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悦飞扬观点:自闭症并不是傻子

自闭儿是傻子吗?还真不是,但要区分两者的差异,对于不理解自闭症的人还确实有些困难。他们自言自语,离群索居,不爱和人交往,专注于自己的世界,确实会给人神秘感,不是被冠以“天才”的高帽就是被误认为“智障”。其实,如果我们深入了解自闭儿的世界,就会发现其实他们没那么神秘,但需要我们的关注、爱护和帮助。

他们为什么会得病

昕悦飞扬观点:自闭症并不是傻子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直到目前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基本可以确定几类最常见的“病因”,比如:遗传因素,父母带有某些隐性基因,这个不多说了。孕期感染/患病/外部刺激等造成的胎儿脑部损伤,具体说来有可能是对胎儿有害的辐射,也可能是对胎儿直接的创伤,导致其脑细胞受损,后天产生各种功能发育障碍。环境因素: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过度保护,或对孩子关照不够缺乏陪伴,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的自闭倾向。由于认知、理解、表达等多方面的障碍,孤独症患儿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人际交往技巧、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和正常人有较大的差距,时间长了确实会影响到智力发育,但是这和标准的智障是有概念和原理上的区分的。

自闭症孩子不能被简单视作弱智

昕悦飞扬观点:自闭症并不是傻子

智力的结构,在心理学上可以拆分为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心算能力、分析及理解能力、联想能力等因素。患自闭症的孩子多少存在感觉统合问题,所以从感知觉的层面上向大脑传递的信息是有变形的,和普通的孩子有很大差距。这就影响了自闭儿对世界的认知,造成他们后期思维、行为上的种种特异之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语言障碍、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等。这和智力发育的全面落后是有很大区别的。

另外,并不是所有自闭的孩子都存在智力问题。高功能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的孩子智力上并不落后,甚至有些方面超越普通人。但这些是特例,一般而言,身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需要尽早的干预训练,提高其交流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其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同时也克制其过度的刻板行为,避免造成自伤。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自食其力,独立生活。

自闭症孩子的恢复,干预训练是关键

昕悦飞扬观点:自闭症并不是傻子

自闭症谱系障碍孩子的康复需要长时间、多项目的密集训练,且干预时间越早,能力提升的效果越好。按照国际通行的VB里程碑训练方案,孩子应该在提要求、命名、仿说、对话、动作模仿、听者技能、独立玩耍、社交性游戏等170多个分项训练中达到一定的标准。需要个别化的能力训练和与人沟通、互动能力的训练共同进行,同时需要引领孩子认识周遭的世界,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独自生活的能力。这是一个需要细致、耐心、专业、洞察力和良好操作技巧共同配合的过程,需要父母们和康复训练中心的老师们共同努力。


昕悦飞扬观点:自闭症并不是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