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從三個方面解構該片的魅力與價值

這部影視作品從上映到現在就一直備受爭議,可即便如此也依舊戰績非凡,在2019第69屆柏林電影節上,王景春和詠梅也是憑藉它包攬了本屆最佳男女演員獎,創造了歷史性的一刻。跳過影片的前期鏡頭真的是越看越發覺得魅力無限,那麼這部影片它到底好在哪裡,又有哪些價值呢,一起來看看。



影片講述了我國從80年代到21世紀近30年間時代變遷下幾個家庭的悲歡離合。而主線就是採用典型的人物敘事方式折射出每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已進入中年劉耀軍的喪子之痛刻畫的尤為明顯。

故事的開頭劉耀軍一家和同事英明以及新建兩家的關係甚好,可以說是親如一家。同樣身為兩家獨苗的星星和浩浩關係也是十分要好。然而好景不長,當時認計劃生育主任的李海燕一味的唆使麗雲去打掉二胎,不巧的是在手術過程中麗雲因大出血導致終身無法再孕。

幾年以後,麗雲唯一的兒子星星在跟浩浩在玩耍時不慎溺水身亡,劉耀軍麗雲夫婦再一次面對痛失愛子的陰影中,為此他們夫妻二人決定南下離開這個充滿傷心跟絕望的地方。即便離開他們的內心也從未輕鬆過,直到後來浩浩的母親李海燕病危時他們再一次的相聚後,浩浩當著麗雲他們的面認錯彼此才得以釋懷。

作為一部文藝片它以插敘、敘述以及片段式層層遞進的方法講述了屬於他們那一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面貌,平淡中透露著真情,樸實而又純粹。更顯現了在時代洪流之下影片的獨特價值。今天,我將從“人物塑造、故事情節及意義方面”來解讀該影片的魅力與價值所在。


《地久天長》:從三個方面解構該片的魅力與價值

01、人物塑造方面:每一個人物特點有血有肉非常飽滿,通過對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更揭示出了時代洪流下人物的真實面貌。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塑造有耀軍和英明、麗雲和海燕、星星和浩浩。這本該是兩個歡喜無限的家庭卻因麗雲流產以及星星的溺水身亡而變得陌生,甚至是如履薄冰,也給兩個家庭的成員蒙上了一層始終揮之不去的陰霾,通過這種對比性的描寫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的豐滿。


① 耀軍麗雲夫婦:隱忍堅強的外表之下其實跟多的則是一種“憋屈”,從裡到外散發進骨頭的憋屈


首先,主人公劉耀軍無論是之前在工廠上班還是生活日常中,都可以很明顯的透出一種隱忍,對生活的隱忍對人生的妥協。當他得知麗雲所懷二胎已開始顯懷時雖然一直在跟妻子說想各種辦法,比如躲、請假。

甚至他也寫想到了讓鄉下的姐姐幫忙辦理相關手續,但是都沒有實際的行動。後來被發現要求打胎時,他也反抗了,但是在他的潛意識裡面其實早就想到了這就是躲不過的宿命,忍著吧。

當浩浩跟星星的玩耍導致唯一的獨自不慎溺水身亡時,他的內心徹底奔潰了,大概是對自己的生活和世界充滿了太多的絕望,於是隱忍著傷痛帶著妻子憤然離去。可即便如此也依舊抹不去他們對兒子星星的思念,這才有了後來收養的兒子“星星”阿福的出現。

當麗雲因為被強制墮胎、終生不得生育,而獲得了廠裡的“計生先進”榮譽;結果幾年後國企改制,她想要找人託關係不下崗,卻被“先進”的名號所累,最終只能無奈地“光榮下崗”。

這一切通過人物特點的弧光表現出了他們夫婦內心的隱忍及憋屈,都說性格決定一個人的一生,這句話在他們夫妻身上可以說是表現的淋漓盡致,影片最後通過人物關係以及時代變化可以清楚的揭示出耀軍夫婦二人的真是性格特點。


《地久天長》:從三個方面解構該片的魅力與價值


② 英明海燕夫婦:善良且有始有終從頭到尾都是最愛自己的兒子,雖然對於星星及他的家人存有十分的愧疚,卻直到人生的結尾才選擇直視面對,表現出了他們內心的自私跟軟弱


對於星星的不幸身亡,李海燕夫婦的內心其實十分愧疚又自責的。但是出於愛子之深的私心幾十年以來他們不去面對,但是相反劉耀軍夫婦則是心灰意冷的選擇離開。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李海燕夫婦內心是非常自私的。

對李海燕印象最為深刻的三個戲點就是在得知自己兒子是罪魁禍首時的“浩浩是不是高燒才說胡話”;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時的“自己這二十年,無時無刻不在想著他們”;病床前陷入瘋狂狀態,聲嘶力竭的臨終遺言“我們有錢了,你可以生了”。

