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為何滅亡僅用十幾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秦王朝,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

秦國為實現統一付出了數百年的努力,建立秦朝後卻只存在了十幾年。今天就從秦朝的政治制度、軍事力量、社會民生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

秦國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為何滅亡僅用十幾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秦朝滅亡的政治制度因素

戰時制度不適應和平年代

戰國時期的秦國是一架典型的戰爭機器,秦國的每一個都是在為這個隱形的戰爭機器服務,比如說農民就是為了多產出糧食,商人養了馬之後就是賣給軍隊來當做戰馬,人們如果想要加官進爵,必須要取得軍功。

秦國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為何滅亡僅用十幾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經歷了數百年戰亂的人們,此時渴望的是休養生息,但是秦朝的制度沒有根本性扭轉,以戰爭為標杆的性質沒有變化,不符合秦朝所面臨局勢的改變。

郡縣父母官沒有發揮作用

秦朝開創了郡縣制,這是一項創舉。在郡縣制剛剛設立的時候,秦朝一時之間竟然找不到這麼多合適的人選,郡縣的父母官必須要熟悉秦朝的體制。即使是上任的官員大部分都沒有做好教化農民的工作,郡縣官員作為秦朝治理一方的負責人,沒有將農民馴服,反而是激起了人們普遍的不滿。

秦國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為何滅亡僅用十幾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秦朝滅亡的軍事力量因素

秦軍主力在北方防守匈奴

秦朝統一後,秦始皇認為帝國的外部威脅要遠遠大於內部,因此秦始皇派蒙恬率軍出擊匈奴。為了保障北方前線打擊匈奴的後勤物資,秦始皇從都城咸陽到河套地區修建一條高速通道,當時成為"秦直道"。除此之外,秦始皇還在北方邊境上沿山勢修築長城來防範匈奴。

秦國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為何滅亡僅用十幾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關中本位思想導致中原兵力空虛

秦朝雖然已經完成了六國統一,但是在軍事安排中,秦朝十分注重軍隊對關中地區的守護。秦朝習慣性地將關中作為重點,絲毫沒有適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變化,在六國區域內沒有建立強大的軍事組織。

秦國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為何滅亡僅用十幾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了防止六國叛亂,秦始皇是怎麼做的呢?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將天下的兵器全部收繳,只允許秦國的軍隊持有武器。在每個郡縣只留下少量的軍隊,這些軍隊多是戰鬥力不強的,主要負責協助郡縣官員維持地方治安。

秦朝滅亡的社會民生因素

六國遺民仍然心向故國

經歷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國別意識非常強。秦朝的軍隊中主要的人員還是來自秦國人,中原六國的人很少被吸收進秦軍的。六國遺民因不能加入軍隊,在秦朝的體制之下就喪失了上升的途徑,上升通道被堵死,在民間就很容易產生巨大的不滿,人們想回到故國時代的生活。

秦國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為何滅亡僅用十幾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法嚴稅重導致民心渙散

秦朝在建立統一王朝後,並沒有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反而是興兵出擊匈奴,大搞基建工程,比如修築長城、修建陵墓和宮殿、建設全國的高速公路等等。這些讓秦朝的賦稅非常重,百姓苦不堪言。另外,法律非常嚴苛。比如徵發戍卒,明確規定到達的時間,逾期未到全部問斬,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陳勝吳廣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起義的。

秦國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為何滅亡僅用十幾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反抗秦朝的起義類型

縱觀整個反抗秦朝的起義類型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民間的農民起義。這類起義是農民自發的起義,主要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情形,但是因為起義的初衷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起義後很容易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力量壯大的很快。

秦國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為何滅亡僅用十幾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還有一類是剛剛滅亡了十幾年的六國貴族後代。秦滅六國後,這些貴族散落民間,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渴望恢復到以前的貴族生活,都在暗中積蓄力量。一旦看到秦朝的統治軟弱,他們就會號召原來的國人起義,他們具有公認的恢復故國的合法性,因此建立反抗政權的速度非常快。

秦朝滅亡如此快的原因

宮廷內鬥導致調兵緩慢

秦朝建立後,朝堂之上開始出現結黨現象。秦始皇去世後,宦官趙高又把持朝政,歷史上有著名的指鹿為馬的故事,民間反抗的聲音被趙高壓下來,朝臣們敢怒不敢言。秦朝派兵去鎮壓各地叛亂的軍隊調動緩慢,同時因為起義地方太多,軍隊一時之間難以平亂。

秦國統一天下用了幾百年,為何滅亡僅用十幾年?原因其實很簡單

秦軍主力不在中原卻遇上強大的項羽

按照秦朝的安排,秦軍的主力大部分在北方邊境打匈奴和修長城。章邯帶領非精銳的秦軍到中原平定叛亂,但是項羽的出現讓章邯大敗而歸。

結語

秦國曆經百年時間終於實現一統,短短十餘年便轟然倒塌,秦朝滅亡的原因已如文中分析,實在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