難的。

還有他們,因為勞累過度,心臟驟停而突然離去,沒有什麼比經歷這些更為殘酷。

2020,這個充滿壞消息的春天,終會過去。

但是,請記得,

有人為你拼過命

05迴歸

“終於可以自我隔離了。”

大家最不想做的事情,卻是護士最期待的事。

自我隔離,意味著病人都出院,而自己也終於可以回家了。


76天,一個普通護士都經歷了什麼?


76天,一個普通護士都經歷了什麼?


沒有什麼離開和告別,比這次更開心。

開心的隔離,開心的等待武漢零點開放高速公路口的直播,開心的發朋友圈,告訴所有人這個久違的好消息。

親自下廚為愛人做一頓飯,坐在床邊給孩子講睡前故事,陪爸媽聊一聊家長裡短,擦一擦房間裡落了灰的桌子。


看似再平凡不過的一天,對於護士來說,都是難能可貴的幸福。

護士,總是在護所有人周全,

卻忘了自己也有家。

隨著4月8日,武漢江漢關大樓零點鐘聲的敲響,一切漸漸迴歸平常。

援鄂迴歸的護士們又恢復了忙碌的身影,這次的戰場,不再是疫情的“風暴中心”,而是往日熟悉的醫院和科室。


除此以外,還有那些湖北的護士,他們守護著自己的家鄉,從未離開。

悲傷,喜悅,堅持,輾轉,

義無反顧,不懼生死。

這是普通護士,經歷的76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