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行書《琵琶行》之二,書於88歲(1557年)。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是該館壓軸作品之一。

《琵琶行》(pí pa xíng)原作《琵琶引》,選自《白氏長慶集》。行,又叫“歌行”,源於漢魏樂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平仄不拘,用韻富於變化,可多次換韻。歌、行、引(還有曲。吟。謠等)本來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它源於漢魏樂府,是樂府曲名之一,後來成為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為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為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為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又稱“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的行書大致可分兩大類風格:一是以王羲之《聖教序》筆意為主所寫的行書小品;一是以黃山谷筆意書寫的大行楷。他在形成這兩大類風格之前,同樣經歷過博採階段,他不僅搜遍儘可能見到的王羲之法帖。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書學淵源深厚,他曾深入臨習過顏真卿《爭座位》、《祭侄文稿》、《劉中使帖》、《瀛州帖》、蘇東坡《前赤壁賦》(併為此以蘇體補書所缺三十六字)、黃山谷《經伏波神祠詩》、《竹枝詞》以及米芾、趙孟頫等行書大家的墨跡。有時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樣,以蘇、黃、米等人的筆意書寫自己的詩文。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文徵明的行書具有5大特點:

1、寬展舒和。文徵明結字平整、方正,中規入失巨,同時也不失寬展舒和,它主要表現在撇捺的舒展,賞心悅目。

2、放中有斂。文徵明結字總的印象是在放縱中緊斂 。如“光、花、 吾” 三字的下部放縱而上部緊,顯得幹練。

3、講究意連。文徵明行書中,筆畫之間章絲連接不多,他比較講究筆畫之間的左顧右盼,看起來是斷開,但是筆斷意連,非常生動。

4、疏密有致。文徵明行書中,大部分字的筆畫疏密比較均勻, 也時而出現一些字的疏密對比較為強烈。

5、向背成勢。向背,即相向和相背。相向,就是字的左邊部分向右,右邊部分向左,如“訪,水,竹”等。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白居易《琵琶行》創作於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為七言古詩,凡六百一十六言。白居易任諫官時,直言敢諫,同情民間疾苦,寫了大量的諷諭詩,觸怒了唐憲宗,得罪了權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鎮李師道派人刺殺。白居易情急之中上書請捕刺客,觸犯了權貴的利益,被指責越職奏事,貶為江州刺史;又進而誣陷他作《賞花》《新井》詩“甚傷名教”,再貶江州司馬。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江州司馬雖然名義上是刺史的佐史,實際上是一種閒散職務,這對白居易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他連遭打擊,心境淒涼,滿懷鬱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pen pu)口,遇到琵琶女,創作出這首傳世名篇。

文徵明書法《琵琶行》欣賞

這首詩的藝術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詠者與被歌詠者的思想感情融二為一,說你也是說我,說我也是說你,命運相同、息息相關。琵琶女敘述身世後,詩人以為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詩人敘述身世後,琵琶女則“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彈一曲後,詩人則更是“江州司馬青衫溼。”風塵知己,處處動人憐愛。其二,詩中的寫景物、寫音樂,手段都極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寫身世、抒悲慨緊密結合,氣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終浸沉在一種悲涼哀怨的氛圍裡。其三,作品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概括力,而且轉關跳躍,簡潔靈活,所以整首詩膾炙人口,極易背誦。諸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等都是多麼凝鍊優美、多麼叩人心扉的語句啊!

白居易本來就是一個關心下層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詩人,這次他又用淺近流轉的語言描寫了一個動人憐惜的風塵女子形象。由於這首詩,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三十年後唐宣宗在為白居易寫的一首詩中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連少數民族的兒童都能背誦,稍有文化的漢族人就更不用說了。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蝦蟆(há má)陵]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diàn)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免責聲明:岱軒雕塑藝術平臺發佈的任何文本、圖片、圖形、音頻和視頻資料產權或版權均歸屬各自的創作者或業主。如果您擁有版權的信息資料顯示在了本平臺中,且你並不喜歡這樣,請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您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