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淚再讀《琵琶行》

揮淚再讀《琵琶行》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每當讀到這首《琵琶行》,我都會被凝練優美的詩句所吸引。沉浸在詩詞的意境中,對琵琶女的身世深表同情,感嘆作者的不幸際遇。人生就是這樣,哪能處處圓滿周全?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首詩詞是歷代文人必讀的佳作,尤其《長恨歌》和《琵琶行》,更與它語言的生動、優美而成為千古絕唱。

01 琵琶迴旋湓江口,主人忘歸客不發

唐憲宗元和十年秋,被貶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到潯陽江口送別友人,並在船上擺下酒席,與友人餞行

。酒逢知幾千杯少,與友人難捨難分,不知不覺間,已是月上中天,四周一片寂靜,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錚錚的琵琶聲突然從遠處飄來,琵琶聲抑揚頓挫,疾緩相間,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真是高山流水之音!經詢問才知道,彈琵琶的是過去的一個當紅歌女,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年輕時色藝雙絕,門庭若市,現在年老色衰了,門庭冷落,只能違心地嫁給商人。商人只顧賺錢,留她一個人獨守空船。

揮淚再讀《琵琶行》

02 感其身世,白司馬揮淚寫詩篇

白居易聽到這,也深深感嘆自己一生的不順。自己出生富貴人家,自幼天資聰穎,少年好學,進士及第,因文章寫得清新華麗,被同樣喜好文學的唐憲宗提拔、重用。因同情苦難的百姓,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得罪權貴,被貶到江州做司馬……面對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他由衷地發出了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的感嘆!一雙苦命人,同流辛酸淚!白居易對琵琶女既同情又讚賞,他讓歌女再彈奏一曲,並說要為歌女現場做一首《琵琶行》詩,琵琶女被白居易的真誠所打動,又彈了一首。

“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大家聽著如泣如訴的歌曲,無不流下了熱淚,當然,最激動的是江州司馬大人!隨後,他一句一嘆地寫下了《琵琶行》。

揮淚再讀《琵琶行》

03 中年回望,有感再讀《琵琶行》

我自己也是年少機靈,從小聰慧好學,博覽群書,十幾歲時就已精通英語……所以,一直以來,我也是自信滿滿,年輕時,見到領導有不是的地方,我也是直言不諱,因而也吃了不少苦頭,真是感同身受,每讀一次《琵琶行》,心裡都強震一次!

琵琶行》全詩由無數人評論、賞析過。對於該詩,我認為寫的最好的一句是: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因為前面已經寫到:“曲終收拔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激昂的琵琶聲戛然而止,東船西舫上的人靜靜無聲,只見到江心倒映的一輪明月,在這樣情境強烈的對比下,更顯得安靜、超然。把靜態景物寫得這麼美的,我認為自白居易後,再難出第二人!

記得過去我在海邊工作時。每天晚上夜深人靜時,只聽到海浪聲和呼呼的海風聲,四周一片漆黑,顯得格外靜謐。真是情隨事遷,境隨心轉!高興的時候,安靜是很怡然的;心情不順時,就覺得安靜是可怕的!所以,對白居易這樣的對比寫法,我深有感觸!

白居易很擅於用對比的寫法,在他的詩作中處處可見,如他在另一絕唱——《長恨歌》中寫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楊貴妃和後宮佳麗的對比,更突出了楊貴妃傾國傾城之貌!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天長和恨綿綿的對比,道出了詩中主人公至死不渝的愛……

04 昆輝君語

白居易的詩淺顯易懂,比較口語化,朗朗上口,他一般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如《琵琶行》,《長恨歌》都是這樣,他的詩韻律優美,情景交融,波瀾起伏,音樂畫面。讓人身臨其境!《琵琶行》,《長恨歌》這兩首詩我都很喜歡,經常吟詠,每次詠讀都有不同的收穫,像重新梳理了一遍自己的人生,皆因詩中處處洋溢著白居易真摯的感情,優美的韻律,傳神的畫面!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認為是“孤篇壓全唐”,但我個人認為白居易這兩名篇不輸於《春江花月夜》,

白居易被冠於“詩魔”,“詩王”之稱,實至名歸!

水邊雲起黃昆輝,中國職業經理人,英文報刊自由撰稿人。愛讀文學、國學,愛歷史,愛讀名人傳記,用美文與您一起品味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