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餘波:部分公司擔心投資機構成“特洛伊木馬”

作者|黎光壽


瑞幸咖啡22億財務造假事件,已經從最初的反思公司本身,延伸到反思公司的股東及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層面了。


反做空研究中心近日也對此事保持了高度的關注,並於近日發表了兩篇文章,深入剖析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和被做空之間的內在聯繫。


4月6日,反做空研究中心接到一家海外上市公司的諮詢電話,該公司反映,從其股東中發現了此次被做空的瑞幸咖啡的股東,其不知道該如何界定該股東的角色,究竟是將其視作暗設的木馬呢,還是將其視作正常投資躺槍的“救命恩人”。


在反做空研究中心將自己的觀點告知之後,該公司表示,還將認真對待每一位股東的合法訴求,與股東搞好關係,共同促進公司發展。不過,該公司表示,在未來吸引新的投資方的時候,會加強考察,儘量避免瑞幸的悲劇。


從2018年以來,反做空研究中心逐漸發現,一些美股、港股上市公司,在剛登陸資本市場的前一段時間之內,股價在連續上漲,結果就發生了股東高位套現的事情,隨著媒體的介入報道,馬上發生了上市公司股價崩潰的事件,在快跌到地板價的時候,做空機構跳將出來,發佈做空報告,隨後上市公司股價跌到底,大股東很快就出來宣佈私有化回國。


這些上市公司多數去的是美國,這一波又一波猛如虎的操作,讓“割美國韭菜”這樣損人利己的事情似乎也成了光輝正義之舉,一遍又一遍地被網民們在互聯網空間裡傳頌。實際上,“割韭菜”的行為,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乃至於全世界,都是令人不齒的存在,又何來“為國爭光”的道理呢,如果一定要一個說法,那就是挖世界的牆角,毀中國人的清譽,實在是奸惡之舉。


這些公司往往有著相同的股東,相同的第三方服務機構,不知這些公司去美國香港上市的時候,究竟是誰主導的過程,也不知是誰提供的幫助。不過,從這些上市公司的上市——暴漲——跌落——做空——觸底——迴歸的路徑裡,我們看到了屬於資本的,越來越爐火純青的操作。


這一次瑞幸被做空,在有關部門沒有做出結論之前,我們真的不知道內情,但從一些神州系高管套現走人之後才發生做空事件,然後再發生瑞幸承認鉅額財務造假事件,究竟有沒有必然的聯繫,或者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內在關聯,我們一概不知。


從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一些服務知名公司的投資機構和諮詢機構參與這次做空,實際上是給中國的上市公司和即將要上市的公司敲了個警鐘,以後做空自己公司的人,不管是渾水還是香椽,真正放出暗箭的,可能是自己的股東。


這實際上是值得警醒的,在當今世界已經步入獨角獸和隱形冠軍輩出的時代,企業發展過程中融資借款是必不可少的舉動,就像借款有可能會遇到高利貸一樣,融資過程中也有可能吸引進來一匹惡狼,如果自己不繳械投降,不成為這些惡狼的傀儡,極有可能發生不可預知的事情。


比如多年前的瘦肉精事件,就有內部人士向反做空研究中心舉報過,是因為某投資機構想用很少的資金佔據較大股權,雙方談判未果導致的事件,這次事件讓該企業創始人的幾名高管身陷囹圄。


瑞幸咖啡從高管套現到被做空,再到主動公佈財務造假,幾乎是一條很順很順的線,就像是預先演練好安排好的一樣,究竟和“瘦肉精”事件是不是異曲同工,現在就不得而知,只能是等待有關部門調查了。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被做空,往往是該公司在資本市場上表現得太過亮眼,而這些亮眼的背後,往往會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個時候,能夠知曉公司內情的人包括公司股東、董監高,財務負責人,外部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而究竟是誰將公司的信息洩露給做空機構的呢?這就值得深思了。


一般股東往往是到股東會前夕不久才獲得公司資料,對公司瞭解十分有限,很少有做空公司的機會,而參與經營的董監高和財務部門的負責人、外部會計師事務所和律所就成了懷疑對象。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公司發生了董監高做空自己的事件,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老闆授意,另一種是董監高與老闆不死不休。財務部門負責人除非是品行有瑕疵,一般不會做出暴露公司財務資料的事情。


而對於會計師事務所和律所來說,一般穩定正常的合作,他們也不太可能去做空自己的客戶,但如果發生調整和更換服務機構的時候,這種可能就會大概率的發生了。幾年前山東某知名企業被做空之前,就已經發生了國際會計師事務所被替換的事情,究竟是不是 被替換掉的會計師報復,都不得而知了。


那麼,究竟誰會做空自己的公司呢?也許,已經步入資本市場的公司,都應當好好地梳理梳理一下自己的股東、董監高和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果發現和做空機構有染的,或者某些特徵比較突出的,就該認真權衡了。而沒有步入資本市場的公司,在引入投資者、尋找第三方服務機構和招聘高管時,也需要對有關的機構和人員做一下背景調查,以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己的傷害。


另外,人們對做空機構的態度,尤其是中國知識分子對做空機構的態度,也應當改一改了,過去很多人都認為做空機構是資本市場的啄木鳥,但現在看來,做空機構有時候確實是啄木鳥,但很多時候卻是引爆上市公司隱藏木馬的催化劑,有的人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用最低的代價要麼得到公司,要麼摧毀公司,至於小散的命運,仍然只是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其實,對上市公司來說,做空機構只是一個外部張牙舞爪的小丑,真正穩坐釣魚臺指揮天下的,往往另有其人,防止這個人對公司構成傷害,實際上還真是一項巨大又艱難的工程。這些往往需要專業人士的眼光,使用大數據分析呈現,再加上對人心的研究,往往會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究竟會有什麼效果,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跟我們反做空研究中心聯繫,我們可以協助調查研究,相信我們會及時給您帶來驚喜。


瑞幸餘波:部分公司擔心投資機構成“特洛伊木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