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保險創新,路在何方?

我們總是關注免費的東西,很少去想,免費的東西,有幾個是真正免費的。

我的家鄉是一座二線小城。這裡的商場裡有一個項目很受歡迎,每天參加的人絡繹不絕。項目的名字就是“掃碼免費領紙巾一包”。每掃一次二維碼,都可以免費領一包紙巾。這個看似免費的項目背後,是參加者的微信信息被2-3次獲取,並輾轉關注了2-3個公眾號及小程序。

當拿到紙巾,當免費的狂熱冷卻下來,看到自己微信裡多了一些陌生的推送和小程序,很多人就會開始思考,刪除,甚至改變對這個掃碼項目的看法,漸漸不再掃了。當然,你不掃,總還是會有人來掃的。

說一說最近的幾件新鮮事:

一. 相互保改名相互寶

昨天有朋友微信我,說,相互保改名為相互寶了,你怎麼看?我現在升級還合適嗎?

相互保上線43天以來,創下了參加人數超過2000萬的戰績,相當不俗。從它誕生之日起,相互保就備受關注和爭議。

互聯網保險創新,路在何方?

有人說:“相互保來了,傳統保險的末日到了!”

有人說:“衝著馬雲,我也選相互保!”

有人說:“條款什麼的都是次要,關鍵是加入不花錢。”

......

現在,一個多月之後,相互保改相互寶了。

有人說:“一定是因為動了傳動保險的奶酪!”

有人說:“這性質一變,靠不靠譜就不一定了。”

有人說:“花不花錢是次要,關鍵它不是保險了!”

有人說:“再不靠譜,也比傳統保險靠譜!看看,人家收8%,你們經紀人提成動輒30%-40%,你們簡直坑死人不償命!”

隨便搜一篇有關支付寶相互保/寶的文章,瀏覽一下評論,都會找到類似的聲音。

相互保做出了改變。但我對它的有些看法沒有改變。

1. 相互保生就不是為了取代傳統保險產品。支付寶這樣的平臺和受眾體量,恐怕是很多保險公司都難以企及的。所以,依託於這樣的平臺而上線的產品,又是有0加入門檻如此賺取眼球的賣點,它(想要)吸引的受眾,恐怕和傳統保險產品吸納的受眾,從開始,就是有所區別的。

中國的保險市場缺乏公信力,而建造公信力的第一步,是讓沒參加的大家有機會有意願參與,相互保輕鬆做到了多少家保險公司很難達成的事情。

當然,相互保和傳統保險產品定位不同,從保障角度,差別也很明顯。不論是深度還是廣度,僅憑一個產品,顛覆一個行業,也是不容易的事。

所以,也完全沒有必要將兩者對立起來,認為結局一定是非此即彼。相互保改名了,運營方改了,費率設定了上限,管理費下調了,或許是更加適合現在的市場環境了,離支付寶更近了,更讓參與者安心了。喜歡它的人,不應該更開心嗎?改變其實是更有利於客戶的啊。誰也沒有規定說,相互寶和普通的商業保險只能二選一啊。

2. 中國保險市場需要這樣的產品,來更新大眾對於保險的理解。

我不認為保險理念的改變是一夜之間的。相互保的意義就在於,它極速吸引了眾多人的注意。以我身邊的朋友為例,ta之前是從來不屑於瞭解保險的,對保險、保險產品和做保險的,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就因為支付寶這樣的平臺,ta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相互保,選擇了相信。不可否認,對於自己是靠足夠高的芝麻信用加入的這一點來說,ta是有一定的優越感的。但加入就可以認為ta的保險理念到位了嗎?2000萬加入者當中,又有多少人不是衝著“0元加入”,而是考慮過自己的風險規避需求,衝著“條款”、“保障”而加入的呢?捨得花錢買保險的客戶尚且未必都能做到,更何況“免費大餐”的參加者呢?

當相互保改名了,我的這位朋友馬上意識到,被改了之後的相互寶,不是保險了。ta問我:“不是保險的東西,還保險嗎?”像這樣的對於保險、保障、保險條款等等的思考、啟發和波及面,是憑我的一己之力很難達到的。相互保,憑藉一個改名動作,做到了。

當然,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掃碼免費領紙巾,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於相互寶和保險,一定會有更深刻的認識。是好事。

二. 滴滴開始賣保險了

在滴滴-我的錢包,非常含蓄低調的位置,滴滴也開始賣保險了,然而我剛剛看見。

互聯網保險創新,路在何方?

品種有限。眾安醫療的600萬保額,很高。每月0.99首月限時優惠的力度,很大。

互聯網保險創新,路在何方?

我常常想,保險板塊這樣的設計佈局,是希望滴滴用戶發現它的存在嗎?什麼樣的人才會發現它的存在呢?滴滴想要吸引什麼樣的客戶呢?參不透啊。還是不參了。

三. 互聯網保險創新不會停歇,但方向何在?

1. 互聯網保險創新,似乎成了低價高額的代名詞,但,應該是這樣的嗎?

不知道保險產品的低價高額策略,是否能幫助大眾建立保險意識,或者從另一個角度,會不會顯得保險更加不堪,大家的心態只是想加入玩玩,加入看看,不行就撤?病毒式蔓延確實很厲害,但一個行業的發展,對一個行業的信心,僅僅是靠病毒式蔓延帶來的不甚堅定的客戶數量就可以滿足的嗎?

2. 在我看來,什麼樣的才算是創新呢?

保險行業的創新,儘管難以達到創造需求,但完全可以是基於需求的。身處行業當中,足以看見保險產品的創新在過去一年的變化,這樣的變化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似乎也不足為過。重疾險為例,不分組多次賠甚至給予惡性腫瘤足夠關注和保障的產品日漸興起,越來越多的網銷平臺為從業人員和客戶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這些正好是基於人們對於健康的關注,惡性腫瘤高發高摧毀性,以及投保手續繁瑣、異地投保成本高的社會現實而做的創新啊。

低價高額的策略,如果能夠讓客戶產生思考以及價值感,也可以,但它真的讓客戶產生這些感覺了嗎?互聯網保險,是不是應該讓保險更像保險,關注和強調保障,而互聯網更有互聯網的特點,更便捷更高效,而不是讓互聯網的屬性超越了保險,大量、便宜、無差別?現在的互聯網保險的用戶的痛點,是千八百塊錢的保費嗎?是想買而買不到產品嗎?看看各個互聯網平臺有關保險的問答,似乎可以知道,是根本不知道應該買什麼、應該怎麼選、沒有思路去選吧。

當然,傳播理念和讓客戶有一定的獲賠感,遠比直接推送鏈接,用免費加入,低門檻加入來吸引眼球,艱難太多。寫頭條的這段時間,這個道理,我懂。

但我就是希望,互聯網保險創新出來的東西,不要像掃碼免費領紙巾這樣的項目一樣,熱得快,涼得也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