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讲一堂生死课,5岁不嫌早

凡有生命的地方,都必将会有死亡。

生死课,恐怕不少家长自己都未曾想过,但死亡焦虑,相信部分家长自身也曾经历过。而这样的焦虑,如今可能正在困扰着我们的孩子。而这个沉重且无法逃避的问题,胖达mammy今天想聊一下。

跟孩子讲一堂生死课,5岁不嫌早

可以跟孩子直面谈论生死课题

孩子是如何感知死亡的

树叶飘落,宠物离去,动画片、电视剧中的角色也偶有死讯……现代的孩子们生活维度众多,资讯发达,会比我们想象中更早接触死亡这个议题。一般到五岁左右,他们就会明白:死,并不能复生。

这一自然现象的发现,会打破孩子心中原有的世界观。本来以为一切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以为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伴在身旁,却发现,原来世界并不是这样运转的。

跟孩子讲一堂生死课,5岁不嫌早

善于观察和思考,是孩子们的优点

保护与安抚,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好奇、疑惑与恐惧通通都找上门来,作为家长,我们是该避而不谈,还是有问必答,或是主动提出呢?这对我们来讲,同样是一个课题。

保护与安抚,并不能给予孩子答案。有问必答,态度坚定才是排解孩子恐惧的方法。当然,如果你能讲解生死,诠释生命的意义,更能让孩子活得更有目标,更精彩。

跟孩子讲一堂生死课,5岁不嫌早

父母如何跟孩子谈论生死,是重要课题

生死议题,主动权应交由孩子

生死课内容,是本文的重点。

形式不该是我们夸夸其谈,孩子一脸懵。内容的主动权,应交还孩子手上,他们想要了解什么,有什么疑惑,我们直面解答。同时,我们也得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孩子,在关注什么?

1.死亡的概念

2.死亡的细节

3.如何接受死亡

跟孩子讲一堂生死课,5岁不嫌早

想要获知什么信息,由孩子决定

死亡的概念,事关疑惑

5,6岁的孩子开始模糊知道这件事情,但却不能知道死亡是怎么发生的,怎么样才能算是死亡,什么东西会死亡。他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花朵会凋谢,它是睡着了吗?妈妈你也会死吗?

逃避问题会让孩子感知这件事情是可怕的,不可谈的,美丽的谎言也总有被识破的一天,到那时候,孩子不一定会分享自己的疑惑与忧愁,我们也很难跟我们的孩子一起开启这个话题了。

面对他们抛出的问题,我们尽量有问必答,但也不必过于详尽,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给与答案。

跟孩子讲一堂生死课,5岁不嫌早

自然现象会引起孩子思考生死问题

“妈妈,花花是睡着了吗?”

“乖乖,花花死了。”

“妈妈,你也会死吗?”

“会的,人人都会死,有生命的都会死。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别担心。”

死亡的细节,事关好奇

由于我们平时都有意不去思考死亡,因此不少细节会被我们忽略,但孩子还处于对世界好奇与认知的阶段,这些细节恰恰是他们最关心的部分。

“妈妈,花花死了之后去哪里了?”

“它会变成土地的一部分,然后帮助滋养树木,最后又帮助长出新的花花。”

“妈妈,我们死了之后会去哪里?”

“那是没有人知道的答案。妈妈也不知道。"

这时候,我们就无需跟孩子们讲述身体化成碳元素之类的话语了。

跟孩子讲一堂生死课,5岁不嫌早

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死亡的接受,事关恐惧

父母就是孩子们最重要的依靠,知道父母也可能会离去对孩子们来说是一大打击,并且会对此感到十分恐惧。这时候,我们不要逃避问题,直接承认并安抚,告知他们这件事还有很久很久才会发生,让他们聚焦在现在的生活。我们越是直面,越是不怕,才越能给孩子们勇气与信心。

“妈妈有一天,也会死吗?”

“是的,孩子,但那天还有很久很久才会到来。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才要更珍惜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多交朋友,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事情。“

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噢。

跟孩子讲一堂生死课,5岁不嫌早

你的直面与勇敢,必将影响孩子

如果还有提示,那一定是下面几个要点

  1. 不知道就直接说,承认爸爸妈妈也有知识盲区是很正常的。
  2. 承认死亡的存在,在于接受事实,怎么活才好,是个人选择,同时也是父母教育的良好契机。
  3. 父母本身就不要逃避这个问题,或者从孩子的提问与反馈中,得到收获的反而是我们,被上课的,也是我们。
  4. 面对孩子的恐惧,我们逃避只会让孩子学会把忧愁放于心中,关上亲子交流的大门。积极回应,才能造就亲子良好的沟通。
  5. 如果自己讲不清,可以尝试购入一本关于生死的绘本,该讲什么怎么讲都基本可以确定了。
跟孩子讲一堂生死课,5岁不嫌早

能谈论生死的,才是交情过硬的亲子交流

如果你也有关于生死的个人见解,欢迎评论交流。

最后最后!!码字太不易了,胖达mammy在此,求各位关注啊,别挥一挥衣袖就走啊。

但我,依然爱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