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皮影代表|烏鎮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羊皮戲,起源於北方。從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南派皮影代表|烏鎮皮影戲

皮影戲人偶製作複雜,需多道工序。過程一般是:先將羊皮、驢皮或其他獸皮的毛、血去淨,然後經藥物處理,使皮革變薄,呈半透明,塗上桐油,然後藝人們將各種人物的圖譜描繪在上面,用各種型號的刀具刻鑿後,再塗抹上顏色,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

南派皮影代表|烏鎮皮影戲

雕刻時,一般都用陽刻,有時也用陰刻。繪畫染色講究女性發飾及衣飾多以花、草、雲、鳳等紋樣為圖案,男性則用龍、虎、水、雲等紋樣為圖案。忠良人物為五分面,反面人物為七分面。人物造型與戲劇人物一樣,生、旦、淨、丑角色齊全。製成的皮影高的達55釐米,低的有10釐米左右。

南派皮影代表|烏鎮皮影戲

皮影人的四肢和頭部是分別雕成的,用線聯綴而成,以便表演時活動自如。一個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縱,出各種姿態的動作,還需說、念、打、唱,腳下還要制動銅鑼。演皮影戲的屏幕為一塊1平方米的白紗布經過魚油打磨,十分透亮。演出時,藝人在白布後面,操縱皮影人偶緊貼幕布活動,人影和五彩繽紛的顏色真切動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而且不受場地限制,所以在皮影戲盛行的地區,人們會親切地稱它為“一擔挑”藝術。

南派皮影代表|烏鎮皮影戲

浙江皮影興起與宋室南遷有關,大批藝人南下,使得北方技藝與南方文化融合,在江南已有800多年曆史。烏鎮皮影是南派皮影的代表,至抗戰前後,烏鎮尚有12個皮影戲班子,走鄉竄鎮,演出頗多。以前,當節日或慶典活動時,皮影戲總是大出風頭,它是當時人們主要的娛樂形式之一。後來隨著娛樂方式的轉變,皮影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至2001年,烏鎮皮影戲團重新組建並恢復演出,現有5名藝人。2006被選入桐鄉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入選嘉興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名單。

現在烏鎮皮影在東柵還有演出,演出常見的劇目有《孫悟空大戰牛魔王》《孫悟空借芭蕉扇》《龜與蛇》等。

南派皮影代表|烏鎮皮影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