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戰無不勝的白起為什麼被叫做“人屠”?

白起,戰無不勝的殺神,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可以說沒有白起就沒有秦朝統一六國的可能,他為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白起是擁有顯赫戰功的戰國名將,是百年難遇的兵家奇才,更是另敵人聞風喪膽的戰神“人屠”。之所以叫白起“人屠”,便是因為他殺敵無數。從伊闕之戰開始,他相機的斬殺韓魏聯軍二十四萬,殲滅楚國大軍三十五萬,並佔領楚國的都城,使楚國元氣大傷。

戰國時期戰無不勝的白起為什麼被叫做“人屠”?

另外,在與趙將賈偃之戰時殺死2萬餘人。長平之戰更是殲敵四十五萬,是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可以說白起一生征戰沙場,殲滅六國軍隊一百三十多萬,是中國歷史上戰功最輝煌的將軍。

戰國時期戰無不勝的白起為什麼被叫做“人屠”?

史記中,明確記載白起的殺人記錄是:秦昭王十四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秦昭王三十四年,“攻魏,……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其卒兩萬人於河中”;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韓……斬首五萬”。累計四十四萬之巨!這還不包括秦昭王十三年至四十五年之間,白起為秦國攻略數十座城池的戰爭中,未見記載的殺人記錄!

白起最著名、最駭人聽聞的殺人記錄,是秦昭王四十七年,與中國歷史上身負“紙上談兵”惡名的趙將趙括的“長平之戰”。

戰國時期戰無不勝的白起為什麼被叫做“人屠”?

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重要的戰役,首先這是中國走下統一的關鍵,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大型、殘酷、壯烈的戰役。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比較輝煌的戰鬥。與此同時,長平之戰也是白起人生最出名的一戰。據《史記》記載:“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日:”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由此可見長平之戰最後結局是,白起坑殺四十多萬的趙國軍隊,即使是戰俘,也都被白起坑殺。這也是白起被稱為“人屠”之名重要原因。

其後,因嗜殺人而號稱“人屠”的白起也為離間計所害。先是秦昭王四十八年,韓、趙兩國派密使蘇代攜重金向秦相應侯進讒言,使白起受到排擠。其後,又因多次稱病不去領兵打仗而受到秦昭王貶斥。最後在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公元前258年),仍因應侯和秦昭王猜嫉和不滿而賜劍自刎。以殺人起家者,最終也落得自殺而亡的下場。

戰國時期戰無不勝的白起為什麼被叫做“人屠”?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

戰國時期戰無不勝的白起為什麼被叫做“人屠”?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對敵人發起毀滅性的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全殲敵軍。

戰國時期戰無不勝的白起為什麼被叫做“人屠”?

《敕修武安君白公廟記》稱白起:“竊以武安君威靈振古,術略超時,播千載之英風,當六雄之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