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袁紹(五)謀誅宦豎

據《後漢書何進傳》記載“

六年,帝疾篤,屬協於蹇碩。

這是蹇碩作為託孤之臣的重要史料證據,漢靈帝為了能夠讓自己時年九歲的幼子劉協繼承皇位而做出了這種安排。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但是,漢靈帝的這種安排實際上是非常不明智的。這種做法使得蹇碩和劉協將要面對一個來自於強大的外戚集團的壓力。實際上,漢靈帝和蹇碩對於這件事也是可以預見到的。在小說中蹇碩正是在漢靈帝病重未去世之前向漢靈帝提出了這種憂慮,並提出了應對的計劃。也就是以皇帝病危商議後事的理由宣召何進進宮,趁機將其除掉。

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蹇碩實施這個計劃應該是在漢靈帝駕崩當天的時候。

據史書記載“碩既受遺詔,且素輕忌於進兄弟,及帝崩,碩時在內,欲先誅進而立協。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個人猜測,蹇碩應該是在漢靈帝身邊親眼目睹皇帝駕崩,漢靈帝也應該是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將立劉協為帝的事情囑託給了蹇碩。蹇碩在當時就應該意識到了這件事關乎重大,這不單單只是漢靈帝的一個遺命,還關係到自己的前程與身家性命。

蹇碩也比較當機立斷,果斷的制定了除掉何進的方法。也就是在皇宮中佈置刀斧手,設好了圈套陷阱,只等何進的到來。

此時此刻,何進對這一切還矇在鼓裡。他並不知道蹇碩正要謀害自己。當漢靈帝駕崩的消息傳出之後,正常情況下,作為外戚的大將軍何進自然要進宮去與妹妹何皇后商議後事的處理問題。所以他進入皇宮其實是一種必然。而蹇碩正是利用這種情況為何進設好了圈套。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可是在這個時候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蹇碩屬下的司馬潘隱由於之前與何進有舊,就產生了要救何進的想法。他看見何進進入皇宮向自己走了過來,就迎面趕上去用眼神“目之”提醒何進。何進心領神會之下大驚,急忙上馬逃離皇宮,並抄小道返回自己的直屬軍營。然後又調撥兵馬屯駐到了“百郡邸”中。

所謂“百郡邸”就是各個地方上的郡國在京師設立的辦事機構,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駐京辦事處。據《太平御覽》引用陸機《洛陽記》中的記載“百郡邸在洛城中東城下步廣裡中”。也就是說當時各個地方的駐京辦事處應該是集中在洛陽城中東城的步廣裡一帶。

然後,何進“稱疾不入”,拒絕進入皇宮,他甚至連漢靈帝的送葬儀式都沒有參加。也正因為如此,使得以蹇碩為首的宦官沒有機會對何進下手,終於讓漢靈帝立劉協為帝的計劃暫時流產。而何皇后的兒子劉辯則登基為帝,是為漢少帝。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據《後漢書孝靈帝紀》記載“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大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協為渤海王。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

從這段記載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外戚勢力的代表何進和士族勢力的代表袁隗,組成了一個新的利益聯合體,正是劉辯得以即位的根本原因。

劉辯即位之後,日子最不好過的就是蹇碩。畢竟他試圖除掉何進的事情,有司馬潘隱的存在勢必會被洩露給何進知道。在這種情況之下,極度有危機感的蹇碩自然要尋找對策,以求自保。而在外戚勢力和士族勢力之外,就只有宦官勢力是他可以依靠的。於是蹇碩決定給當時宦官勢力的領袖,十常侍中的首腦張讓、趙忠等人寫信,試圖與他們結成盟友。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本來蹇碩由於出身宦官,要想得到宦官勢力的支持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他在這封信中使用了錯誤的態度,或者說是措辭,導致了他這次結盟的徹底失敗。我們先來看一下在《後漢書何進傳》中所記載的這封信的原文:

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埽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沉吟。今宜共閉上合,急捕誅之。

