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斯坦:以天才為責任的生活

分析哲學家馮·賴特曾說,凡在哲學史上開創學派者皆可列入偉大哲學家行列,但很少有偉大哲學家能開創兩個學派,維特根斯坦就是開創了分析哲學兩個主要學派的曠世奇才。他的開創性著作是兩本篇幅不大的格言書:2 萬多字的《邏輯哲學論》是維也納學派的“聖經”,死後發表的《哲學研究》開創了日常語言分析學派。愛默生曾說:“偉大的天才的傳記總是最短的。”這句話顯然不適用於維特根斯坦,他的學生、親朋,甚至只有一面之交的人所寫的大量回憶錄,栩栩如生地刻畫出維特根斯坦的傳奇人生。


維特根斯坦:以天才為責任的生活

維特根斯坦家庭照, 後排左3為維特根斯坦,右1大哥卡爾、左2二哥茹迪和 右4三哥科特均自殺


這個奧匈帝國鋼鐵大王的兒子到英國是為了學習當時最先進的噴氣航空技術,他卻沉醉於對數學基礎問題和數理邏輯的思辨。在先後得到分析哲學三大創始人弗雷格、穆爾和羅素的認可之後,轉學到劍橋大學學哲學。在寫完《邏輯哲學論》之後,他以為已解決一切哲學問題,沒有必要繼續研究哲學,因而在名聲鵲起之際隱居到偏僻山區當小學教師,其間總結課堂教學經驗,出版了生前公開發表的第二本書《國民小學字典》。


維特根斯坦:以天才為責任的生活


維特根斯坦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他的教學和思想樸實無華,與人交往率性而為,有時簡單到不近人情的地步。他在當小學教師時體罰學生,被家長告上法庭,迫使他離開小學。重返劍橋後,他在課堂上率直表達,當他認為學生的提問不得要領或誤解其意思,動輒斥之為“胡說”。成為哲學系主任後,在他主持的會議上,有時竟鴉雀無聲。


維特根斯坦:以天才為責任的生活

維特根斯坦:以天才為責任的生活


筆者在書中介紹的“火鉗事件”詳情:波普爾應邀來劍橋作講演,維特根斯坦主持會議,當講到道德問題時,維特根斯坦揮動一根火鉗問道:“給我一個大家公認的道德規範的例子。”波普爾應聲答道:“不要用火鉗來威脅作講演的客人。”維特根斯坦憤然摜門離開會場。


這件事是否真實待考,不過,維特根斯坦確實因為認識到自己缺乏教師應具有的循循善誘的耐心而主動辭去教授的職務。


維特根斯坦:以天才為責任的生活

維特根斯坦和希特勒是奧地利林茨小學校友, 後排左1為希特勒,下排左3為維特根斯坦


維特根斯坦:以天才為責任的生活


關於維特根斯坦的回憶錄也留下使人疑惑的問題:一是維特根斯坦對學生聲稱《邏輯哲學論》本質上是一本倫理學著作,他終生關心的是宗教問題,但他的著作和筆記中卻極少思考倫理宗教問題;二是在1920—1921 年的私人信件中,維特根斯坦多次自責“充滿著最醜惡和卑劣的念頭”,“在道德上已經死亡”,“時常想要結束自己生命”。


W.巴特萊在《維特根斯坦》一書中肯定維特根斯坦一度陷入同性戀,他繪聲繪色地描述維特根斯坦半夜在維也納同性戀中心帕拉特公園尋找“同志”的情景,以及欲罷不能的矛盾心理。巴特萊在 1985 年修訂版的“跋”中說,消息來源於“維特根斯坦朋友們的可信報道”,但沒有提供證據。維特根斯坦遺留手稿中有一些讀者不能理解的代號,一些字句被法定保管人遮蓋起來,法定保管人之一安斯康姆說,這些被遮蓋的部分與維特根斯坦的私生活有關,這更加深了人們對他是否是同性戀的好奇心。


維特根斯坦:以天才為責任的生活


20 世紀90 年代,剛畢業的牛津大學文學碩士R.蒙克寫作的《維特根斯坦:天才的責任》成為暢銷書。該書成功的秘訣如作者所說,他把維特根斯坦的生平和哲學融為一體,克服了哲學研究與回憶錄這兩類著作“不幸的分離”,書中描繪了一個活生生的維特根斯坦在思索,而不是通常對那些不連貫的筆記的枯燥解釋。在作者筆下,支配維特根斯坦生活的目標不是邏輯、語言或世界觀問題,而是“天才的責任”。這個目標是在他早年讀到的奧托·瓦寧格《性格與性別》一書的影響下形成的。瓦寧格把男女的性別差異等同於性格高低差別,他極力貶低女性性格,乃至否定愛情的意義。反之,他把男性性格理想化、典型化為“天才”。天才對真與假、是與非有著敏感的直覺,對天才而言,“邏輯和倫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瓦寧格還說,“天才是最高美德,因此是每個男人的責任”,不以天才為責任的生活不值得度過。大概覺得自己不能像天才那樣生活,瓦寧格23 歲時自殺。

維特根斯坦兄弟5 人,他的3 個哥哥自殺,可以確定其中一人因羞於同性戀而自殺。維特根斯坦顯然也有自殺傾向,正如他多次在私人信件中表露的那樣。與他的哥哥們不同,他在“天才的責任”的目標鼓舞下度過精神危機。研究哲學對他來說不是謀生的職業,而是生死攸關的責任,哲學思考是他實現天才的責任的途徑,成為天才證明了他的存在價值,給予他生活的勇氣。

至於維特根斯坦是不是同性戀的問題,蒙克引用一些手稿記錄表明,維特根斯坦確實對他的男性朋友抱有異常感情,甚至會為他們與別人交往而嫉妒,但維特根斯坦更多地記錄了他對這種情感的羞愧和懺悔,他嚴於律己的自責足以防止他的感情發展成行為。未公開的手稿中沒有任何有關同性戀行為的記載,也沒有任何證據可證明巴特萊的斷言。公允地說,正如維特根斯坦有過自殺的念頭,他也有過同性戀的衝動,但正是強烈的天才責任意識把他從毀滅和墮落的邊緣挽救回來。雖然窺測名人私生活從不屬於學術範圍,現在崇尚個人自由的西方社會更把同性戀當作他人不可干預的“權利”,但蒙克的書使我們看到,一個哲學家的生活目標和責任感對理解他的理論何等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