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提到三國,大家想到的是軍師猛將,忠臣烈士,基本上都是轟轟烈烈,普通人別說學習,就是聽到,都覺得難以承受,審美無能。今天這位恰恰相反,他是一位隱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管寧。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瞭解儒學的人都知道,孔子不喜歡隱士,尤其是那種“素隱行怪”之人。但管寧不同,他沒有做官,卻存在感十足,受到漢末各大諸侯尤其是曹魏幾代帝王的認可與徵召。身後更是備受推崇,錢穆先生直接說“但論三國人物,管寧必屈首指”。

這種說法,許多人想必是第一次聽說,多半也很難接受,甚至會自動抬槓。而這恰恰是我們分享的價值所在。

我們就來看看,管寧是如何“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實現苟全性命、聞達諸侯乃至身後不朽的。


管寧生於公元158年,比曹操稍小,比荀彧稍長,卒於241年,享年84歲。在漢末亂世,這是很了不起的。

管寧字幼安,是春秋名相管仲的後代。他出生在北海郡朱虛縣,這裡在春秋時屬於莒國,就是齊桓公與著名的“勿忘在莒”的典故的所在地。管仲被公認為法家的先驅,而管寧是醇儒,但他們對華夏文化的忠誠守護,卻是一脈相承的。

管寧從小就表現出高潔不凡的氣質。他十六歲時失去了父親,表兄弟們憐憫他孤獨貧困,都贈予他治喪的費用,他全都推辭沒有接受,根據自己的財力為父親送終。他成年後身高八尺,相當於現在的一米八五,相貌堂堂,鬍鬚眉毛長得很美,是真正的美男子。他與同縣人邴原、平原人華歆為好友,一起到其他地方學習,並且都敬重親善名士陳寔。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這裡提到的幾位人物,都是大名鼎鼎。我們先說一下陳寔

陳寔字仲躬,因為做過太丘令就是縣長,世稱“陳太丘”。他是東漢士林領袖,南方陳士姓始祖。許多成語與習語都跟他有關,比如“言為世則行為世範”,比如“難兄難弟”。他與兒子陳紀、陳諶,孫子陳群,曾孫陳泰,都是德才兼備,一身而系天下之望。

陳寔比管寧大了54歲,整整兩代人。有意思的是,兩代大賢,都跟孟子一樣,活了84歲。


漢末天下大亂,管寧聽說遼東太守公孫度在海外推行政令,有點世外桃源的味道,就與邴原還有平原人王烈帶著各自的族人,從海路來到遼東。

當時的黃河流域,從涼州到關中到中原到山東,都亂成一鍋粥。南方的荊州與益州都比較安寧,但荊州是四戰之地,易攻難守,益州遙遠,對山東人來說,遼東很近,而且對中原勢力而言,這裡形同雞肋,輕易不會打主意,所以是首選。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後世“闖關東”的起源了。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公孫度空出館舍等候他們。管寧拜見公孫度,只談儒家經典而不語世事更不及時政軍事,這類似於孔子對衛靈公的回答。

事實證明,管寧的態度是極其高明的。當時的公孫瓚、公孫度,雖然不是同宗,卻都不是省油燈。公孫瓚主要是地緣劣勢,槓上了天下最強軍閥袁紹。公孫度就沾了“天高皇帝遠”的光,野心勃勃。管寧如果不跟他保持距離,難以倖免。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之後,管寧就居住在山谷中。當時渡海避難的人大多住在遼東南部,而管寧卻住在北部,他表現出不想遷徙的意思,後來的人都來跟從他,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用腳投票”,一月之間就形成了村落。

《史記·五帝本紀》裡這樣說舜帝: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管寧的人格魅力,超凡入聖。

人口多起來了,管寧帶領他們開墾荒地,自食其力,然後就教他們讀書,他講解《詩經》、《書經》,談祭禮、整治威儀、陳明禮讓等教化工作,人們都很樂於接受管寧的教導,也更加愛戴管寧。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任司空後徵召管寧,這時公孫度已死,其子公孫康截斷詔命,不讓管寧知道。中原地區稍稍安定後,逃到遼東的人都回去了,比如後來成為東吳與曹魏名將的太史慈與國淵,而王烈病故於219年,享年78歲,只有管寧安閒自在,就像要在遼東終老一樣。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公孫康對外以朝廷的將軍太守為號,但在內有稱王之心,他想授予管寧官職,讓他輔佐幫助自己,但懾於管寧的威儀赫赫,一直不敢明言。管寧就是如此受到敬畏。