這封信的中心思想很簡單,就是蹇碩要與宦官勢力結盟共誅何進。但是,蹇碩在這封信中犯了三個非常低級的錯誤。首先他非常一廂情願的將自己與宦官勢力劃到了同一個陣營中,其次又將這個陣營固定在了何進的對立面上,同時又把自己置於在了這個陣營的領袖地位。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這三點都是宦官勢力所不能認同的。在宦官勢力的思想中,他們並不認為自己與蹇碩同在一個陣營,也並不可能成為被何進掃滅的對象。因為他們沒有參與過對何進不利的任何事件,並且在維護何皇后地位上曾經起到過重要的作用,他們與外戚何氏家族的關係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態勢。最重要的一點是,宦官勢力不能夠認同蹇碩將自己的地位置於宦官集團之上。

蹇碩在被漢靈帝任命為西園八校尉的首領之前只是一個小黃門,在宦官中屬於最小的級別。只是因為蹇碩身體強健,而漢靈帝恰巧又需要一個這樣的人物,於是就破格提拔他擔任了重要的職位,成為了漢靈帝身邊的寵臣。蹇碩的這種突然之間的平步青雲勢必會引起許多宦官的羨慕嫉妒恨,在漢靈帝在世,蹇碩的地位擁有保障的時候或許不會出現問題。但是一旦失去了這種保障,蹇碩將會遭受到許多人的排擠。而宦官則會成為發起這種排擠的中堅力量。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也就是說蹇碩錯誤的預判了自己與宦官勢力集團的關係。他在這種錯誤的預判之下,寫下的這封信,已經將自己送入到毀滅的邊緣。

十常侍們自然要針對這封信展開討論,討論的結果自然也是拒絕了蹇碩的結盟意圖。其中與何氏家族同為南陽人的中常侍郭勝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並且十常侍還將這封信直接交給了何進,以此邀功。

何進拿到這封信,也就算是掌握了蹇碩謀反的證據,於是下令將蹇碩抓捕誅殺。史書記載被派去抓捕蹇碩的正是黃門令。黃門令就是黃門內諸宦官的長官,東漢時一般由宦官擔任。

何進就這樣輕鬆的除掉了宦官出身的上軍校尉蹇碩。可以說一直到這時候為止,何進算是正式成為了外戚勢力、士族勢力和宦官勢力的焦點中心人物。何進是外戚勢力的代表,又與士族勢力結成了政治上的聯盟,現在又得到了宮廷內部的主體—宦官勢力的支持。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假如何進是一個足夠聰明的人,又具有一定政治眼光的話,他將可以在制御或者是籠絡這三方勢力的情況下,改變東漢末年的覆滅危局。甚至是再創治世時代都是有可能的。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當時,擺在何進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平衡士族與宦官之間的利益關係。

對於宦官來說,自中平元年,朝廷為了平定黃巾之亂而解除黨禁之後,其實就已經失去了重新禁黨的能力。雖然在地方上依然保守著一定的勢力,但是在他們的心中已經意識到自身地位的下降。所以才會對外戚勢力的何氏家族進行政治投資,以彌補這種地位下降的態勢。說的具體點,就是他們實際上已經不具備威脅國家正常運轉的能力,只要清除掉宦官中貪贓枉法,禍國殃民較為嚴重的一部分,就可以起到政治清明的作用,根本沒必要將宦官盡數剷除。

更何況將現有宦官全部清除掉之後,勢必還要重建起另一套新的宦官體系,來維持皇室宮廷的正常運作。這根本就是一種勞民傷財,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可是對於士族來說,在長達二十幾年的時間裡,長久的受到宦官勢力禁錮黨人的迫害,導致他們將宦官作為了首要的打擊報復的目標。在他們的心中宦官全部都是極盡諂媚,貪汙腐敗又禍國殃民的朝廷毒瘤,是必須要予以清除的。袁紹在與士族黨人的秘密往來中,正是受到了這種思想的左右,成為了士族中謀誅宦官的中堅力量。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這樣一來,何進實際上有三種選擇。

第一種,堅定的支持士族勢力,清除掉現有的全部宦官,然後再建立新的宦官體系。雖然這樣做比較麻煩,但是隻要在行動的過程中,足夠雷厲風行是可以維持帝國的正常運作的。

第二種,就是利用自身外戚勢力的優勢在士族和宦官之間搞平衡,逼迫士族勢力達成妥協,清除掉宦官勢力中問題較為突出嚴重的首惡人物,將政治的歸於政治,將宮廷的歸於宮廷。這其實就是《魏書》中曹操所說的“既治其罪,當誅元惡”的做法。

