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對踐行“男人靠吃,女人靠睡”這句老話,全世界,我們排第一基本是毫無爭議的。

而且對於吃,我們向來不分男女。以至於隨著國內人口的增長,地大物博的國土也被吃得越來越貧瘠。各種曾經在國內廣泛本分的魚類,除了繁殖能力超強的和肉質相對來說一般的還有一定的數量基礎,個別像鰣魚、松江鱸魚這類長得太好吃的,都已經早早就在野外絕跡了,而那些在民間有廣泛滋補傳統的魚類狀況也是岌岌可危。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吃貨並不可怕,他們對食物的要求無非就是好吃又大眾,牛蛙小龍蝦就能滿足80%以上的吃貨。怕就怕吃精老饕,他們既有經濟基礎,又懂點中醫養生,在追求味美的同時,更食補的需求,而一旦被貼上食補的標籤,這類魚的野外狀況肯定不樂觀。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那些好吃又滋補,處境又不妙的魚類(水生生物)。

四川白甲魚

白甲魚,從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成白色的甲魚,甲魚中就有非常稀有的白化品種。白甲魚其實是鯉科魚類,長得有點像鯪魚,但肉質卻好上太多,是國內名貴的經濟魚種。白甲魚在我國有多個品種,其中生活在長江中上游水域四川地區的白甲魚被稱為四川白甲魚更是白甲魚中的珍品。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稀少的白化甲魚

先來說說它的功效。它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能治風熱頭痛。搭配幾味中藥燉魚湯,吃魚喝湯,據說吃上15-20天就能見到明顯效果。當然還有治療便秘和補中益氣的功效。最主要的還是它魚肉脂肪含量比一般魚高出不少,作為名貴魚種,魚肉嫩滑入口效果極佳。,所以越吃越貴,越貴越少。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野生四川白甲魚連照片也很難找到了 圖片來源網絡

長江漁業資源的匱乏,除了像白鱘和白鰭豚這類旗艦品種我們比較熟悉外,其實還有很多我們並不熟悉的魚類都已經漸漸消失了。在2017年的我國第二次長江全流域科學考察中,初步結果顯示,已經有140多種歷史上曾報告過的長江魚類消失,其中就有四川白甲魚。雖然已經實現了人工養殖,但野生白甲魚被吃絕卻是不爭的事實。

花鰻鱺

我們平常吃到的養殖河鰻一般是美洲鰻鱺或者歐洲鰻鱺居多,花鰻鱺也跟它們一樣是鰻鱺科的。作為國內本土的鰻鱺品種,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花”。它的表皮有不規則的斑點或者花紋,它們的體色和紋路根據不同的生長環境會有不同的變化,沒有特定的規律可循。因為長得像黃鱔,而且最大能長到30公斤,更是在民間被稱為鱔王。可如今,除了遠在南半球的新西蘭還能見到手臂粗細的鰻魚,北半球怕是很難再找到當初的“鱔王”了。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體表的花紋使它區別於其他河鰻

鰻魚作為滋補品,在我國民間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很早就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它最著名的功效就是強精壯腎,因為含有一種名為西河洛克的稀有蛋白,對人體的腎臟有益,所以,野生鰻魚被用來食補是非常普遍的。另外它還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鈣、DHA等如今人們耳熟能詳的營養成分,更是讓人們對它趨之若鶩。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像圖中這樣的花鰻鱺在國內已經極為稀少

花鰻鱺雖然已經能夠實現人工養殖,但是跟其他品種的鰻魚一樣,僅僅只是實現人工養殖,而不是人工繁殖。幼苗還是得從野外環境中捕撈。鰻鱺作為典型的降河洄游性魚類,幼年在淡水環境中度過,繁殖過程卻是在海里進行,而且是特殊的海洋環境中。比如日本鰻鱺會在在馬裡亞納海溝附近繁殖,而花鰻鱺則是選在了位於菲律賓南、斯里蘭卡東和巴布亞新幾內亞之間的深海溝中。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一碗普通的飯,正在將鰻魚逼上絕路

