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在香港,老字號都有公式:香港製造+全人手+沒人傳承 =買少見少。但一踏進太子的奇趣餅家,卻見識了另一番風生水起的情景。長長圍觀人龍,店員打手收錢,掌舵的店主張惠寧(Willy)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活力充沛,橫看豎看,都不像是岌岌可危的老店家。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圖片來源於@nofoodnolife.hk)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圖片來源於@littletravelgirl)


八十年代,Willy的爸爸在太子花園街,開設了奇趣餅家,賣傳統唐餅,多達十幾種,以燒餅、光酥餅和雞仔餅三大餅食作為經濟支柱。其中以雞仔餅為鎮店之寶。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圖片來源於@nofoodnolife.hk)


如果薄利多銷的燒餅,是為了賺錢,那麼賣$60一斤的雞仔餅(還規定一買就要買半斤),絕對是為了「省靚招牌」。坊間雞仔餅都是脆身,但這裡做的,不但皮薄餡靚,而且煙韌腍身,靠的全是一疊疊真材實料,和師傅一對對柔勁巧手。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圖片來源於@happyforever1019)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圖片來源於@nofoodnolife.hk)


「過年前,人龍排到街尾,隔離鋪頭要報警。」「米芝蓮報道完,就這樣了。」「你問我唐式餅鋪是不是買少見少?但我是可以站穩腳的」「為什麼做?賺錢咯,講笑。」Willy直率的一字一句,在往後一整天的採訪中得到見證。隨他跨進後座的廚房,那是一切傳統滋味的秘密。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圖片來源於@dcairisu1119)


每天準時十點,就見Willy和師傅們埋首在木桌前,合力施展一場乾坤大挪移的戲法,做雞仔餅,歷時一個半小時,跟足傳統,天天堅持。

一位師傅,先開面粉,加入麥芽糖和油,慢慢用力搓成麵糰。另一位分秒必爭,搓餡料,有肥豬肉、蔥頭、五香粉、沙姜粉、南乳、芝麻和蛋散碎,每樣沿用了三十年,口味始終如一。最特別的是,奇趣雞仔餅都加入了自家蛋散碎,讓它口感更煙韌。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圖片來源於@snackaholichk)


其後,師傅用糕粉築好圍牆,慢慢將所有餡料混合好。再把麵糰壓平至雞仔皮,就捲入餡料。萬事俱備,來到最重要的工序,揉餅,全人手,把雞仔餅逐粒逐粒捏出來,左手按住,右手按缺口,所以粒粒大小不一,獨一無二。把雞仔餅排列在盤子上,掃好蛋漿,入爐,其間需轉動盤子,焗十分鐘,大功告成。慢工出細貨,錢是賺了,計起時間手工,卻一點也不容易,粒粒皆辛苦,我終於感受到一點點老店的格調了。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奇趣的雞仔餅,每天新鮮出爐,不賣隔夜貨,希望顧客吃到最鮮活的味道,所以焗的數量,多年來精密計算過。天天即做,十數盤左右,次次數量不一樣,按季節和銷量而定,但一樣的是,每天店鋪打烊前必定賣光。有人從元朗特地過來買,有人路過嗅到南乳味所以買,有人買十包做手信送給外國親友......有麝自然香,招攬大量客人,也得到米芝蓮的垂青。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你看,真正的香港製作,是有得做。」凡人眼中凋零難做的唐餅行業,在奇趣手上,化腐朽為神奇。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奇趣餅家

地址:旺角花園街135號

營業時間:8am-8pm

電話:+852 23941727

人均:$50左右


香港老字號背後的故事|旺角米芝蓮老餅鋪掌舵的居然是30歲後生仔



END


請別忘了關注“香港小吃貨”公眾號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