這兩種選擇,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是東漢帝國與何進的生路。可是,何進偏偏哪一條都沒有選,而是選擇了第三種,也就是始終搖擺不定。

我們大多數人在讀《三國演義》的時候,都會有一種何進支持謀誅宦官的想法。在《後漢書何進傳》中也的確記載了“進素知中官天下所疾,兼忿蹇碩圖己,及秉朝政,陰規誅之”的說法。但其實何進的態度是始終存在波動變化的,而且每一次的變化都會受到袁紹的影響。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當袁紹聽說何進有謀誅宦官的想法之後,就託付何進的一個叫做張津的“親客”去勸說何進任用士人。張津說道:“黃門常侍權重日久,又與長樂太后專通姦利,將軍宜更清選賢良,整齊天下,為國家除患。

這裡張津所說的“長樂太后”,指的是漢靈帝的母親董太后,而他所謂的“清選賢良”指的就是任用士人。而士人中自然以袁氏家族為首,何進正是在張津的勸說之下認為袁氏家族“累世寵貴,海內所歸”,而袁紹和袁術又是袁氏家族中的優秀子弟,於是就重用了一批包括袁紹和袁術在內的士族士人。

袁紹就這樣成為了何進所“厚待之”的親信,並開始催促何進儘快實施謀誅宦官的計劃。袁紹對何進說道:“前竇武欲誅內寵而反為所害者,以其言語漏洩,而五營百官服畏中人故也。今將軍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並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盡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也。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名垂後世。雖周之申伯,何足道哉!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袁紹的這番話說的其實非常明白,就是你何進以元舅之重,手握重兵,凡事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要想除掉宦官易如反掌非常的容易。這其實就是催促何進趕快行動,希望能夠給何進樹立信心。

那麼,何進同意袁紹的話嗎?按照史書中“進甚然之”的記載,是同意的。可是從他“以其計白太后”的做法上來看,他是不能做這個主的,或者說是不願意做這個主的。他要徵求一下妹妹何太后的意見。這正是當年竇武謀誅宦官失敗的所在根源之一。

那麼,何太后什麼意見呢?何太后不同意!她對何進說道:“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柰何楚楚與士人對共事乎?

從何太后所說的這段話中的意味,我們可以感覺得到,袁紹給何進制定的謀誅宦豎的計劃當中是預見到了盡誅宦官之後宮廷中的人事更迭的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以士人充任和統領禁省。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這個解決方案不是不可行,但是要想實際操作起來卻會有很多的問題。這也是何太后的顧慮所在。所以她才會說“我幹嘛要可憐巴巴的與士人共事呢?” 對於何太后這樣的一個女人,讓她直接面對比較驕傲的士族士人,去與他們共事打交道,其實是比較難以做到的。畢竟她沒有武則天或者呂雉那樣的決斷力。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何進沒有得到何太后的支持,也是無可奈何。不過他卻想到了退而求其次的方案,也就是請求先誅殺一部分宦官中的“放縱者”。其實就是逐步剷除宦官勢力的做法。不過,這一點卻又是要步了當年竇武的後塵。

對於竇武陳蕃當年謀誅宦豎失敗的故事,袁紹自然是耳濡目染的熟記於心,所以他馬上就阻止了何進的這種行為。袁紹認為“

中官親近至尊,出入號令,今不悉廢,後必為患”。

也就是說,要殺就要斬草除根,千萬不能留下後患。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既然有竇武的前車之鑑,何進自然會聽從袁紹的勸告,再加上宦官們花錢賄賂了何太后的親生母親舞陽君以及同母異父的哥哥朱苗,請他們出面為宦官求情。於是先殺“

放縱者”的計劃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不過,舞陽君與朱苗不但為宦官求了情,還順帶著在何太后面前說了何進的壞話。他們認為何進之所以要殺宦官,是因為他想要“擅權以弱社稷”,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何進是要削弱和剪除何太后的羽翼。何太后以此也產生了對何進的不滿與懷疑。

那麼,接下來何進會怎麼辦呢?在這個過程中袁紹又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請看下一篇!

小A斯蒂芬發表於2020年4月7日。

何進輕鬆誅殺蹇碩,說明他具有整合三方勢力的際會,看他如何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