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四点”教学法》

本人从2013年起根据理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 的改革, 经过近七年对所教学生的检验, 越来越 显示出了新教法的优越性。

一、“四点”教学法的主要做法

1. 以实验为学生的学习起点 根据物理课的特点, 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 做实验、多观察、多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 而这些反映在课堂上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以实验为起 点, 切中要点。

例如:我在教初中物理《浮力》时, 为了突出重点, 讲解时我先出示三个外形完全相同乒乓球(其中有两个用注射器注人适量的盐水)把三个乒乓球同时浸没在水中, 问学生:“是上浮, 还是下沉呢? ”学生异口同声说:“上浮! ”“真的上浮吗? 在全班同学注意力集中的时候, 我突然放手, 结果一个上浮, 一个悬浮, 另一个下沉, “为什么”?

《物理“四点”教学法》


2. 学生主动讨论, 提出焦点

上面实验其中的两个乒乓球为什么会出人意料地悬浮、下沉呢? 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主动地 展开讨论, 大多同学认为乒乓球里有文章, 并主 动去拿来看, 结果发现了问题的关键. 因为, 悬浮、下沉的两个乒乓球比上浮的重. 提出了问题

的焦点.

3. 由学生归纳总结, 掌握重点

学生发现问题后得出了结论, 上浮的乒乓 球是由于浮力大于重力; 悬浮的乒乓球是由于 浮力等于重力; 下沉的乒乓球是由于浮力小于重力. 物体的上浮、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大小 关系决定的, 与形状、大小、质量等无关. 这些重点是由学生总结得出的, 所以容易掌握。

4. 救师提示, 消除难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教师让学生讨论时要做适当的提示, 在物体浮沉实验演 示完毕后, 课后“想想议议”中的皮球可以用乒 乓球代替做演示实验(也可作为家庭作业完 成), 结合实验讨论, 讨论中通过分析, 学生能够 答出乒球受到的重力始终不变. 乒乓球上浮 过程中, 浮力大于重力; 露出水面后还继续上升 的过程中, 浮力仍大于重力; 当乒乓球漂浮在水 面上不动时, 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可见 浮力是逐渐减小的乒乓球浸入水中的体积也在 逐渐减小, 所以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乒乓球在水 中的体积有关系, 讨论这个问题为下节讲阿基米德原理做准备.

二、“四点”教学法的优点

1. 使学生感到“十分有趣”积极参与

例如:三个乒乓球实验的不同表现, 使学生 感到“十分有趣”, 好奇是孩子们也是初中学生的“天性”, 我们必须抓住学生的性”(心理特 点), 精心安排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使他们形成最佳的学习动机和最佳心态. 积极 参与到实验中, 发挥其主体用.

2. 学生“很想弄懂”积极思考

演示实验是出人预料的结果, 使学生展开 讨论的同时, 根据思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争相解答原因。

3. 知识掌握得牢, 学得活

由于实验是在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的, 而结论是学生得出的, 或在教师提示下得出的, 所以学生理解容易、影响深刻、记忆牢固, 对问题 争先发表各自的见解, 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4. 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培养了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牢固的知识, 而且养成了积极思考, 勤于动手的习惯, 极大地 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想 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四点”教学法对教师的特殊要求

1. 教学的目的明确, 有恰到好处的教案

“四点”教学法必须深钻大纲、教材, 明确教学目的, 围绕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实验人手, 备好教案, 备教案, 不仅要备教材, 备学生, 还要 备实验。

2. 对学生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

“四点”教学法对学生的组织必须是在学生感到“十分有趣”、“很想弄懂”的基础上加以 组织,

3. 有很强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点”教学法对教师演示实验的操作能力要求很高, 对特殊实验要求有很高的技巧, 操作必须准确无误, 方能达到目的.

4. 有渊博的知识

传统的授课方式, 始终是教师处于主导地 位, 像“教师做报告,学生听报告”, 对教师的要 求并不高,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一般不会有超 界或超范围的提问。而“四点”教学法却像“教 师召开记者招待会”, 学生是主动的, 他可以提

出课内的问题, 也可以提出超出范围的问题, 而你不能回避问题, 没有渊博的知识是不会给学生准确满意回答的。

四、使用“四点”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 要认真备课

2. 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例如 我在采用“四点”教学法时, 不是急于求成, 从2013年到2017年两届学生, 把我所教的两个班, 其中一个用传统的教学法授课, 叫“普班”。另一个用“点”教学法讲课, 叫“实班”(两班基础基本相同), 在两届的毕业生实验明显比普通班好, 而且“实验班”的课业负担很轻, 从未布置过书面家:庭作业, 布置作业只是观察、思考或是动手小 实验.

3. 要灵活多样“四点”教学法, 要从教材、学生和教师本 人的实际出发, 不能千篇一律. 就教材而言, 只适用于物理. 对物理每节课来说并非都有一个现成的实验. 有的一节没有安排实验, 有的一节 实验过多。要根据教学的目的, 合理安排. 就学 生而言, 不同时期, 不同班级的学生基础不同. 要随时调整实验的深度、广度. 过浅过少, 学生 不愿参与, 效果不好; 过深、过多,学生接受不了, 同样效果不好。

4. 要重点突出, 不要喧宾夺主

实验的安排都应围绕本节的重点, 直接或间接地为它服务. 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难点, 抓住关键。

2020.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