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講究和忌諱

立冬的講究和忌諱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作為干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之立,意為開始。冬意為終了,萬物收藏。冬冷色白,五行屬水。立冬過後,大地萬物將正式迎來冬季,冷空氣也由北向南逐漸強勢起來。它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

一、 立冬的講究

1.祭拜。現在一些農村還沿襲舊時習慣,立冬這天,人們還要舉行祭祖祭天的活動。即便再忙的農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殺雞宰羊,準備時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一方面祭祀蒼天,感謝上天恩賜的豐年,並祈求上天賜給來歲風調雨順;而祭祀儀式後的酒食也可讓辛苦一年的農人,好好犒賞一下自己。

2.賀冬。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立冬的講究和忌諱

3.冬補。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

立冬的講究和忌諱

4.冬學。冬天夜長日短,室外寒冷,不利於戶外活動,萬物主靜,而且又是農閒季節,在這個季節在室內“冬學”是最好的時間。

5.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代人延續著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好吃不過餃子”,在秋冬之交,餃子當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在北方地區,尤其是北京、立冬有哪些習俗:天津一帶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

立冬的講究和忌諱

二、 立冬的忌諱

1.忌過早外出晨練。立冬過後就等於是冬季到來了,早晨溫度低,寒氣和溼氣都比較重,外出鍛鍊容易寒氣入侵,引起感冒,而且。早起外出鍛鍊最後等太陽出來,氣溫升高後。外出時也要注意添衣保暖。

立冬的講究和忌諱

2.忌洗浴時間過長。冬天屬水,陰氣較重,洗浴時間過長易削減人的陽氣,增加體內溼氣。

3.忌活動過於劇烈。心臟五行屬火,腎臟屬水。在水旺的冬季,心臟或者腎臟不好的朋友要注意心和腎的保養。這個季節裡劇烈的運動過後心跳容易加速,血壓升高,容易發生危險。所以立冬過後最好不要選擇劇烈運動,運動前要注意做好準備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