後來公孫康去世,兒子公孫淵年幼,由其弟公孫恭嗣位,但公孫恭因病喪失了生育能力,身體虛弱不能治理,而孫淵才智出眾,跟祖父父親一樣野心勃勃,準備奪權。管寧表現出超凡的遠見,他擔心禍亂將起,於是帶著家眷部屬渡海回到北海,公孫恭禮送他到南郊,加倍贈給他服飾器物。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管寧南渡之後,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前後所給他的資助饋贈,他都接受後收藏起來。西渡之時,全都封好退還給了公孫氏。關公“掛印封金”是《三國演義》的情節,而管寧是真真切切做到了。

管寧在遼東,有三十多年。後來公孫淵果然襲奪公孫恭之位,最後首鼠兩端、反叛曹魏,僭號稱王,被司馬懿攻滅。遼東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不出管寧所料。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管寧回到中原後,曹丕下詔任命管寧為太中大夫,管寧堅持辭讓,沒有接受。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曹丕駕崩,明帝曹叡即位,於十二月改任華歆為太尉,華歆稱病請辭,願將太尉一職讓與管寧,曹叡沒有同意,但還是下詔徵召管寧為光祿勳。 當時司空陳群也上疏舉薦管寧。

曹叡又下詔給青州刺史說:“管寧堅守道德操守,潛隱海角,接連頒下詔書,違抗命令不來就職,逗留在他的居處,從事他認為高尚的事業。雖然有隱士高人的操守,而失卻考父增益恭敬的義蘊,使朕虛心等待已有年餘,這怎樣說呢?他白白想要自安,朕一定要擴大他的志向,不想想古人也有幡然改變節操為民造福的人嗎?日月流逝,時間將要過去,潔身自好,將幹些什麼呢?孔子說過:‘我不是這人的黨徒又會是誰的呢!’朕命令青州的別駕從事、郡丞掾:奉詔按禮節遣送管寧來京都,供給他安車、隨從、褥墊、路上廚司食物,上路之前先行奏聞。”

從黃初(220年—226年)年間到青龍(233年—237年)年間,接近20年,徵召管寧的命令接連不斷,常常在八月賜予牛酒,管寧卻展示出一個超級宅男的氣質,一邊毫無保留地讚美曹魏政權,一邊我行我素我自巋然不動。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曹叡坐不住了,又下詔書詢問青州刺史程喜:“管寧究竟是守節自高呢,還是老病萎頓呢?”

程喜上報說:“管寧有一個族人叫做管貢,現為州吏,與管寧是鄰居,臣常常讓他探聽消息。管貢說:‘管寧常常戴黑色帽子,穿著布衣布裙,隨季節不同或單或夾,出入於內室外庭,能憑藉手杖走路,不須扶持。一年四季的祭祀,總是自己強力支撐,改換衣服,著粗絲棉巾,穿著過去在遼東時所有的白布單衣,親自佈置食物供品,跪拜行禮。管寧幼時就失去了母親,不記得母親的樣貌,常常特意加設酒觴,淚流滿面。另外他的住宅離水池有七八十步遠,夏天時到水中洗手洗腳,步行在園圃中。’臣下揣測管寧前後推辭謙讓的意思,只在於認為自己生長在隱居潛逸中,年紀老邁,智力衰退,所以安於休息,每次都謙遜退讓。這是管寧志向行事所一定要保全的,不是故意矯情以顯示自己的高尚。”

這段對話有兩個信息:一是曹魏的監視體系,管寧的族人管貢就是他們安插在管寧身邊的線人,不過這對管寧幾乎是無效的,他不是劉備那邊的彭羕,不小心發個牢騷還被馬超舉報了,他是君子,不用“憂讒畏譏”。另一個就是管寧的範兒,他常戴黑色帽子,後來的文天祥在《正氣歌》中說,“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不管是在遼東避難還是回到中原後,管寧常坐在一個木榻上,持續了五十多年,因為屈膝而坐,而不是“箕踞”就是屁股著地,小床上的被褥與膝蓋接觸的地方都磨穿了。他就是這樣的一絲不苟,所以公孫康這樣的軍閥都無法不敬畏他。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司徒陳矯逝世,司徒一職懸空半年。次年,曹叡問侍中盧毓,就是我們上次的說的盧植盧尚書之子,誰可任司徒,盧毓舉薦管寧,但曹叡不用。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太僕陶丘一、永寧衛尉孟觀、侍中孫邕、中書侍郎王基等人向曹芳舉薦管寧,曹芳下詔,以“安車蒲輪,束帛加璽”的禮節去聘請他,適逢管寧去世,遂作罷。

