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少,中医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经血排出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过短,不足两天,因而月经总量减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如初潮后一直月经过少者应考虑子宫发育不良,如初潮经量正常,以后经量逐渐减少者应排除子宫内膜结核。

【病因病机】

本病分虚实两类,虚者或因营血不足,或因肾气未充,经血化源不足,血海空虚。实者或因气滞,或因痰阻,冲任受阻,血行不畅。

(一)血虚)病后阴血不足,或长期失血,或产育过多营血亏虚,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化源不足,或先天肾气不足,或多产房劳,损伤冲任,都可导致血海空虚而经量过少。

(二)血瘀)多因寒客胞宫,或肝郁气滞,或痰湿壅阻,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血下行受阻,因而月经量少。


月经过少,中医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辨证论治】

大凡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的多属虚证,量少色暗而挟瘀块的多属实证,另外结合兼证来加以辨别。

一、血虚

证候:经量过少,色淡质稀,小腹空痛,面色萎黄,头晕目花,心悸怔忡,舌淡苔薄,脉象虚细。

治法:益气养血。


月经过少,中医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方药:方用滋血汤。药如党参、黄芪、茯苓、山药、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如兼眩晕耳鸣,腰膝痠软,足跟疼痛等肾虚见证者,加萸肉、杞子、杜仲、牛膝。若兼畏寒肢冷,小腹冷痛等肾阳虚见证者,酌加巴戟天,覆盆子、菟丝子

二、血滞

证候:经血量少,色紫暗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暗,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


月经过少,中医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方药:方用桃红四物汤。药如当归、赤芍、川芎、桃红、红花、香附、枳壳、益母草、川牛膝。小腹冷痛,得热痛减,舌淡苔白,脉来沉紧者属血寒,加吴萸、桂枝。经来胸胁、乳房胀痛而脉弦者属气滞,加柴胡、泽兰。月经色淡质粘或经血中混杂粘液,平素带下量多,兼见形体肥胖、胸脘痞闷,纳呆呕嘿,苔膩脉滑者属痰湿,去桃仁、红花,加陈皮,半夏,南星,茯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