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遠離這類人,不是壞就是蠢!

投資遠離這類人,不是壞就是蠢!

2018接近尾聲,今年總體經濟可謂是“大冷天吃冰棍”。在這種環境下,也不乏某些打著“搞項目”的旗號,大量吸引各方面投資進行融資的人。但是,絕大部分都是存在風險極高,並沒有合理的發展前景甚至保障的“項目”。那這些拉投資的說客,都有什麼樣的特徵呢?

在講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代表官方,和一些名人的觀點。

出自6月14日,郭樹清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發表的講話。

郭樹清是誰,度娘告訴你答案——

投資遠離這類人,不是壞就是蠢!

現任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黨委書記

在打擊非法集資過程中,努力通過多種方式讓人民群眾認識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一旦發現承諾高回報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積極舉報,讓各種金融詐騙和不斷變異的龐氏騙局無所遁形。

郭主席不是第一次講這些,近幾年金融業繁榮,卻也助長了一些非法集資、金融欺詐的不良風氣,相信國家層面也很是苦惱,恨不能在那些被騙者的手心上刻上:警惕非法集資,謹防詐騙。

可就是有人上當啊,不是誰都能看得懂什麼是非法集資,旁氏騙局。

投資遠離這類人,不是壞就是蠢!

股神巴菲特

再來,引用一位世界金融大鱷的話:

判斷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看他好的時候有多風光,而是看他不好的時候是否還能堅持住。只有當潮水褪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

哪一類人在涉及到投資項目溝通時,我們要擦亮眼睛呢?

1.盲目吹噓收益的人

例如像某些互聯網金融P2P、違背目前市場環境收益的期貨產品、上市公司所謂的“內部消息”、小型且經營者控制能力弱的工程項目等等......

2.擔保承諾“保本保息”的人

自 2017 年 11 月 17 日起,央行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金融機構開展資管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兌付困難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若相關金融機構(除各大人壽保險)承諾某某產品絕對保本或年化收益率超高,僅上述這一條內容,就可以判定對方是在對你進行“誤導銷售”!或許可以達到對方所說預期收益,亦或是做得到保本。但是,該承諾是無效的。

3.投資項目涉嫌“灰產”或者計劃書“邏輯不清晰”

所謂“灰產”,諸如南方的民間“做會”、可能涉及違法“直銷”或“傳銷”形態的產品投資。

國外傳銷的主要概念是:以顧客使用產品產生的口碑作為動力,讓顧客來幫助經銷商來宣傳產品後分享一部分利潤,也就是客戶傳播式銷售。這跟國內的傳銷是兩個概念。

中國式傳銷 :是虛假的公司,虛構的產品,什麼都是空的,就只是讓你拉人頭,從入會費或者加盟費中提取少量提成。或者控制人身自由,沒收財物,讓你無法與外界聯繫,天天學習那些傳銷培訓教材,讓你學會怎麼騙人,然後列名單、電話或書信邀約、攤牌、跟進、直至以各種方式交齊入會費或者加盟費。

中國式傳銷是建立在精神控制的基礎上,即讓你通過他們的傳銷培訓洗腦後自發的去組織進行傳銷;另外一些會控制你的人身自由,沒收所有物品,並且通過暴力使你認可這些謊言。

4.吹噓投資境外資產

過去,許多人投資境外資產的目的:有些人是看中高收益高回報及貨幣的配置,有些人是想“隱匿”資產,還有一部分是通過非法手段達到“洗白”的目的。不管出於什麼動機,從2018年的9月起,中國正式簽署並執行“CRS協議”之後,只要是中國公民資產在全世界無從循形。

從2019年1月1號起,“新個稅法”將對未申報和“來歷不明”的境外資產進行強有力的打擊。這個節點上,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吹鼓你去做境外金融投資,真的不是壞就是蠢!更加嚴格的稅收條例且不說,資金本身的安全性也將大打折扣!

投資遠離這類人,不是壞就是蠢!

總之,高收益的背後一定存在高風險,投資需再三斟酌和判斷。

感謝您花時間閱讀全文,希望2019年各位讀過這篇文章的老闆能夠盆滿缽滿,一帆風順!

如果喜歡,可以關注、點贊、收藏、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