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理想人人都有,成为现实至少具备这些条件

南怀瑾先生|理想人人都有,成为现实至少具备这些条件

南怀瑾先生|理想人人都有,成为现实至少具备这些条件

我們常說,

人沒有理想,

那和鹹魚有什麽區別呢?

可是如果理想不能落實在行動上,

那有沒有理想有意義麽?

只怕理想變成紙上談兵罷了!

理想人人都有,

成為現實需要條件!

子 曰:

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

南师 亦说:

理想非常的高,

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

颜渊和子路

南怀瑾先生|理想人人都有,成为现实至少具备这些条件

有壹天,顏淵和子路站在孔子旁邊閑談,孔子就說:“盍各言爾誌”。“盍”是壹個虛字,中國古文裏經常有“盍”“夫”這類虛字,等於我們現在的“嗯”、“那麼”。

他說:妳們年輕的壹代,把妳們的願望、誌向講出來聽聽看。在這裏,我們等於在看話劇,臺詞中表現了孔子學生的個性,也烘托出孔子的教育手法。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這完全代表了子路的個性。子路是很有俠氣的壹個人,胸襟很開闊。他說,我要發大財,家裏有幾百部小轎車,冬天有好的皮袍、大衣穿,還有其他很多富貴豪華的享受。但不是為自己壹個人,希望所有認識我的人,沒有錢,問我要;沒飯吃,我請客;沒房子,我給他住。氣魄大!

唐代詩人杜甫也有兩句名詩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就是子路這個誌願的翻版。他說修了千萬棟寬敞的國民住宅,所有天下的窮讀書人都來找我,這是杜甫文人的感嘆。而子路的是俠義思想,氣魄很大,凡是我的朋友,衣、食、住、行都給予上等的供應。“與朋友共”的道義思想,絕不是個人享受。“敝之而無憾”,用完了,拉倒!

顏淵卻是另壹面的人物,他的道德修養非常高,與季路完全兩個典型。他說,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為、最好的道德成就,對於社會雖有善行貢獻,卻不驕傲。“伐善”的伐,就是誇耀。“無伐善”,有了好的表現,可是並不宣傳。“無施勞”,自己認為勞苦的事情,不交給別人。“施勞”的意思,我主張這樣解釋。顏淵講“無施勞”,就是說不要把自己的煩惱痛苦放在別人身上,這是顏淵的所謂“仁者之言”。

壹文壹武這兩學生的理想誌願完全不同,都報告完了。孔子聽了以後,還沒說話,我們這位子路同學,可忍不住,發問了,老師!妳先問我們,妳的呢?也說說看。孔子說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就是《禮運篇》中大同思想的實現,這是最難做到的了。這三點壹看就與眾不同。

孔子之所以為聖人,成為了不起的教育家、哲學家,總之什麼家都被他“家”上了,了不起就是了不起。“老者安之”,社會上所有老年的人,無論在精神或物質方面,都有安頓。“朋友信之”,社會朋友之間,能夠互相信任,人與人之間,沒有仇恨,沒有懷疑。“少者懷之”,年輕人永遠有偉大的懷抱,使他的精神,永遠有美好的理想、美麗的盼望。也可以說永遠要愛護他們,永遠關愛年輕的壹代。

南怀瑾先生|理想人人都有,成为现实至少具备这些条件

南怀瑾先生|理想人人都有,成为现实至少具备这些条件

目標要高遠,

但是開始的時候卻要踏實,

從最平凡處起步。

能如此,

妳這個人生壹定會有成就的。

1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論語》在這裏講到了君子,什麽是君子呢?下面提到: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儒家孔孟思想,經常提到君子,什麽是君子?將來我們還要討論到的,這是另外壹個問題,在這裏不發揮。我們這裏只講子貢問“君子”,孔子是怎麽答復他的?

孔子說,把實際的行動擺在言論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著妳說,做完了,大家都會跟從妳,順從妳。古今中外,人類的心理都是壹樣的,多半愛吹牛,很少見諸於事實;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動上做出來就很難。所以,孔子說,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說空話,多做實在的事情。

——《论语别裁》

2

谦逊务实,获得信任

司馬遷說,孔子、孟子他們,並不是不懂得怎樣去“阿世茍合”,向時代風氣妥協,為了自己本身的現實利益,隨便去迎合別人的意見。實在是非不能也,是不肯為也。所以寧可為真理正義窮困受苦,也不願茍且現實,追求那些功名富貴。因此,他們所講的那些天理人倫、政治道德的理想,對於現實社會,就好比拿壹個方形的塞子,要把它放進壹個圓形的孔中壹樣,彼此都是格格不入的,哪裏能夠達到救世濟人的目的呢?“持方枘而內圓鑿,其能入乎?”

隨後司馬先生又舉例:商湯時代,伊尹不得誌的時候,為了實現他的理想,想盡辦法,去作商湯的廚師。因此受到商湯的賞識,請他當輔相,發展了他的抱負,使商湯成為歷史上的名王,他自己也達到實現理想的目的,而名留千古。

又像春秋末期的百裏奚壹樣,在他窮困的時候,只幫著那些趕牛車的人餵牛,混口飯吃。但結果他利用了餵牛的機會,而受到秦繆公的重視,請他當輔相,因此使秦始皇的上代富強起來。

這些過去歷史上的人物也不錯啊!為什麽呢?有理想,有抱負,尚未得誌時,不妨將就別人壹點,先取得別人的信任,肯與妳合作以後,才慢慢地引導他們走上大道。“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那也是壹種處世的辦法啊!