選擇這樣的繁殖場所,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深海環境中掠食動物少,鰻魚苗存活幾率高。所以在野生種群日漸稀少和人工過度捕撈鰻魚苗的雙重打擊下,幾個主要品種的鰻魚至今都還沒有被滅絕。雖然鰻魚養殖業看似繁榮,野生鰻魚種群的拐點在哪裡誰也不清楚,如果不再做出補救措施,一旦到達拐點,野生鰻魚苗必將面對斷崖式的下跌,乃至枯竭,這是從業者達百萬的鰻魚養殖業無法承受的。

鯮魚

水老虎鱤魚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其實還有個兄弟,當然也是個狠角色——鯮魚。鱤魚稱霸於水面的中上層,而鯮魚則是中下層,這兩兄弟分層而治,堪稱水中的絕代雙驕。很多人只聞其名,就連很多老漁民也沒見過它的真容,因為它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陷入種群枯竭,現如今更是一鯮難覓,估計怕是早已步了白鱘的後塵。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網上唯一的鯮魚圖片

鯮魚的功效,可以用一張截圖來說明,總結一下就是補虛益脾胃,強筋健骨。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網絡截圖

鯮魚的消失,除了被用來吃,還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鯮魚作為掠食能力超強的水中猛獸,對於漁民和水產養殖業來說都是喊打喊殺的對象,所以肯定免不了被漁民和養殖業者聯合絞殺;第二,作為繁殖要求的挑剔洄游性魚類,四通八達的水網被各種水利工程阻斷對鯮魚繁殖打擊是非常大的。第三:因為種種原因,鯮魚至今都沒有開展人工養殖,也就失去了通過人工放流來補充野生種群的可能。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中國鱟

中國鱟,其實並不是魚類,可名字裡帶魚,本文也就強行將它帶入。在現有生物中,古老的鱟非常特別,獨佔了肢口綱,劍尾目。鱟曾在我國東南沿海非常常見,種群數量龐大。福建金門有句俗話:“水頭鱟,古崗臭。”水頭(金門島附近地名)盛產鱟,繁殖季節的時候,數量多到3公里外的古崗地區都聞得到鱟的獨特味道。不只是福建,廣西的鱟數量也曾非常繁盛。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這樣大規模的鱟交配場景在國內已絕跡 圖片來源網絡

鱟從頭到腳都是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肉——辛、鹹、平,清熱解毒,可明目;殼——鹹、平,有活血祛瘀、解毒作用;體液含溴、鐵、鋅、銅等各類金屬元素,主治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等等;現代社會最為重要的利用,就是由鱟的血液製造的鱟血製劑,鱟血液中的特殊凝固蛋白,在遇到細菌毒素時會發生反應,這一特性使得鱟血製劑廣泛應用於檢測藥品和醫療器具是否被細菌汙染。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在上世紀80年代還是非常常見的鱟,現如今卻只能在廣西北海還能看到少量種群分佈。一方面是棲息地和繁殖地的破壞,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為的過度捕撈。早些年前,不愛吃它的廣西人也不放過滿沙灘爬的鱟,居然拿它們來漚肥,再後來拿它的殼用來提煉甲殼素,用火車拉的,高峰期的時候,每年得消耗掉幾百萬只。

中國民間滋補魚類排行

煮熟的鱟,黃色顆粒是鱟的卵 圖片來源網絡

到如今,連用來製作鱟血製劑的鱟都供應不足,只能進口美洲鱟的鱟血製劑來滿足醫療領域的需要。其實製作鱟血製劑工廠的採血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不會傷害到鱟的性命,採血之後,略加休整即可放生。雖然數量岌岌可危,各類媒體也喜歡把中國鱟宣傳成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實它只是區區的省級保護動物而已

結語

對於滋補的爭議,眾說紛紜。推崇派認為民間的傳承自有它的道理,很多現身說法的老饕們更是對此深信不疑。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於營養這塊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和系統化,維持我們人體健康的必需營養素都可以從常規食物中獲取,不夠的也可以通過食品添加劑來實現,大可不必再向已經脆弱不堪的自然環境索取那些為數不多的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