這一年管寧84歲,他拒絕了公孫度三代、曹操四代人的邀請,一生沒有出仕,可謂善始善終。

以上就是管寧的生平,他沒有做官,也沒有顯赫的事功,但他力行教化,受到帝王與人民的尊重。


華歆王朗鍾繇三人,名列曹魏“三公”,這三人在《三國演義》裡,都不是正面的角色,華歆參與殺害伏皇后,王朗被諸葛亮罵成“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鍾繇還好,主要存在感是力薦司馬懿。

《三國演義》是小說,“割席斷交”的出處《世說新語》也是文學性大於真實性。

歷史上的王朗,與其子王肅,都是經學大家。王肅的女兒王元姬,是司馬炎的髮妻,品德高尚。孫女如此,祖父多半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有意思的是,諸葛亮與王朗,是琅琊郡老鄉,二人年齡上隔代了,有書信來往,“漢賊不兩立”,諸葛亮“隔空”罵過王朗,但王朗估計也就是老臉微紅,沒有大礙。畢竟,他是病死的。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我很小的時候,就看過一個故事,王朗華歆一起坐船逃難,有人半路求救也要上船,華歆覺得人已經滿了,就拒絕了。但王朗卻接受了。後來追兵將至,王朗後悔,要把那人趕下船去,華歆說,既然接受,就不能反悔,要死也死在一塊。王朗羞愧。後來大家倖免於難。當時人都因此認為華歆高過王朗。

華歆跟管寧之間,表現出入世與出世的區別,實在說不上道德的差距。更多體現了管寧更接近東漢的氣質,而華歆更加“接地氣”,符合三國的“逆襲”潮流,畢竟《三國演義》的主流,是建功立業。《三國志》中,龐統對水鏡先生闡述了他的理想與野心,水鏡不但不以為忤,反而稱讚他是“南州冠冕”。

關鍵是華歆後來從江東來到中原,青雲直上,卻從來沒有忘記推薦老同學,一直想讓出自己的位子。雖然被曹睿給否了,但足以看出他們的感情,不是“割席斷交”所說的那樣,而是真正典型的同學之情。

要在《三國志》與《世說新語》之間比較真實性,相信前者會毫無疑問地勝出。

有意思的是,管寧生平所遇之人,都是高風亮節之輩。比如邴原,曾經因為不懂韜光養晦,在公孫度面前大談軍國大事,被管寧批評。但這是氣質差異,邴原從小好學,長大有美德,曾經拒絕了曹操為愛子倉舒要跟自己的女兒結為“陰親”的要求,展示了一介君子的風骨。

說到王烈,更是了不起。王烈比管寧大了17歲,算是前輩了。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王烈,字彥方,平原人。也曾師從陳寔,是管寧的師兄。他與陳寔的兩個兒子結為朋友。當時一些潁川名士如荀爽、賈彪、李膺和韓融都跟隨陳寔學習,都都佩服王烈的性格和行為,都與他交往,王烈當時在全國都很有名氣。

王烈為人孝順仁慈。學成後父親逝世,王烈為他哭了三年。又有一年遇到饑荒,路上鄉民快餓死,王烈竟然和他們分享糧食,救了他們的性命。

王烈回到平原,在那裡興辦學校教育人民,最終帶動了風氣,當地所有人都行善遠惡,一些人即使原本有爭端要找王烈評理,都會在半途或王烈家前和解並折返,為著不要令王烈知道他們有這些爭端。當時連平原國國君也到王烈那裡籌劃和諮詢政令。

地方上有人偷牛,被抓住。小偷服罪說:要殺要剮隨便,但不要讓王烈知道,不好意思。”王烈聽說了,派人去致意,送了一匹布。有人問他,王烈說:“他怕我知道,說明是有羞恥心。那就是個好人,我要鼓勵他。”

