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點子”催生“大智慧”

通過物聯網應用實現倉儲智能化,小小機器人讓繁雜倉庫變得井井有條;腦電波採集人腦專注度信號,仿生機器人實現人機同步,造福殘疾人群體;太陽能光熱發電的關鍵材料實現國產化生產,解決了世界性難題……這些奇思妙想、創新設計,經過廣大職工的智慧和創造成為現實。以“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為主要內容的“五小”競賽活動,通過“競賽群眾化、管理智能化、內涵科技化、人才高端化、成果產業化、服務多元化”的“六化”提質行動,勾勒出我省800萬名職工以智慧創造活力效益,以創新促進轉型發展的生動畫面。

以“創”增“效”讓勞動提升價值

作為採煤設備的關鍵部件,中部槽是煤炭開採能否提質增效的一條“硬槓槓”。在下料、裝配、焊接、加工過程中,因氣割下料精度和裝配誤差,中部槽會出現3毫米-7毫米不等的間隙,導致焊瘤和焊漏,使生產速度大大降低。對整個過程全程跟蹤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太重集團高級技師樊志勤提出中部槽焊接工藝改進法,將過去水平位置焊接改為橫焊封底焊接,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按山西煤機月生產780結左右,焊接質量可提高30%,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246萬元。”樊志勤頗為自豪。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堅持“創新為上”。2018年以來,我省作出了實施“五小六化”提質行動的工作部署,一場以“五小”競賽提質擴面為目標的競賽活動,就像一支火把在三晉大地點燃,燃起了全省職工創新創造的熱情。2019年,全省3.6萬家企事業單位、712.5萬人次職工和學生參賽、收集“五小六化”成果19.1萬項、創造經濟效益122.2億元……一項項凝結著職工汗水和智慧的創新成果,凝聚起推進我省轉型發展的強大力量。

“爆炸法生產複合鋼筋大量用於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中,但是受工藝限制,其坯料只能單根爆炸生產,效率低,成本高,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在太鋼集團複合材料廠,太原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範述寧帶領團隊經過反覆計算、多次試驗,把爆炸工藝改進為真空熱軋複合工藝,使生產效率提高了1.5倍,每年可節約費用120萬元。

“五小”不小,以“創”增“效”。“五小六化”競賽名稱雖冠之以小,卻激發出職工創新活力,推動企業良性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我省培養競賽示範重點單位1100家,搭建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網上交流平臺,發揮創新工作室、“青創先鋒”人才庫、鄉村e站在“信息採集、人才培訓、技術發散、成果孵化、發明示範”等方面的作用,使它們成為推進競賽的重要平臺和有力支撐。

以“點”帶“面”打造高素質勞動者

要集聚創新人才,就需要好的機制用才、好的平臺聚才、好的環境引才、好的舉措育才。自“五小六化”提質行動開展以來,內涵、領域、空間進一步得到深化拓展,由傳統行業向高新技術行業延伸,由工業企業向事業單位延伸,由國有制企業向非公有制企業延伸,由大型集團公司向中小微企業(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延伸,向班組一級拓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新格局,群眾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10多年前,“免檢焊工”賈向東還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農民工。憑著精益求精的鑽研態度和趕超一流的拼搏勁頭,他一步一個腳印登上技術高峰。如今,擁有全國勞動模範、國家電網電力技術院生產技能一級專家等多個頭銜的他常說,“是技術改變了我的人生”。在企業,賈向東趕超一流的拼搏勁頭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激勵著一批又一批奮戰在一線的工友們。

“五小六化”不僅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還廣泛動員了包括農民、學生在內的各類群眾的踴躍參與。榆社縣箕城鎮賈峪村村民張如裕在養殖中發現,一枚產蛋期的土雞平均兩天產一枚蛋,但是吃了蒼蠅的雞平均三天產兩枚蛋,而農村雞舍裡最不缺的就是蒼蠅。於是,他發明了一張粘蠅網,網面塗不乾膠,網下放腐敗肉吸引蒼蠅,蒼蠅只要一接觸就無法逃脫,用捕捉到的蒼蠅餵食土雞,產量立竿見影。“一張網一天平均粘200只蒼蠅,50只雞一個月多產了將近250枚蛋,效益很可觀。”李鎔哲是山西工程技術學院的一名在校學生,他發明的多功能生態路燈,用人工的方法將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電流控制並積累下來,進行路燈供電。“將綠色節能的照明和城市智慧照明相結合,適應了低碳、環保的需求。”李鎔哲說。

2017年起,我省連續密集出臺了14個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政策文件,2019年啟動“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遴選出能源領域首批10項關鍵核心技術,面向全球廣發“英雄帖“。“五小六化”競賽成為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效平臺,競賽活動進企(事)業、進車間(班組)、進社區(鄉村驛站)、進學校(高職院校)、進醫院、進工地,要求參加技能競賽、“五小六化”競賽的人越來越多,競賽氛圍越來越濃。2019年,全省開展崗位練兵活動6267次,參加技能競賽的職工有583835人次,打造出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高素質勞動者大軍。

以“小”搏“大”融入高質量轉型發展

去年,太原市一批純電動公交車投入運營。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太原供電公司工程師金陽設計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的自動分電器,使充電樁的使用率由40%以下提升至88%左右,規模為100個樁的充電站可節約充電費用約15萬元/月。

太陽能光熱發電作為新興可再生能源技術,已成為國際新能源領域開發應用的熱點,347H不鏽鋼中板作為設備中的關鍵材料,其粗晶組織控制屬於國際公認難題。太鋼集團不鏽熱軋廠職工賈超君帶領團隊在長期摸索中,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冶金成分設計、中板控制軋製及高溫固溶處理等核心技術。“通過實施開發中的347H中板在我國首批實質建設的7個相關熱發電示範項目中得到廣泛運用。”賈超君表示,該項目實現了關鍵材料國產化生產,累計供貨2414噸,利潤達到1600萬元。

圍繞我省轉型綜改、高質量發展、能源革命等中心大局,“五小六化”競賽活動著力培育新動能,在新能源、新興行業等領域開展。在2019年“五小六化”競賽優秀成果中,3650項競賽成果獲得了國家專利授權,上報省級優秀成果2153項,“風力發電機組風輪鎖定裝置”“AGV物流車的設計應用”“物聯網+智慧無人倉庫”“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室外智能健身系統”等就是聚焦新動能、新能源、新興行業的科技含量高的優秀成果代表。一大批企業和職工以思想解放推動創新發展,自主搞創新、協調搞創新、開放搞創新,實現了直道衝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持久深入開展‘五小六化’競賽,大力提升職工崗位創新能力,為我省打造一流創新生態、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省總工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本報記者楊文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