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英」彼得·弗蘭科潘


《絲綢之路》「英」彼得·弗蘭科潘

一、 絲綢之路的誕生
1. 兩河流域的波斯帝國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孕育的美索不達米亞沖積平原。
公元前6世紀,居魯士大帝帶領波斯人從今天伊朗南部的家園迅速擴張,統一了周邊的米底、呂底亞和巴比倫,將勢力延伸到愛琴海岸,征服埃及後又一路向東,直抵喜馬拉雅山腳。
2. 亞歷山大的征途
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開始進擊波斯,然後繼續東進,一座座城市紛紛拜倒在他腳下——“慾望之都”巴比倫、王城蘇薩、“眾城之城”波斯波利斯以及“國王之地”帕薩加第都紛紛打開城門。征程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佔據其三。
但年僅32歲的亞歷山大不幸英年早逝,他的將領們瓜分了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托勒密、塞琉古、安提柯一世瓜分了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開啟了希臘化時代。
3. 中國開啟“絲綢之路”的大門
漢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把中國的疆域大幅擴張,逐漸抵達當時所謂的西域(今新疆地區),將整個亞洲連在了一起。
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爾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中國為一條橫跨大陸的交流通道打開了大門——“絲綢之路”就此誕生。


隨之貿易交流逐漸展開,主要產品就是絲綢,由於當時錢幣不足以支持貿易結算之需,而絲綢實用、不易壞、高價值的功能使其在作為一種奢侈品的同時,也成為了一種通用的國際貨幣。
4. 羅馬帝國的崛起
公元前247年,塞琉古的後人被安息人推翻,他們將希臘和波斯的觀念融合,建立了強大的帕提亞帝國(即安息帝國,原波斯地區),並與後來崛起的羅馬帝國、草原民族建立的貴霜帝國以及漢朝中國並列當時的歐亞四大強國之一。
公元前52年,羅馬征服了高盧(約當今法蘭西、荷蘭以及德國西部地區),隨後又征服了埃及。
5. 絲綢之路的興榮之始
絲綢在地中海的供應量不斷增加,隨處可見,每年消耗羅馬帝國造幣總數的近一半。
月氏國遊牧部落被中國趕出塔里木盆地後,最終在波斯東部建立起了位於羅馬和中國之間的貴霜帝國,他們成為一個彙集了來自印度、中亞和中國的各類貨物的大型商業中心。
公元4世紀初,君士坦丁大帝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拜占庭舊址建起一座輝煌的新都城,成為連接著地中海和東方世界錦帶上的新明珠——君士坦丁堡。
二、 信仰之路

所有的這些宗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或者是根植于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還有西方的猶太教、基督教以及稍後誕生的伊斯蘭教——它們或在戰場上取勝,或在談判桌上取勝,有時依附統治者的支持與推廣,有時則倒過來為其鋪平踏上權力爭奪的路途。
公元1世紀前後,原本與世無爭的佛教發生了一次重大變革,宗教開始影響信徒們的日常生活。與佛陀相關的佛塔與寺廟開始興建起來,成為人們朝拜的地點。
在公元后的前四個世紀裡,起步於巴勒斯坦一處小根據地的基督教發展成為橫掃地中海和亞洲的一種信仰,成為宗教戰爭中的一股巨大洪流。
三、 基督之路
公元7世紀中葉,各教派之間的競爭格局變得更加明朗了,基督教壓過瑣羅亞斯德教、猶太教和佛教,長驅直入,深入亞洲各地。
就在基督教即將獲勝的關口,一股新勢力帶著新的世界觀逐漸崛起,它的本命“伊斯蘭”,意為“順從”,然而這並不能反映它的變革特性。
四、 變革之路
公元541年,鼠疫襲擊了整個地中海地區,進而入侵亞洲,導致全世界的人口急劇下降,整個世界陷入了危機,多難之際,伊斯蘭教誕生了。