比如像騶衍,他當時的學術、言論、思想,雖然看起來很怪,不合於學問的大道,好像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但是他因此受到國際間的重視。所以,這也許是他壹種入世處世的方法。他最終的目的,是要引導當時那些執政者,慢慢地走上仁義道德的政治路線。那麽,他的用心,也便同伊尹的拿菜鏟和百裏奚的餵牛壹樣,都是別有苦心的了!

——《论语别裁》

3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周武王在準備起兵攻伐紂王之前,對姜太公說,現在殷紂王因為暴虐無道,已經失去了他十分之三的國力、土地和人民,而且看來還會變本加厲,天下將更動亂,百姓將更痛苦。現在是不是可以起兵,以革命行動,把殷紂的政權拿下來呢?

姜太公對武王說:據我所知道的,凡是知天——懂得天時、地利、人事等這些客觀因素和時代趨勢的人,當勢不利於自己,而無法實現理想時,他是不會怨天的。壹個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也能將人心比己心,以己心度人心,那麽就不會輕易去責怪別人了。

所以處理壹件事情,先把客觀的因素衡量清楚,對別人的心理也了解了,根據這些條件,作好周密的計劃,然後按計劃行事,壹定會成功的。反過來,如果不能把這些客觀和主觀的條件弄清楚,盲目地先做了再說,那就必然失敗無疑。而且,在客觀條件已經具備,時機成熟,唾手可得的時候,妳卻遲疑不進,坐失良機,這樣不是太可惜嗎?

比如田裏的稻子已經成熟了,而妳不去收割,這就不對了。壹件事情,時機到了,大勢所趨,由不得妳,而妳卻偏偏不采取行動,這樣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要如此,大事業更要註意。至於時機不到,或者時機已過,卻勉強去完成的,那是妄成,不會持久的。譬如夏天,枝葉茂盛,花開之後,到了秋天,自然結果。等到嚴冬來臨,則遍地冰雪,但是到了相當的時節,又自然地春江水暖了。任何事情都有壹定的時機,壹個恰當的時機很難遇到,但卻很容易失掉。

——《孟子旁通》

4

实现理想,重在实行

《易經》是壹種什麽樣的學問呢?拿人生哲學來講,我們的老祖宗,上古的聖人,拿這個《易經》象、數、理的哲學,指導我們人生的境界,推崇妳的人生,崇高妳偉大的德業,發展妳偉大的德業壹壹這個業並不是升官發財,而是道德的事業,使我們懂得人生偉大的價值,那就是孔子最精彩的壹句話,“知崇禮卑”四個字。“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似乎其中矣。”

“知崇”,智慧要高瞻遠矚,要有最高的目標。“禮”者履也,履就是走路,第壹步開始起步是要從最平凡的地方開始。“卑”就是卑下。目標要高遠,但是開始的時候卻要踏實,從最平凡處起步。能如此,妳這個人生壹定會有成就的。不然僅有高遠的理想,不曉得從最平凡、最踏實的第壹步開始,便永遠停留在幻想巾、夢想中,不會有任何成就的。所以聖人的名言是“知崇禮卑”。比如說妳要創壹番事業,理想盡管很高,但著手處的第壹步,要用妳的智慧,踏得很低、很卑的地方,不要踏得很高。想壹步登天那就完了!最後非跌死不可。“崇效天”,所謂崇高就是像效法乾卦壹樣,像天那麽高遠,像虛空那樣無量無邊的偉大崇高。

“卑法地”,就是像大地壹樣,那麽實在、那麽能夠擔負爻切。這個大地,擔負了萬物生命的壹切,好的壞的它都包容、都擔負。壹個當領導的人,要特別註意這點,要能“卑法地”——容納壹切,有能夠擔負壹切的精神。所以孔子研究《易經》,乾坤兩卦最詮著重,所謂“天地設位而易行乎中矣”!

——《易经系传别讲》

5

得道多助,顺应人心

“危以動,則民不與也。”“危”並不是講危險,是計劃不夠周衍,還沒有成熟,只顧及自己的理想,沒有顧到環境的需要,就把計劃推出來了。“則民不與也!”老百姓不會服從的,也不會與妳合作了,因為沒有人支持妳的計劃。

“懼以語,則民不應也。”用威脅的話來對人,平常所謂威脅利誘的話,“則民不應也”,民心不會順應的。這也是第二句話的發揮。

“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平常沒有交情,政治上沒有根基,換句話說,妳上臺對人家沒有給予,人家對妳沒有信仰,“則民不與也!”人家不會誠懇擁護妳的,也不會聽妳的。

“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與”就是擁護的群眾,跟隨妳、同情妳、擁護妳、支持妳的,都是“與”。所以在做人做事方面如果是“莫之與”,就沒有人聽妳的,沒有人同情妳。做事業沒有夥伴,沒有真正的知己,“則傷之”!為想成功很難很難。

——《易经系传别讲》

南怀瑾先生|理想人人都有,成为现实至少具备这些条件

品读南师经典

思想认知提升

学习资料分享

南怀瑾先生|理想人人都有,成为现实至少具备这些条件

推荐阅读免费领|育儿动画视频资料—家庭育儿必备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中庸讲记》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唯识与中观》讲座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准提法讲座》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金刚经说什么》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南禅七日》视频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宗镜录》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讲《楞严经》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圆觉经》讲座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瑜伽师地论》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心经》讲记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列子》讲记录音

免费领|南怀瑾先生《老子》讲记录音

南怀瑾先生|理想人人都有,成为现实至少具备这些条件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一起分享!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南怀瑾先生|理想人人都有,成为现实至少具备这些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