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診療的價值、定位、風險、輻射以及如何復治,答案就在文章裡

有人問:看到您不辭辛苦,老在說介入,這個病也可,那個病也行,那介入到底能夠治療多少種疾病?

這個問題把我難住了,因為我確實沒有統計過,真的說不上來。我認為,是否說得出這個數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我的介紹,能夠讓大眾知道介入,這麼個治病新方法,既簡便安全而又快捷有效,還可免除大開放手術的創傷。

介入診療的價值、定位、風險、輻射以及如何復治,答案就在文章裡

介入,通過一些纖細的導管,就能解決不少問題

如果看過我的系列文章(還沒有看的請關注搜索即可),就能夠得出結論,那就是介入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所接受,並日益受到歡迎。從頭到腳各部位,從創傷、炎症到腫瘤各病種,從心臟大血管、中樞神經大腦到呼吸、消化、泌尿、骨關節各系統器官,從緊急的生命搶救到擇期的靜脈曲張硬化,甚至是痔瘡處理和減肥,都有介入治療的適應證。

總之,假如有病要治,吃藥效果不佳,又不想開刀、不能開刀或開刀解決不了的,就應該想到介入。如果各科醫生甚至是大眾都有了這個意識,那我為宣傳介入新療法所做的努力就算是達到目的了。

介入手術一般需要做多少次?

這又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介入的具體操作方法很多,針對的病種、病況也各不相同。

比如,我在文章中提到過的主動脈夾層、部分血管瘤、子宮肌瘤、囊腫等的介入治療,一般一次介入就能夠解決問題。部分沒有擴散轉移的惡性腫瘤也有可能通過一兩次消融結合栓塞化療得到根治。

但是,對於大多數惡性腫瘤來說,由於往往是不能手術的中晚期,多次介入治療常常是必要的。而具體到多少次,則需要結合多種主客觀因素來綜合評估,而且是每一次術前都要認真評估:是否繼續做?怎麼做?後續還需要什麼方案?經濟因素、家庭因素、治療意願因素怎樣?

介入診療的價值、定位、風險、輻射以及如何復治,答案就在文章裡

很多問題都常常會讓人糾結

多次做介入的理由是什麼?

容我先反問一個問題:有多少人會認為,吃了一兩次藥就必須治好一個病?

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靠吃一兩次藥就治好一個病,有點不靠譜吧?然而,仍有相當多的人卻希望通過一次介入就能夠治癒他的疾病。奇怪嗎?不奇怪,因為不瞭解嘛!

人類靠吃藥來治病至少有幾千年歷史了,而介入自“誕生”以來的歷史卻只有幾十年,絕大多數人至今仍對介入一無所知。介入,通常又被叫做“介入手術”,手術當然要避免反覆做了!

殊不知,即便是外科手術,有時也需要分步驟、多次進行。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人因腎結石、膽結石等做了外科取石手術,過不多久又因為結石復發,又需要再取!

介入診療的價值、定位、風險、輻射以及如何復治,答案就在文章裡

血管閉塞開通後,並不能保證就不再復發閉塞

而介入手術,有時是將藥物應用到局部去,有時是對失去手術切除機會的惡性腫瘤進行分次減瘤處理。像這樣的情況,當然就難以期望通過一、兩次的介入就完全解決問題。對於因動脈硬化而致血管閉塞的患者,在介入開通血管後,原有的基礎病還在,動脈再閉塞就很難避免;植入支架後,也可因內皮增生或血栓形成而再發閉塞。這些因素都可以成為需要再次介入的理由。

惡性腫瘤的介入復治為什麼很重要?

