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故事三則,小趣味,大智慧

故事三則,小趣味,大智慧

故事一、認罪

某天有人到告解室向神父認罪,他承認自己偷了別人的一根繩子。

神父非常奇怪:“這麼微小而不值錢的東西,你也要跑來告解?”

那人吞吞吐吐、不好意思地說:“那是一條較粗的繩子。”

“那也只是一條繩子。”神父說。

停了一刻,好像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那人低著頭最後說: “您有所不知,那根繩子的後面還牽著一頭牛。”

【感悟】人常會用各種理由來掩飾所犯的罪,甚至象“擠牙膏”一樣“擠”出自己的罪。但這一切都是欲蓋彌彰,無法逃避罪的控訴,也難以獲蒙上主的恩惠。只有謙卑認罪,徹底倒空,方是我們從神那裡蒙恩的途徑。

故事三則,小趣味,大智慧

故事二、愚鼠

一隻老鼠被關進了鼠籠。它被嚇得在裡面急速地轉來跑去,最終累得精疲力竭。只得本能地停下來不停地喘著粗氣。

待休息一會兒後,稍微有了點精力,它又開始那愚不可及的無休止地轉圈折騰。就這樣,它硬是被自己的愚蠢行為累得筋疲力盡!

當鼠籠的主人走過來提起鼠籠,喚來一隻懶家貓,準備放出老鼠讓貓飽餐一頓時,這隻老鼠出來後已經完全跑不動了。即使逃生的機會再好,它也無能為力,只有茫然地望著那隻碩大肥胖的懶貓緩緩地向它走過來,幾乎沒跑一步,它成了這隻懶貓的盤中餐。

【感悟】即便在極度困境中,也不可喪失理智,尤其不能忘了要保留自己最基本的求生能力,否則,即使命運出現轉機,你也會喪失原本可以生還的機會。

故事三則,小趣味,大智慧

故事三、比悟性

一座大山上面有兩個寺院,他們不是同派別。每天早上,兩個寺院分別派出一個小和尚到山下的市場買菜。因為他們兩個總在同一個時間出門,所以總能碰面,兩個人經常或明或暗地比試彼此的悟性。

一天,一個小和尚問另一個:“你到哪裡去?”

“腳到哪裡我就到哪裡。”另一個回答。

問話的小和尚聽他這樣說,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站在那裡無話可說,他回到寺院向師父請教。

師父對他說:“下次你碰到他就用同樣的話問他,如果他還是那樣回答,你就說:‘如果沒有腳,你到哪裡去?’這樣就可以擊敗他了。”小和尚聽完點頭稱是,高興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遇到另外一個小和尚,滿懷信心地問:“你到哪裡去?”

沒想到這次,這個小和尚回答說:“風往哪裡去我往哪裡去。”

提問的小和尚沒料到他換了答案,一時語塞,又敗下陣來。

小和尚回到寺院,將對方的回答再次報告給師父聽,師父苦笑不得地說:“那你反問他‘如果沒有風,你到哪裡去’嘛,這是一個道理呀。”小和尚聽了之後,暗暗立下決心,明天一定能夠勝利。

第三天,他又遇到那個小和尚,於是問道:“你到哪裡去?”

“我到市場去。”另一個答道。

小和尚又一次無言以對。

他的師父聽了之後,只能感嘆:“舉一反三地‘悟’才是真的‘悟’啊。”

【感悟】只有把學到的東西舉一反三地運用,才算是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否則只能算是囫圇吞棗。若強不知以為知,不免會鬧出一些笑話。

故事三則,小趣味,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