公元636年穆斯林在卡迪西亞大獲全勝,最終波斯帝國倒在了穆罕默德及其追隨者的鐵蹄之下。
五、 和睦之路
穆罕默德的策略就是主動尋求基督徒和猶太教徒的幫助,並正式規定,猶太人的宗教和財產都將永遠受到穆斯林的尊重。
而通過挖掘信仰中的共同來源,以及強調雙方習俗和教義之間的相似性,伊斯蘭教不斷強化著與基督教的共識。
多信仰並存是早期伊斯蘭擴張的重要特色,也是它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在穆罕默德過世後,伊斯蘭教派內部產生了分歧,而教派之間的對立狀態也加劇了各方對非穆斯林態度的轉變。
六、 皮毛之路
世界分成了兩半:一半是秩序和文明均佔上風的雅利安世界(伊朗人的祖先),一半是混亂不堪、無法無天、危險異常的圖蘭世界(突厥人的祖先)。
伊斯蘭人的傳教進入了草原部落,而草原部落的首領也樂於藉助為宗教信仰開闢新領土而獲取榮譽,這使得草原上的商貿往來開始興起,草原經濟的關鍵是馬匹,另有一種重要的商品,則是動物的毛皮。
七、 奴隸之路
羅斯人經營的最重要貨物就是奴隸——販賣人口可以賺大錢。遭受迫害的主要都是當地土著,由於被抓的人太多,於是人們給他們起了個名字:斯拉夫人(Slav)。

在奴隸販賣的大軍中,有一群人販子為日後的水上之城——威尼斯奠定了基礎。
10世紀末,羅斯人已成為西部草原上的主要勢力。
拜占庭基督教帝國陷入困境,皇帝只得向教皇烏爾班二世求救,隨之著名的十字軍東征就濃墨重彩地登場了
八、 天堂之路
1099年7月15日,耶路撒冷第一次陷落於首次東征的十字軍騎士之手。穆斯林統治耶路撒冷達幾個世紀之久,最終卻被驅逐而出。
前往耶路撒冷的征程也被當成一條通向天堂之路,這與教皇許諾參戰者將被免於原罪有關,人們相信,凡在與異教徒的鬥爭中倒下的人,都將獲得救贖。
九、 鐵蹄之路
成吉思汗鐵木真靠著武力或恐嚇連續征服了蒙古草原上一個又一個部落,直到1206年,他成為草原上無可爭議的真正霸主—1211年他們發動了一系列進攻,最後挺進到中國金朝佔領下的國土,奪取了中都(今北京)。然後又打敗了花剌子模,通往中亞的大門就此統統打開,再無任何障礙。
1241年,蒙古人直插歐洲的心臟,一路攻打波蘭,一路挺近匈牙利平原,整個歐洲大陸一片恐慌。
十、 重生之路

歐洲兩大貿易巨頭——威尼斯和熱那亞仍然強勢。
意大利城邦崛起的背後還與複雜的財政體系和蒙古人的支持有關。
瘟疫帶來了恐怖景象,卻也成為社會變革和經濟變革的催化劑,它促進了歐洲整體的再生。

《絲綢之路》「英」彼得·弗蘭科潘

十一、 黃金之路
一系列從葡萄牙和西班牙起航的、將來把南北美洲和非洲及歐洲連接起來並最終通向亞洲的遠航均已起錨。新思想、新商品和新人物將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數量和速度向新世界轉移。
對奴隸的大量劫掠也令歐洲國家的財富日益增長,同時,它們在新發現的大陸開採的礦物也令黃金被大批運回西班牙。
歐洲的新財富給自身帶來榮耀和自信,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它復興耶路撒冷的信念。這些熱情要歸功於藝術家、作家和建築師的粉飾。人們稱之為“文藝復興”。
十二、 白銀之路
靠著白銀的流通,幾塊主要大陸已經緊密相連。白銀吸引著許多人到新世界去尋找財富。
白銀之路像一條絲帶一般環繞世界,貴金屬最後都流向了一個地方:中國。
十三、 西歐之路
當貿易禁運在1590年被最終解除時,荷蘭迅速採取行動,立馬投身到國際貿易當中,尋求和美洲、非洲及亞洲建立真正的貿易聯繫。
倫敦和阿姆斯特丹聲名鵲起,原因之一是歐洲北部地區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而無法直接將商品直接賣給最富顧客的意大利城邦就已經處於下風。


