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國之曹髦傳:少康中興復大夏,我心如此復大魏!

真·三國之曹髦傳:少康中興復大夏,我心如此復大魏!

注:圖片皆源於《三國殺》、《陣面對決》、《三國志》及網絡,以文為主。

在中國古代,並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活得很滋潤,其中不少都有著自己的無奈與辛酸,比如今天要講的這一位少年皇帝,他叫曹髦,字彥士,曹魏政權的第四任皇帝。

他是曹丕的孫子,曹霖的兒子,在成為皇帝之前,他是高貴鄉公。原本,皇帝與他無緣,他也不是生來就要當皇帝的,一切還得從曹魏的第三任皇帝曹芳說起。

254年,司馬師廢了曹芳,需要另立新君。原本他打算立曹操的兒子曹據為帝,但這遭到了郭太后的反對。郭太后認為,若是這樣的話,就會斷了曹叡的血脈,於此堅決反對。

後來,雙方各退一步,將目光鎖定在了高貴鄉公曹髦的身上,因此,曹髦並非生來就有皇帝命。這一年,曹髦13週歲。

同年,曹髦抵達了京城洛陽附近,群臣都邀請他先住在前殿,但曹髦卻說:前殿是先帝的寢殿,我若是這麼做了,就違背了禮儀,不可。

於是,曹髦就暫時住在了西廂房,而後,群臣又商量以天子的禮儀邀請曹髦入京,然而,又遭到了曹髦的拒絕。

等到曹髦正式進入京城之後,百官都前來迎接,曹髦見狀,也立即答謝百官。當時,旁邊的司禮官就說:陛下,您貴為皇帝,不必答謝臣子,這是他們應該做的。

曹髦說:眼下我還未正式登基,我也是別人的臣子啊。

就這樣,曹髦和百官一起前行,到了止車門這個地方,從字面意思我們都能理解,到了這裡要下車步行,於是曹髦也從車上下來,大家都勸阻,說:陛下,您是皇帝,您是可以坐車進去的呀!

曹髦淡淡地說道:我被皇太后徵召來,我也不知道要我做什麼,要安排我做什麼還不一定呢。

大家簇擁著曹髦,一起步行到了太極東堂,皇太后在那裡借見了他。曹髦也於當天就在那裡登基稱帝。

曹髦成為皇帝后,就有如今天的人在當上領導之後,發表重要談話,一邊感謝CCTV,一邊感謝提拔自己的人,並表示自己會拿出12分的努力,為公司再創佳績。在這一點上,曹髦也不例外。

255年,這一年,曹髦14週歲。司馬師在鎮壓了毌丘儉與文欽的叛亂後,因病去世,臨終前,將位子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司馬昭。曹髦在聽聞司馬師的死訊後,大喜,認為扳倒司馬氏的機會到了。自從曹叡皇帝去世之後,司馬氏就像是壓在曹氏身上的一塊大山,而此時,正是移開他的好時機。

於是,曹髦下令讓司馬昭留守在許昌,只讓尚書傅嘏率領大軍回來。若是一切按照曹髦的設想發展,那麼等到大軍回來的時候,曹髦就可趁機將軍權奪回,或是交給自己親信的人,或是暫時自己掌管,總之無論如何,司馬昭就成了光桿司令。

然而,司馬昭讀懂了曹髦的心思,他假裝沒收到命令,自己帶著大軍回來了。

如此一來,曹髦的計劃泡湯了,他只能眼睜睜地接受既定現實,封司馬昭為大將軍。

少年皇帝曹髦的身邊,聚集了一批有學識的人,他們經常在一起研究學術。256年,曹髦有一次在太極東堂宴請群臣,席間,大家談到了歷來帝王的優劣之差,通俗點說就是給歷來帝王排名。

曹髦心中仰慕夏朝的少康,於是便問荀顗等人:夏朝衰敗的時候,少康聚集起了夏朝的遺老遺少,光復了夏朝;高祖劉邦消滅了秦朝與項羽,一統宇內,可以說他們兩個都是能人,那麼他們倆個究竟誰比誰強呢?

荀顗等人說:一個是在原先的基礎上光復,一個是開創一個新的世界,這兩者之間的難易度是不一樣的。這麼一比,臣認為,劉邦比少康強。

曹髦不以為然,說:自古以來的帝王,不一定創業之君都是優秀的,繼承者都是不行的。少康光復夏朝與劉邦開創漢朝,只不過是倆人遇到的時機不一樣。少康在國家滅了後出生,身份也降為了諸侯的奴隸,他憑藉著自己的才能,不僅保全了自己,還光復了夏朝,若不是有極強的能力,豈能擁有這樣的功績?

頓了頓,曹髦繼續說道:高祖趁著秦朝土崩瓦解之際,靠著一時的權術,單憑聰明和武力成就了功業,實際上他違反了很多聖人的法度。作為兒子,他多次讓父親陷於危險之中;作為君主,卻讓賢明的宰相身處牢獄;作為父親,他也不能保全自己的兒子。在他去世之後,國家幾乎滅亡,他若是與少康換一下位置,或許都完成不了少康完成的中興。由此看來,高祖不如少康啊!