惡性腫瘤選擇做介入,往往是因為到了晚期,腫瘤較大,難以通過外科手術予以切除(當然早期腫瘤也有望通過介入治癒)。而對於這些晚期癌症,出於保護患者的目的,一次介入所投入的抗癌藥、栓塞劑等必須有所節制,否則就會“腫瘤死了,人也死了”,那是不能讓人接受的。這也是前面提及的分步驟多次介入的理由之一。

所以,介入後難免會有一些腫瘤細胞得以殘存。而這些殘存的腫瘤細胞又會瘋狂地“生兒育女、發展壯大”,為了殺滅這些殘存的腫瘤細胞以及它們的“子子孫孫”,就得再次介入,如同“割韭菜”

一樣,一茬一茬“割下去”。

介入診療的價值、定位、風險、輻射以及如何復治,答案就在文章裡

最終結局如何?這又如同“拔河”,腫瘤生長的速度如果大於介入殺滅的速度,腫瘤就會繼續發展,患者難免死亡;而如果介入殺滅的速度大於腫瘤的生長速度,腫瘤則會縮小甚至最終有希望“連根拔除”!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腫瘤沒有治癒之前,患方不能隨意鬆懈、放任腫瘤發展,遵醫囑及時接受必要的介入復治非常重要。同時,還要注意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況,補充營養、提振精神,恢復接受介入復治的耐受能力,不要等到本已差不多治癒的腫瘤有了“捲土重來”的機會。

微創介入,應該沒有什麼風險吧?

其實,話不能說得太絕對。因為,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Nothing is impossible(沒什麼不可能)!

是吧?走個路,上個街,甚至是睡在自家床上,也保不齊會發生意外。介入也同樣會有風險,何況它還要動針、動管、注藥、麻醉的。所以,在介入前,醫生一定會與患方簽寫“知情同意書”,將風險作個說明,徵得同意。介入前籤知情同意書,並不是醫生推卸責任,而是警醒雙方的風險意識:既讓患方做好配合,也讓醫生在術中別麻痺大意。

如果要說風險很高,也不是很對。因為介入是微創甚至無創,有些風險甚至還不如“打屁股針”和“吊針”來得大。知情同意書上列舉的各種風險只是“有可能”發生,其實概率通常不高。當然,大多數介入的風險肯定超過“打屁股針”和“吊針”,但比起外科開放式手術,風險就大大降低了。

介入診療的價值、定位、風險、輻射以及如何復治,答案就在文章裡

介入常常通過血管穿刺入路,一針一管非常微創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做任何事,既要考慮“做”的風險,還要考慮“不做”的風險。打個比方,主動脈夾層的介入治療風險高,部分患者可能在術中死亡,或出現術後截癱等併發症,但如果不積極治療,則大部分患者難免死亡,甚至有報道說Ⅰ型主動脈夾層死亡率可達100%!因此,權衡利弊後,相信絕大多數患者都會選擇“搏一搏”,以爭取生存的機會。

做介入的輻射危害大嗎?

目前,做介入大多還需要在有輻射的設備特別是DSA機上進行,對輻射的恐懼常常也成為部分人對介入“敬而遠之”的一個因素。

其實,這如同前述的“風險”,必須考慮“取捨”問題,即“吃點射線”換來病情好轉是不是值得?另外,有些介入可以通過沒有射線的超聲或MRI來引導,即便用有射線的DSA來引導,由於設備的進步,射線量也已經成幾何級數降低了,完全沒有必要那麼恐慌。近年來,也沒有看到過有人因為做介入而出現輻射傷害的報道。

介入診療的價值、定位、風險、輻射以及如何復治,答案就在文章裡

介入醫生的輻射累積遠大於患者

沒錯,如果是在DSA機下做介入,輻射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但確實沒有達到需要恐懼的地步。不信?不妨看一看介入醫生,他們也是“凡胎肉體”,可連年累月站在患者身邊,天天“吃射線”都不怕,而患者只是有限地“吃”一次或幾次而已,就因擔心輻射危害而放棄必須的介入診療,是不是會令人“啞然失笑”?

天下何處無風險?利害相權自坦然!”與各位共勉,祝大家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