十四、 帝國之路
英國在17世紀下半葉展開的海事改革為建立強大的海上軍團,增強國家實力做出了貢獻。
東印度公司從一個在兩塊大陸間運輸貨物的貿易企業轉變成了一股擴張勢力。
毒品交易和敲詐勒索進行得十分順利。
“波士頓傾茶事件”直接導致了美國《獨立宣言》的誕生,它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十五、 危機之路
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俄羅斯成功地從一個搖搖欲墜的古老農業王國轉型成為一個改革後野心勃勃的帝國。它的壯大和擴張不僅觸及了英國的利益,甚至還威脅到了英國本身。
十六、 戰爭之路
英國人與俄國人的長期對峙使世界局勢空前緊張。東方的印度和中國市場成為彼此爭奪的焦點。
法國、俄國、英國,三國協約正式建成。
而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的同盟國站在了他們對面。
十七、 黑金之路
為了鞏固自己對石油通道的控制權,英國、法國等開啟了設計中東戰爭的歷史。
他們不斷向當地內部各勢力許諾自己的支持與後續巨大數額的好處,以使該地區常年保持對峙、戰爭的狀態,而無暇顧及統一併收復石油開採與使用權益。

十八、 妥協之路
在20世紀20年代,英國就直接或間接地操縱了伊拉克、波斯和阿富汗三國統治者的更替。
英國的國債激增,帝國的駐軍需要大量成本,而整個帝國內部都出現了不可阻擋的反殖民主義的勢頭,印度國民大會黨發表了《印度獨立宣言》。
1929年金融危機中華爾街崩盤,對石油的需求銳減,波斯人開始逐步把石油資源收回自己手中。
十九、 小麥之路
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成為德國向波蘭發起閃電戰的先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就此拉開。
這是一場因糧食短缺而發動的小麥戰爭。
德國在1940年7月做出了入侵蘇聯的決定。希特勒將其描述成意識形態之戰,而實際上,資源以及最重要的糧食,才是冒險的真正原因。
二十、 納粹之路
在二戰中,德軍採取鉗形攻勢,一支從北方向世界中心地帶進發,另外一支從南部進入北非和中東。
蘇軍反攻、美軍參戰、投放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擊敗德國帶來了長期的厭戰心理,並且導致了英、法兩國的經濟蕭條,以及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崩潰。

二十一、 冷戰之路
對亞洲中心地區的爭奪開始了。
世界中心地區的命運懸而未決,伊朗是其中關鍵。美、蘇均有意於向其提供軍事援助,但要藉此換取關於石油的特許權。
二十二、 美國之路
隨著美國成為中東地區的老大,它也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一方面要維護國家利益,一方面要支持那些令人討厭的政權和統治者。
二十三、 霸權之路
繼續擔負起保持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任務落到了美國——這個歐洲帝國時代的倖存者和繼承者頭上。
二十四、 中東之路
伊朗革命使得美國在該地區搭建的紙牌屋轟然倒塌。
受到伊朗革命的影響,阿富汗也爆發了大規模起義。
二十五、 伊戰之路
1990年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改寫了整個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人類歷史。
德國的柏林牆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不久倒塌,而在美國擊敗伊拉克後幾個月內,蘇聯也自己解體了。這一時期的中國也在經歷重大轉型。
二十六、 新絲綢之路

從東向西,絲綢之路正再次崛起,世界的重心將再一次回到它千年之前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當然是該地區的自然資源。原油、煤炭、貴金屬以及鈹、鏑等稀土礦,還有開發核能及製造核彈頭的基本物質鈾和鈈。

《絲綢之路》「英」彼得·弗蘭科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