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著名的“人屠”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兵,到底是對還是錯?

白起(?—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眉縣)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白起為秦昭王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戰國時期著名的“人屠”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兵,到底是對還是錯?

趙兵斷糧四十六天,飢餓不堪,甚至自相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軍大敗,四十萬趙兵投降。白起與人計議說:“先前秦已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覆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於是使詐,把趙降卒40萬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年紀小的士兵回趙國報信。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在此戰後白起被稱為“人屠”。

我們來分析一下,白起殺這麼多人到底是對還是錯?

首先,司馬遷曾記載過:“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不可否認,白起在領軍打仗上有獨特的造詣。他能夠妥善的分析敵情,然後冷靜、迅速的作出相應的措施。可以說,白起善於用兵,在行軍打仗上,能夠運籌帷幄,面對強敵的來襲,也能鎮定自若,得心應手。白起完全稱得上是秦國的英雄,歷史上鮮有的出色將領。

戰國時期著名的“人屠”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兵,到底是對還是錯?

然而,還有更多的人評價白起的“暴掠者”,說他不配評為“名將”,為什麼呢?僅僅是因為白起英勇善戰,在長平之戰後取得大獲全勝,但是白起卻坑殺了趙國四十多萬的降卒。這在很多所謂的文人儒士眼中是不可原諒的。就像何晏曾說過:“白起之降趙卒,詐而坑其四十萬,豈徒酷暴之謂乎?”。

但是,就當時的情況分析,白起首先請求了秦王,然後,如果白起放任這些降卒,就有可能為秦國帶來更為深重的影響。我們就事論事,就像毛主席曾說過:“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這是關乎兩個國家的生死存亡之戰,兩國為了此戰都是傾國之力。所以輸了就都等於滅亡。如果放了這四十萬降兵,就意味著這場戰爭白打了!以當時秦國的國力,根本養活不起突然暴增的四十萬人口,再一個就是殺掉這四十萬降兵能提升秦國的士氣,更能從根本上消亡趙國的。

戰國時期著名的“人屠”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兵,到底是對還是錯?

所以說站在秦國的角度,這四十萬降兵只能殺,白起並沒有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