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

前面說到張騫出使大月氏時被匈奴扣下,扣了十幾年,還給張騫娶了老婆。但張騫找到機會還是跑了,向西跑到了大宛(大概在費爾幹納盆地),張騫對大宛王說:“我是為漢朝出使月氏,但路上被匈奴抓住。現在逃出來,希望您給我派個嚮導,如果能到達月氏,那麼漢朝給您的禮物將會多得數不清。”大宛王就給張騫派了嚮導,把張騫送到康居(qu二聲,在月氏北面),康居人又把張騫送到月氏。張騫到達時,月氏人擁立王的夫人為王,並征服了大夏(大概是現在的阿富汗),這裡土地肥沃,很少有外來勢力侵擾,所以他們不想報復匈奴了。張騫停留了一年多,就走了。回來時,沿著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想從羌族的地方返回,但又被匈奴抓住了。張騫被扣留了一年多,這時匈奴內部出現混亂,他就乘機跑回了漢朝。

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

張騫給漢武帝講解他的所見所聞,他說:“我在大夏的時候,見到邛(qiong二聲)這個地方的竹杖和蜀郡產的細布,問他們這些東西從哪裡來的,他們說是我們的商人從身毒(印度的早期譯名)國買來的。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大約有幾千裡地遠。那裡的人騎著大象打仗,濱臨大海。根據我的推測,大夏距離漢朝一萬二千里,身毒又在大夏東南數千裡,有蜀郡的物產。這樣看來,身毒離蜀不遠。現在出使大夏,從羌族地區經過,很危險,羌族不喜歡漢朝;從北方經過,會被匈奴人抓;從蜀郡走,就很方便。”漢武帝就派使者從蜀郡和犍(qian二聲)為郡分四路出發,但因為少數民族阻撓,沒有成功。不過這對西南地區的開發有很大意義。比如有個國家叫滇國,漢朝因此開始對它進行聯繫,滇王對漢朝完全不瞭解,問使者,“漢朝和我國相比,哪個大?”有個成語“夜郎自大”說的也是這個事。

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第二次派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拉攏與匈奴有矛盾的烏孫。可張騫到達烏孫時,烏孫正好發生了內亂,所以目的沒有達到。不過張騫的使者分別訪問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擴大了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公元前115年,張騫返回漢朝。一年多後,張騫去世。又過了一年多,他留在西域國家的使者帶著這些國家的使節回到漢朝,之後西北各國就開始了與漢朝的交通往來。這樣逐漸出現了著名的“絲綢之路”,不過“絲綢之路”這個稱呼出現的並不早,是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中國——我的旅行成果》中提出的。

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分東、中、西三段,全長7000多公里。東段從長安出來分三線,北線由長安沿渭河到寶雞,越過六盤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武威。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天水、臨洮、臨夏,由永靖渡黃河,穿過西寧到張掖。中線和南線在天水分道,過隴山,至蘭州,渡黃河,由莊浪河而上,翻越烏鞘嶺至武威。南北中三線會合後,由張掖經酒泉、瓜州至敦煌。

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

中段從敦煌至蔥嶺或怛(da二聲)羅斯。

西段可大致可分為南、中、北三路。南路由蔥嶺西行,從興都庫什山至阿富汗喀布爾後分兩路,一路西行至赫拉特,與經蘭氏城而來的中道相會,再西行穿過巴格達、大馬士革,到地中海東岸西頓或貝魯特,由海路轉至羅馬。另一路從白沙瓦南下到達南亞。中路越蔥嶺至蘭氏城西北行,一條與南路相會,一條過德黑蘭與南路相會。北路也分兩支,一條經費爾干納、撒馬爾罕、布哈拉至木鹿與中路相會西行;一條經怛羅斯,沿錫爾河向西北走,繞過鹹海、裡海北岸,至亞速海東岸的塔那,由水路轉刻赤,到達伊斯坦布爾。

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中國最早與其他文明交流的通道,影響是很大的。一個是商品交流,之所以叫絲綢之路,正是因為中國把大量的絲綢買到西方,此外還有一類重要的商品就是陶瓷。從西方來商品也有很多,比如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菠菜、黃瓜、石榴等。商品的交換使人們的生活豐富起來了。第二個是文化交流,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就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西方。第三個就是宗教的傳播,影響最大的就是佛教。佛教先傳入西域,然後沿著絲綢之路逐漸傳入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