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文化走廊】山水裡的村落

風和日暖,太陽光影映襯在南靖東愛村的村落裡,觸目的是綠水青山,泥牆青瓦,濃郁的古老鄉村氣息撲面而來。人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坐在門口的小凳子上慢慢地品著茶曬著太陽,風慢下腳步,緩緩吹過,夕陽在暮色蒼茫中緩緩瀰漫,偶有炊煙輕輕飄過,喚醒了心底的溫暖,是呼喚,更是想念的味道……那樣的情景,安詳、靜美。

在田地上,有一座佔地2畝四角形土牆建築,牆厚2米,高10米,設有一個石門,四面牆設有瞭望窗,樓內雜草叢生,只剩下無頂蓋的四面牆,形狀猶如燕窩,當地人習慣稱之為“燕窩樓”。落滿歲月痕跡的“燕窩樓”,時光在這裡留下了斑駁的印跡,或許它也有過昔日的繁華,或許它也承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歷史好像在這裡凝固了,它已成為一座靜止的音符,儘管來龍去脈已無從考證,但是卻一直在這裡,見證著風雲變幻,見證著時代的變遷。

九龍江西溪穿越東愛村。水,乃萬物之源也。關園、山兜、下井是村民小組總稱的大田片,西溪水流經的大田片沿溪堤岸上的護堤樹木挺拔蒼勁,屹立在堤岸邊。據傳這些樹木多數種植於清朝年間,距今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早年間,每遇雨季,河水氾濫,河堤決口,村裡的田地房屋經常受到大水淹沒,為此,在對自然災害的防護措施中,生活在這裡的百姓集資修築堤岸,種植樹木,做好防護,並嚴禁砍伐,漸漸成為當地的風水林,世代相傳。

在沿岸的樹木中,種植著一片樟樹,許是長年經受西溪水的潤澤,這些樹木長得青翠茂盛,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勃勃生機。走近,可以聞到淡淡的樟木香散發出來,沁人心脾。枝繁葉茂,清香幽雅的香樟樹,是宋慶齡生前鍾愛的樹木,其最大的特徵是氣息香醇,質地堅挺。在宋慶齡上海的故居,環繞院子四周的是一棵棵高大的香樟樹。熟悉宋慶齡的人,無不知曉她院子裡的香樟樹,同時也自然會聯想到她的品格。如今多少年過去了,人們依然記得宋慶齡與香樟樹的故事,而香樟樹也清香如故,與天地同長存。普通的樟樹,一種清香,一片綠色,還具有如此美麗的故事,讓人不經意間感動與留戀。這片覆蓋在堤岸上的樟樹,展示了東愛村舒適的自然生態和秀美的山水景觀,實現人文與自然和諧共融的優美環境。形成一道道綠色屏障在擴展延伸,綠化美化人們的棲居之地,讓人們感受到原始生態的大自然氣息。如今,在村民心中,樟樹佔據了不小的位置,他們說,守護著樟樹,就是守護著自己的綠色家園。

村裡有兩座新的大橋——“東愛新大橋”“東廈橋”橫跨九龍江西溪,連接國道319線;村道“大田路”與319線同一走向。從綠到水,從水到綠,源清流潔,花盛木榮。西溪水終年流淌不息,一脈水系貫穿全村,交通即意味著效率和時間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生活品質,令村裡的人們在居住區域與生活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選擇,或許,在不久的未來,出行將更加便利,所謂“暢通無阻”用在東愛村一點也不誇張。

遠遠望去,東愛村好似一座藏在世外桃源中的空中樓閣,村裡老式的民舍,農田,保留了質樸本色。還有一些舊式的物品,散落在村裡的某個角落,構成一幅深邃的境界,彷彿是留在記憶中的隻言片語,凌亂卻讓你捨不得打理,無不顯示著傳統文化的風貌。這裡以農業生產為依託,開發具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農產品、田園風光,是一種新型的理念,人們可以在這裡描下美好的願景,或許在不遠的將來,村落錯落有致,俯拾有景,千畝水域萬畝綠林環繞,遵循自然規律,在得天獨厚的自然景緻的襯托下,人們可以讓心靈自由馳騁,也可以退居靜享閒適生活。在這樣一個詩意與愜意並存的村莊,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東愛村,將美麗的願景安在這裡,在享受自然的一方盛景之時,收穫人生的至高境界。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平和文化走廊】山水裡的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