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并非总是面目狰狞,协和医院创办者:洛克菲勒父子

在中国医学界,“协和医院”跟其他大医院不一样,她是神一样的存在。

有人说:协和是拦在病人和死亡面前的最后一道关卡。有很多绝症病人来到协和,不是说想协和一定能治好,而是得到一个判断,当协和没有办法了,也就死心了。

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协和医院的强悍。

协和之所以牛,因为这个名字在中国医学界,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现代医学的摇篮。人们只知道协和医院是中国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医院,但是却很少知道她的往事。

列强并非总是面目狰狞,协和医院创办者:洛克菲勒父子

资本家老财主洛克菲勒

约翰·洛克菲勒,美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1位亿万富翁。他赤手空拳,白手起家,靠石油发家致富,建立了富可敌国的“洛克菲勒家族”。

一家名满天下的医院,和一个资本家老财主有什么关联呢?

这位冷酷无情的大资本家,也是一位如假包换的新教信徒,老洛克菲勒一生中创造了两大传奇,一个就是他的石油王国,另外一个就是他的慈善王国。

老洛克菲勒在上世纪初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帮助积贫积弱的中国,建一所医院。为了实现他的心愿,老人家派他的儿子亲自督办办这件事。

小洛克菲勒亲自督办协和

那到底怎么建这个医院呢?两个选择,一个是建一所普通的医院,马上就能投入使用,立竿见影,名利双收;第2种呢,不着急,慢慢来,建一所高规格高等级的医学院,细水长流。最后,小洛克菲勒选择了第2种办法。

列强并非总是面目狰狞,协和医院创办者:洛克菲勒父子

[小洛克菲勒(前排黑西装者)与筹建协和医学院的同事们]

小洛克菲勒认为,羸弱不堪的中国需要医院,更需要一个源源不断,培养出医学人才的体系。他立志要把协和医院建成亚洲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医学院。

列强的善心

这个跟我们熟知的历史有点不太一样,对吧?翻开所有的教科书,穷凶极恶的西方列强,在中国无恶不作,好事做尽,坏事做绝。居然还干过这等好事?

二十世纪初,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高达白银4.5亿万两。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笔款项,有一个国家要求退还部分款项。并且把这些赔款用于帮助中国建立大学。先后资助了1300多位中国留美学生。

笔者前两天还写过一篇文章《辛丑条约的庚子赔款,为何列强纷纷退还?只有一国敷衍了事》。列强并非总是以面目狰狞的方式出现。在西方世界里,美国人率先退还了“庚子赔款”,在美国的影响下,西方列强也纷纷退还部分款项。

协和往事

协和医院英文名UNION的原意是“联合”,“协和”两字是很雅致的译文。协和医院第一期投入就高达750万美元,在当时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协和医院刚刚建成,面积已经有6万平方米(现在已经扩展到52万平方米了)。

协和医院建筑群中西合璧,古典内敛,不是小家碧玉般的优雅,而是大气端庄和从容。当初建楼的时候,连水汀管、门锁、抽水马桶都是从美国运来的,不仅仅汉白玉铺就的庭院,连窗户的木头都是从国外专门运过来,这些木头经过了将近百年的岁月打磨,除了少量的修修补补,大都保存完整。

列强并非总是面目狰狞,协和医院创办者:洛克菲勒父子

开业典礼的时候,盛况空前,比皇帝登基都隆重,胡适去现场参加了开幕仪式,他评价:“中国一百年以来都没有这么庄严的仪式。”

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洛克菲勒基金会还在中国建立了13所大学,为了给协和医院培养预科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燕京大学(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不是同一所大学),燕京大学的校址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所以现在在北京大学里面就有一个“燕园”。

美国《时代周刊》说:从1913年5月开始,洛克菲勒基金会花费了将近8000万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笔礼物是给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截止到1918年,用于协和费用达到1000万美元,用于美国国内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也不过的700万美元。到1956年,基金会为打造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协和医院的总计投入超过了4800万美元。

列强并非总是面目狰狞,协和医院创办者:洛克菲勒父子

[洛克菲勒父子,老洛克菲勒被美国媒体称为:人类史上第一个被称作billionaire(十亿美元富豪)的人]

可以说,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协和医院,完整体现了老洛克菲勒对慈善的理念,人们只知道他的石油帝国,却很少了解老洛克菲勒创建的第二个帝国“慈善帝国”。其实,洛克菲勒在慈善事业上的影响力,超过了商业。


协和毕业生“少而精”

协和的医生最初都是美国来的,洛克菲勒从美国聘请最优秀的医师到中国进行教学和临床工作。完整地引进了当时世界上医学最先进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那个时候起,协和一直引领国内医学领域,协和的毕业生特点就是“少而精”。

中国近代西医学各科开拓者或者奠基人,很多都出自协和医院。比如中国防疫第一人,先驱伍连德;中国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中国普外科奠基人曾宪九……

现在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长江学者24人,光博士生导师就有770人,真可谓人才济济。

协和医院百年来,曾三次被迫停办,又三次顽强复校,也创造了近代教育史的奇迹。

协和创办人之一的雷蒙德•福斯迪克说协和医院体现了“人与命运搏斗,失败摧不毁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