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大時代小家庭的妥協

中國第六代導演成長在中國經濟體制轉軌的時代背景下,親身感受到中國的社會關係、人際關係、家庭關係的重大變動。王小帥導演的現實主義作品《地久天長》以此為背景,以寫實的手法將時代變遷濃縮在一個國營工廠的普通工人家庭,真實的再現了邊緣家庭在時代浪潮中艱難生存的境況。該片主演王景春、詠梅包攬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地久天長》獲“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2019年12月,被“衛報”評為 “2019年度十佳影片”,一系列榮譽的獲得不難看出這部影片是一部在電影史上具有一定地位的優秀電影。

《地久天長》:大時代小家庭的妥協


隱忍與選擇:中國式家庭的倫理妥協

在整部影片中,涉及到兩個主要家庭的關係不難理清,王麗雲一家與李海燕一家不僅僅是住在一棟筒子樓裡的鄰居,更是有著堅不可摧友情的多年好友。生活就是戲劇性的,原本單純的好友關係在一系列意外後變得錯綜複雜。李海燕使王麗雲喪失生育能力;沈浩直接導致劉星死亡;徒弟茉莉願為嫂子一家“以子還子”,至此,兩家的羈絆綿延不絕。不可否認,這兩個家庭都是被傳統思想浸泡著的,“和為貴”、“倫理道德”、“入土為安”促使兩家庭做著“正確”選擇,王麗雲一家為保護沈浩的成長選擇離開;劉耀軍為“家庭”生活冷漠告別茉莉;李海燕至死都想了解心中的愧疚。也正是如此,多年後,在沈浩家,劉耀軍與茉莉相見時,才能坦誠的釋懷。

《地久天長》:大時代小家庭的妥協


沉默與鈍痛:中國式夫妻關係的生活妥協

中國式的家庭關係在這部影片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劉耀軍與王麗雲的關係就是最廣大中國夫妻關係的縮影。劉耀軍與王麗雲的婚姻可以說是中國經濟體制轉軌的犧牲品,與生俱來的傳統讓鈍痛、失語成為這個家庭遭遇重大變故的情感代名詞。計劃生育、國企改革的背景下,下崗時悄悄抹去的眼淚;失去二胎、喪失生育能力時略帶哭腔的“對不起”;成為王麗雲無助的情感表達。同樣,劉耀軍兩次抱著親人奔向醫院,老婆強行被逮到醫院打胎卻一點辦法都沒有,打碎牙往肚子裡咽的痛苦在這個男人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樣的生活猶如一把沒有開刃的刀,拉在這個邊緣傳統家庭的身上,而逃離則是這失語式的鈍痛的唯一出口。

《地久天長》:大時代小家庭的妥協


地久天長:新生命的誕生與舊心結的妥協

《地久天長》的英文名是“so long,my son”,不難看出,孩子是這部影片永恆的主題。劉耀軍與王麗雲二度失去子,三度養子暴走,這在極其看重傳宗接代的中國人眼裡,無疑是致命的打擊。正如王麗雲在片中所說“時間靜止了”,這便是畸形的地久與天長。解鈴還須繫鈴人,有關孩子的心結,最終也要由孩子解開。沈浩坦白當年的實情,讓劉耀軍與王麗雲的心結也在慢慢融化,沈浩剛出生的兒子、茉莉與自己愛人的孩子讓這個失獨家庭獲得了來自外界的慰藉。影片最後定格在劉耀軍與王麗雲的笑容,笑容的背後則是養子劉星帶著女朋友回來的一通電話,養子的歸來預示著時間的流動、生命的延續,這一對飽經歲月蹉跎的家庭終於在新時期迎來真正的地久與天長。一代又一代的輪迴變化,走過的是時代,不變的可能是家庭,地久天長生生不息。


《地久天長》:大時代小家庭的妥協


中國式的家庭關係在國企改制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的疊加之下一步步發展成如此生活場景, 生活在一步步地走向時代的縮影,成為時代的一粒塵土。正如20世紀偉大的文化學家韋伯所說的,個人是社會發展的分子,時代的轉向並不會記得曾經的人所經歷過什麼。《地久天長》在長達三個小時的訴說之中,並沒有放大沖突,只是緩緩地用視聽語言的方式向觀眾展現一幅上世紀八十年代裡所發生的生活圖景,如同日常生活一般。在跨越30年的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並沒有一一展現,但在人物的關係中慢慢勾勒出了這一步大時代下的小家庭故事。這又何嘗不為人所感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