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封城抗疫”何以效果打折?

突如其來的疫情再強大,也勢難在旬日間扭轉數十年、數百年形成的一些東西,某些讓“封城”百分之百發揮效力所必需的“配套”,同樣不可能“一步到位”。

欧美“封城抗疫”何以效果打折?|新京报快评

資料圖 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李厚何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一個又一個歐美國家成為疫情重災區,並或先或後、或主動或被動地採取了“封城”措施,期待通過減少人群聚集、減少人與人間相互接觸的辦法,切斷病毒交叉感染的渠道,從而控制疫情傳播的範圍和速度。

但毋庸諱言,“封城”在歐美各國並未取得預期效果:截至北京時間4月5日,海外累計確診病例已達113萬(其中死亡6.2萬餘人),已有三個歐美國家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萬,8個歐美國家累計死亡人數逾千,其中一些國家(如意大利)付出慘痛代價後才勉強控制住確診、死亡人數扶搖直上的趨勢,另一些國家甚至至今拐點遙遙無期。

何以在中、韓等東亞國家防疫行之有效的措施,到了歐美卻效果打折?

日前中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歐美一些國家所採取的“封城”措施效果並不奏效,是因為他們未嚴格執行“封城”的具體措施,“並非真正的封城”。

的確,許多歐美國家由於國情、文化習慣和客觀現實等複雜原因,所採取的“封城”措施實際上遠不徹底,有的對餐廳、咖啡館等公共聚集場所的關閉僅僅是“建議”、“呼籲”而非強制,有的雖然是強制但實際執行並不徹底。

在歐美各國政府中,意大利因疫情突出,其“封城”措施執行公認是較為嚴格、認真的。即便如此,“封城”之初仍不斷有人從“封鎖線”突圍,“封鎖線”內一度也是“馬照跑舞照跳”,待疫情蔓延、重症增多,醫療衛生系統被“燒穿”,即便再“收緊”,也為時已晚。

不僅如此,許多歐美國家或以小密度住房為主,或多為開放式小區、無人管理式住宅,難以效仿中國等東亞國家以小區、街巷為單位的“網格化管理”。如此“封城”只能是“封而不閉”、“封而不密”。

許多歐美國家無法做到封城期間通過政府指令、社會配送或商業快遞等手段,讓被封閉在家中的居民足不出戶,也能獲得基本生活保障,民眾外出購物成為生存之剛需,在這種情況下,也確實難以徹底封死。

還應看到,絕大多數歐美國家的社會輿論、普通民眾,至少在防疫之初對“封城”之類“限制自由”、“壓抑個性”的措施,普遍不理解、不支持,民眾的不配合,也嚴重影響了“封城抗疫”的效果。

如今疫情形勢已高度明朗化,越來越多歐美國家政府、民眾也終於恍然大悟,開始更積極落實、配合“封城”措施。

但儘管如此,一方面“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另一方面,突如其來的疫情再強大,也勢難在旬日間扭轉數十年、數百年形成的一些東西,某些讓“封城”百分之百發揮效力所必需的“配套”,同樣不可能“一步到位”。

但還是希望,在關乎生存的特殊時期,世界各國不論是政府還是民眾,都能將疫情真正重視起來,如果有“封城”措施,就積極配合,以期早日渡過這次疫情難關。

□李厚何 (專欄作者)

郟縣再次封村封小區:謹防疫情在局地二次暴發 | 新京報快評

城管局眼皮底下非法填埋垃圾,有無“燈下黑”?| 新京報快評

一句“中國人出去”,刺痛了太多人的心 | 新京報快評

現在還不是呼朋喚友野營踏青的時候 | 新京報快評

“防糧食危機囤米囤面”:2011年搶購的鹽吃完了嗎 | 新京報快評

本土疫情基本阻斷,慎終如始“防輸入防反彈” | 新京報快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