第二天,他們依舊就此問題展開了討論,這裡就不多作闡述了。不過由此看來,一切的學術討論其實也是為現實服務的,從曹髦的觀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曹髦的志向,他的內心,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像少康一樣中興大魏。

這次談論結束之後,鍾會將這一切都記錄了下來。後來,他對司馬昭說:當今聖上,才同陳思(曹植),武類太祖(曹操)。

曹髦在宮中,多次在太學與各位大臣談論古今,他年紀輕輕,擅長詩文,據說還會繪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也留下了一些作品,比如《傷魂賦並序》、《顏子論》等,其餘還有一些已經失傳。

隨著曹髦一天天長大,他心中復興大魏的理想始終縈繞在心頭。在司馬昭的淫威之下,他無時不刻處於憤恨之中。從他與大臣談論中也可以感覺到,曹髦不是一個得過且過的人,他是一個有自己主義與想法的人,他就像是一團火焰,勢必要燒到司馬昭身上。

日子一天天過去,司馬昭的權威也日益高漲,到了260年的時候,曹髦知道,再不有所作為,那麼可能就再無機會。這一年,他19週歲,放在今天來看,剛上大學的年齡。

有一次,他讓身邊的親信李昭和焦伯在陵雲檯布置士兵,又找來了王沈、王經和王業,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在這裡等著被廢黜,我今天找你們來,就是要親自與你們一起前去討伐司馬昭!

三王都愣住了,隨後,王經說:古時候的魯昭公因為不能忍受季氏的專權而奮起反抗,結果因為失敗而跑了,甚至丟掉了國家,被天下人恥笑。如今司馬昭掌權已經很久了,朝中內外都是他的人,他已經是樹大根深了。況且,陛下,您宮中的兵力能有多少?若真與他硬碰硬,一切都難以預料,陛下,應該要慎重呀!

曹髦怒目相視,從懷中拿出了詔書扔在了地上,憤憤地說道:朕意已決,無需多言!縱有一死,何足懼哉!

說完,曹髦就進宮稟告郭太后。三王出來後,王沈與王業決定賣了曹髦,想叫王經一起去,而王經視死如歸,不肯前去。

都是姓王的,差距還是挺大的。對了,這個王經,就是前陣子在《陳泰傳》裡不聽陳泰的勸誡而執意出兵,被姜維揍得不知天南地北,龜縮在狄道城內的王經。

幾天之後,曹髦拔出了劍上了馬,帶著宮中所能召集到的一切士兵和奴僕一路呼喊著衝出了宮門。路上,他們遇到了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及其部眾,一行人大吼一聲,司馬伷身邊的士兵都嚇得跑了。

此時,中護軍賈充早已聽聞了消息,帶著一群人趕到,曹髦身先士卒,揮劍砍殺擋在面前的人,大家都很膽怯,有了逃跑的心思。賈充在一旁說道:司馬公養你們,正是為了今天,今天的事,沒有什麼可問的,就看你們的了!

太子舍人成濟聽了賈充的話,頓時渾身充滿了雞血,可能想到:是啊,司馬公養我們,就是為了今天!若是我殺了反對司馬公的人,那我豈不是大功一件?

說著,成濟衝向了曹髦,手起刀落,曹髦的生命,永久地停留在了這一刻。他於241年出生,於260年去世,嚴格意義上來講,死時19週歲不到。

接下來的事,在《陳泰傳》與《司馬孚傳》裡都有說過,這裡就不多作闡述了。

曹髦死後,司馬昭逼著郭太后下旨,簡而言之,就是抹黑曹髦,給別人傳遞出一個信息:

我的手下殺了皇帝曹髦,不是謀殺,而是自衛,而且沒有過度。曹髦是個壞人,處心積慮要弄死我,而我司馬昭是一個宅心仁厚的人,認為他年紀小,不跟他計較,但是他變本加厲,甚至都要毒死郭太后。這一次曹髦帶著兇器出來,不是要來殺我司馬昭,而是要入宮殺郭太后,幸虧有我司馬昭阻止了他,而曹髦為什麼死了?完全就是他罪有應得,自作自受!總之,曹髦是自己害死了自己,與我司馬昭無關!

曹髦死後,簡單安葬了,被剝奪了皇帝的稱號。王經因為之前沒有高密而被殺,王沈因為告密而立了功,因功封安平侯,食邑二千戶。

兇手成濟被司馬昭誅殺,幕後黑手賈充相安無事,事後更是得到了司馬昭的信任。

據說,成濟兄弟不服罪,在被判死刑後,光著身子跑到了屋頂,大罵司馬昭,於是,關於他的死刑也提前了,他死於亂箭之中。

嗚呼哀哉,曹髦的下場,作為皇帝來講,也是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不知各位看官做何感想?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