後來有位老人在路上丟了佩劍,路上有人見到了,就在那裡看著。等到晚上,老人回來,很奇怪,問他姓名,不說,然後告訴王烈。王烈讓人調查,原來是之前的偷牛人。

後來董卓作亂,王烈於是到遼東避難,在那裡耕種和鑽研典籍,自得其樂,當地的人都十分尊敬他,如同君主。當時因為國家紛亂,有識見的人不多,一些人結成朋黨,互相攻擊,而當時到遼東避亂的人,很多都被這些人出言誣害,而王烈在那裡居住多年卻沒有問題。

王烈擔任了公孫度的長史,威德遠播,在那裡,強者不欺負弱者,沒有人恃眾凌寡,商人不敢抬高價格謀取暴利。後來曹操多番徵召王烈任官,王烈辭任遼東長史,但公孫度及繼位的公孫康都沒有遣送他上任,最終也沒有到職。

管寧與他的朋友,都是道德高尚之人,這是沒有爭議的。


而道德是以能力為基礎的。孔子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管寧沒有做官,但他做的事,卻是典型的政治家的作為。

前面說到管寧“闖關東”,事實上他做的就是“殖民”工作。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在現在遼寧省海城西北,有條梁水河,河畔有個村莊,名為管公屯,現名新臺子村。這是管寧安民教民的地方。他在管公屯期間致力於重教興文,設館講學,將中原文明的火種傳入塞外。有一本《東北地方教育史》說:“管寧、王烈、邴原、國淵,開東北私人講學之先河,時私人講學盛況幾不亞於中原,為後來遼地湧現的“六藝”大家作出重大貢獻”。管寧、邴原與王烈來到遼東後,致力於將中原儒學文化及學術風尚在遼東闡揚,奠定了遼東正統儒家文化的基礎,後來被人們譽為“遼東三傑”。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說:“不比遼東木榻穿,那能形毀尚神全”,以此來高度讚揚管寧的治學精神。

有一點要說的,古代的教化事業,決不能簡單等同於現在的教學。現在的教師也好,官員也好,只是體制中的螺絲釘,工薪階層,責權利的邊界十分明確。古代不然,天地君親師,家國同構,就說“師”字,絕不是現在的文官制度乃至文化工作者體系能夠涵蓋的,姜子牙叫“師尚父”,首先是軍隊的領袖,孔子與三千弟子,其實是個武裝集團,道德學問固然不用說,政治地位與戰鬥力也是毋庸置疑的。看看冉有的統率,再看看子貢的政治,就知道孔子是真正的BOSS了。

管寧能夠在亂世中通行無阻,首先就是他本身的能力,他的外形、氣質,都令人敬畏。就像諸葛亮不會是文弱書生,魯肅更是孔武有力一樣。其次,管寧有家族背景,管仲後人,不是開玩笑的。而且,管寧還有個特殊身份,就是經師。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在兩漢時代,經師具有超然的地位,對學生的號召力,對社會的影響力,遠超過普通官員。《三國志》中說曹操的鐵粉夏侯惇,十四歲時,有人辱罵其師,夏侯惇憤而殺之,由是以烈氣聞。這就是傳說中的“剛烈”特技。夏侯惇沒有被法辦,反而魅力值大增,這就是時代特質。可以想象,無論黑道大佬,還是白道巨擘,對管寧的態度,可以說是不敢犯,不能犯,也不忍犯。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所以說,管寧是真正的君子,他有道德有學問,有人脈有勢力,所以才可以苟全性命於亂世,同時聞達於諸侯,多次拒絕別人的美意,而別人又無可奈何。


有意思的是,管寧終身不仕,他去世以後,兒子管邈被委任為郎中、博士。這就是澤及子孫,與盧植類似。

管寧身後,美譽如雲。最高的評價來自錢穆先生。錢先生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針對評價歷史人物,提出以下標準:第一類:先說關於治世盛世的人物與衰世亂世的人物。第二類:關於得志成功的人物與不得志失敗的人物。第三類:要講到有表現的人物與無表現的人物。

錢先生說:又如三國時代,英雄人物層出不窮,大家各顯身手。可謂在此時代中人,必是各有表現者。然亦有無所表現,而被認為第一流人物,如管寧即其一例。管寧在當時,實是一無表現。但論三國人物,管寧必屈首指。

按照文天祥《正氣歌》的說法,管寧是華夏道統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與諸葛亮互為表裡。

管寧“三國第一人”的美名是怎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