可以說她把這個人物的壓抑、痛苦和爆發都演得相當傳神。時代的謬誤讓她做了不甘願的罪人,揹負一生的枷鎖,但直到死亡她都未能解脫。

這件事就跟心魔一樣的折磨了李海燕的後半生,直到她奄奄一息時也未曾釋懷。只是伏在麗雲的耳畔說:“現在你有錢了,可以生了。”由此也揭示出了她內心的自私以及軟弱的真實性格寫照。


③ 哥們義氣的星星和浩浩:天真又充滿著童趣的稚嫩,結束了兄弟間的哥們友誼,從此他也變得敏感又多疑


在影片開始的鏡頭下我們看到,同是小玩伴的兩人星星的性格明顯文雅又內斂,浩浩則是膽大又爽朗好動,也正因為如次,浩浩在其他小朋友的再三催促下下河遊玩,星星則是雙手僅僅的拿著浩浩脫下的外套。

後來在浩浩的催促下也一併下水,並且不經意將膽小又不會游泳的星星一推,結果溺水身亡。而看到這一幕時大家則傻眼了,浩浩頓時就坐在河邊上傻眼了,目光呆滯不知所措。這也為後來他不敢直視自己的錯誤埋下了伏筆。從而表現出他性格的敏感多疑。

在我看來,無論是劉耀軍夫婦還是李海燕夫婦,雖然他們表面上看起來是依舊堅強,面對任何事情都是波瀾不驚,實則每一個人的內心都經歷著一場海嘯般的苦楚,狂風巨浪般的隱忍跟憋屈。

只是劉耀軍一家將這種對生活對人生的隱忍跟憋屈通過自己的言行演繹的更加明顯而已,而李海燕一家的內心掙扎則是自欺欺人以及不敢面對現實的無能為力。最終這種無力感還是吞噬了李海燕自身的軀體。

經典人物的塑造,往往是通過內在的心理活動以及外在的真實表象來揭露的。劉耀軍一家的隱忍、堅強與李海燕一家的自私軟弱形成了強大的對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的飽滿化、清晰化。


《地久天長》:從三個方面解構該片的魅力與價值


02 、故事情節:敘事頗有技巧性,不斷地插敘、倒敘使得影片富有一種潮起潮落的滄桑感和戲劇性的變化,內容上更是緊密聯繫人物展開,使得內容和形式相得益彰,極具感染力。


這部影片之所以開始就存在很多的爭議,因導演從一開始就他只是進行平淡的敘事,但演員表現的很真實,幾乎讓我忘記這是部電影,感覺是在瀏覽耀軍和麗雲的人生,眾生皆苦,我們只是活下去而已。沒有華麗的詞藻生拉硬套的情節構思,卻太過平凡純粹的敘事使得內容跟情節緊密聯繫在一起,讓整個故事情節也更加的精彩。


第一,故事內容呈現片段式發展,但是卻緊貼人物變化展開,緊扣主題


其實故事的整體內容很簡單,就是通過對兩個家庭幾組人物形或喜或悲的人生經歷,隨著時空切換所帶來的情節流動,一起刻畫出了在改革開放之後被政策變遷所深深傷害的一代群體。與此同時人物命運的變化發展也是影片對社會結構不斷解構的過程。在時代的洪流中幸運的人可以享受時代變遷帶來的幸福感,而不幸的人則會慢慢被時代所拋棄。

在嚴打計劃生育和國企改制的浪潮之下,即使我們再懷揣美好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但是在社會的大環境下它卻依舊會變成一把傷人的匕首,使人無比的心酸和矛盾。影片中的劉耀軍夫妻和李海燕夫婦就是典型的代表。一個早已被時代的逆流拍的無處可藏身,而另一個卻緊跟時代變遷的步伐,享受著時代帶給他們的幸福生活。

影片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鏡頭就是,當片中詠梅所飾演的角色在聽到下崗名單裡有自己的名字,而留下眼淚後,下一鏡頭是若干年後的她,坐在船上,用一塊手帕去下意識地抵擋海上那灼人的陽光。

其實我們也明白一塊手帕是擋不住熱浪的,可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所能擁有也就是如此。這就是像麗雲所留下的眼淚,可是這眼淚也不無法回被時代拋棄的結局,但除此之外她無法改變一切。可以說這是一個樸素卻又精確的隱喻, 在這一刻無聲的洞穿了中國人的命運,這是一種註定卻又徒勞的對弈,是一個悲情卻無力的儀式,是意料之外,更是情理之中,使得故事表現的更具有邏輯順序。


第二,時代背景與個體人物經歷互為交融,使得故事整體情節更加的完整化

在電影開頭,浩浩要拉劉星下水的鏡頭是在中國80年代的蒙古,而在星星意外溺水身亡之後,鏡頭則迅速切換至好幾年之後的的福建江邊,在這裡劉耀軍夫婦的養子劉星則坐在船上。這一系列戲劇化的表現手法都是為了讓故事更加的完整化。

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一場接連不斷的戲劇表演,生老病死的過程中藏納著歲現實考量積累,而電影則進一步將其進行濃縮為了好幾個生活片段。如長大之後的沈浩在醫院跟爸爸的那寫對話,後來當李海燕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時大家的各種遇見,一句都挺好吧?

