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老师带你学物理——声:认识声现象

【学习目标】

1.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掌握利用声速测距离;

4.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声音的产生

1.振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振动。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大宇老师带你学物理——声:认识声现象

大宇老师讲物理

大宇老师带你学物理——声:认识声现象

要点诠释: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要点二、声音的传播

1.介质:能传播声波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

2.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约为1500m/s;在钢铁中更快,速度可达5200m/s.

4.影响声速的因素:

(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2)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要点诠释:

在空气中,一般温度每升高1℃声速大约增加0.6m/s。15℃的空气的声速为340m/s,实际生活中,

我们说的亚音速飞机、超音速飞机,就是指速度达不到340m/s和速度超过340m/s的飞机。

大宇老师带你学物理——声:认识声现象

大宇老师讲物理专用

要点三、人耳听到声音

1.声波:音叉的振动使它附近的空气时而变密、时而变疏,周围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状态,并且不断地向远方扩展,这就叫声波。

2.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发出声音→介质传声→耳朵听声。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阻断,都将听不到声音。人耳听觉障碍如果是传导障碍,一般可用骨传导来帮助听到声音。如果是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

3.人耳听到声音的范围

人耳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

要点诠释:

1.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

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

2.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这就造成了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度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的方位。


大宇老师带你学物理——声:认识声现象

大宇老师讲物理专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