嗯,都挺好的。乃至後面吃飯時飯桌上的弦外之音,這所有的過程都是在凝聚故事本身,讓人不斷地為他們的重逢與別離和最終揭露的真相而感慨嘆息。

又如,最後耀軍和麗雲爬上半坡去為兒子星星掃墓,兩個人無言的沉默,以及接收到浩浩的孩子出生的消息時面對著成片的墳墓時的荒涼無助感,這一切都給了觀眾感同身受的情感體驗。

在我看來,這樣通過冗長的鋪墊過渡式的方法雖然看起來似乎拖泥帶水,可實際上何嘗不是對於人物角色的一種真實寫照,讓觀在眾不知不覺中將自我代入,心甘情願等待著最終的故事情節。

這每一個的故事片段通過對人物刻化的描寫使得他們與整個變遷的時代融為一體,使得故事情節更加的完整。


《地久天長》:從三個方面解構該片的魅力與價值

03、現實意義:基於對人物刻畫以及故事情節的描寫,結合現實生活經驗,談談這部影片對我們的生活的現實思考


① 選擇面對永遠要比隱忍、故作堅強、負重前行更加的輕鬆


影片中浩浩一家尤其是媽媽李海燕,在深知自己對於麗雲有太多愧疚和歉意之後依舊選擇將那份”心思“深深隱藏起來,直到它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生根發芽,最終直到自己死亡也沒有敢正面去面對,可以說這份愧疚折磨了她二十年依舊沒有勇氣坦然面對,還是沉重的離開了。

同樣身為兒子的沈浩也是焦慮不安,但是他不想跟母親一樣一輩子生活照陰霾之下,於是有了最後的鏡頭下,大家都選擇了和解,選擇了放下。就像耀軍說的:只要活著,就不能說出來“。這是耀軍一家對浩浩最大寬容和善意,卻也成了他心目中最大的負擔:“從那天起,我覺得身體裡就長了一棵樹。”

耀軍:“說出來就好了”。時隔幾十年之後當彼此敞開心扉面對時,身為父母的他們依舊淚流不止,對於沈浩而言,這份和解的確是沉甸甸的。


②當我們選擇放下時,就是對彼此最大的安慰

無論在多大的恩怨或是心結,當你選擇放下的那一刻起,你的靈魂不再沉重。人生也會燃起新的希望。

就像對耀軍一家的懺悔,我本以為浩浩最後贖罪般的道白會是一場梨花帶雨的高潮,然而導演給我們呈現出來的,依然是一字一句的娓娓道來,沒有恢弘的背景音樂,就如同嘮家常般稀鬆平常,也可以說導演並沒有用尖刀一般的結尾來扎觀眾的心。

反而在用一張潔淨的手帕擦拭著劇情的眼淚,恰恰是這平淡的演繹,更讓觀眾釋放了壓抑全篇的壞情緒。感動的淚水並不是導演從觀眾的眼睛裡硬挖出來,是觀眾自然而然地奉獻出來。

而叛逆的養子星星在影片最後成了點睛之筆。16歲的阿福,倔強得讓人心疼,用他的叛逆不羈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脆弱不安,離家的一跪一拜,坐在摩托車後座依依不捨地回頭張望,最後給養父打電話的“爸爸我是星星”。他應該是用了好些年的時光來撫平自己內心的傷痕,好不容易才與自己達成和解吧。


《地久天長》:從三個方面解構該片的魅力與價值


總結:

其實,逝去的親人,走得越久,越難以割捨。也許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中不大不小的一個寫照,哪怕是當代,同樣會有類似的悲劇發生,難能可貴的是導演願意讓我們看到,當一切都過去了的時候,沒有人會勸我們放下或是忘記,而是在絕望的生命中點燃一絲溫暖,的確,很多人的時間會在生命的某一刻停止流逝,而生命依然在讓我們慢慢變老。


無論大家對這一部影片存在多大的爭議,但事實就是它帶給了我們真正的視覺享受,簡單純樸又不失真情,有著文藝片的藝術價值,卻又沒有文藝片的浮誇刻板,非常值得大家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