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唾罵"?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唾罵"?

朱之文,1969年出生于山東菏澤,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因在《星光大道》的比賽中獲得冠軍,一炮而紅,人送外號"大衣哥"。

為什麼叫大衣哥呢?

是因為他經常不管走到哪都穿著一身軍大衣,久而久之,這也就成了他的標誌。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朱之文走紅之後,並沒有得意忘形,而是依然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除了演出的時間以外,他每天就在家做做農活,空餘時間唱唱歌,練練美聲,生活還和走紅之前一樣。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當然,要說變化也是有的,以前的大衣哥,家裡比村子上的普通人家還要再窮一點,現在生活逐漸富裕了起來,小三輪也換成了小轎車,普通人搖身一變,變成了大明星,但在大衣哥還沒有膨脹的時候,他的鄉親們卻膨脹了起來。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在朱之文獲得《星光大道》月賽冠軍後,同年,他又取得了

年度總決賽第五名的優異成績,2012年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自此名聲大噪,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草根明星。

成名以後的朱一文,雖然在經濟方面生活有所好轉,但在精神方面卻十分苦悶。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無限的借錢

越來越多的商演找上門來,這在同村鄉親們的眼中可謂是掙了大錢了,按他們的說法就是

"幾輩子也花不完了","賺了得有一個多億"……

這讓大衣哥哭笑不得,可到底有沒有那麼多錢,只有他自己心裡才清楚。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從那時起,村裡就不斷的開始有人跟他借錢,更有甚者,以前借的還沒還就又來借,妥妥的拿朱之文當成了"提款機",覺得他借錢給他們是應該的,是他們捧紅了朱之文,沒有他們就沒有朱之文的今天。

甚至就連村裡的村支書都是這樣說。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可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誰家也禁不住這麼借,借了不還不說,還要罵他摳門、小氣,這讓大衣哥十分頭疼。

造福家鄉

朱之文是一個老實本分的人,自己掙了錢,也想著為村裡做些事情。

於是他想到了修路,農村的路大多都是土地,下點雨就泥濘不堪,還特別的顛簸。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但當他把"破路"修成了"好路",卻沒有一個人念他的好。

還說修點路算什麼,要是他給鄉親們每人一萬塊錢,再每家買一輛小汽車,這才能算他的好

。大衣哥無奈了。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朱之文對家鄉做出的貢獻也不止修路那麼簡單,他向家鄉捐款數次,最高的一次金額曾達到140萬

他說:"樹高千尺不忘根,無論我做的多好,都忘不了是家鄉在支持我。"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村裡的搖錢樹

朱之文火起來以後,身邊就突然多了很多人。從老人到小孩,從大嬸子到小姑娘…全都舉個手機拍他。他們認為大衣哥是紅人,只要拍他就會有人看,有人看就可以賺流量賺廣告費,最重要的是可以賺錢。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朱之文雖然脾氣好,但人總有心煩的時候。都是鄰里鄰居他也不好意思說,只能把門關上,但這可難不住想拍他的人,爬上院牆照樣拍。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於是他妥協了,允許他們進院拍攝,但不能進臥室,那是他最後的底線。

但這樣的妥協卻換來家裡的東西經常被偷,甚至就連桌子上的菜都沒了的結果。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有的人竟然往他家丟磚頭,就因為從大衣哥的身上得不到好處。

這可真所謂是"貪心不足蛇吞象"。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就是這樣一個樸實無華的人,卻在被人詬病後只能啞巴吃黃連。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在村裡人的眼中,朱之文修房子是炫富,去地裡幹活是作秀,不借錢是小氣,不論他做什麼好像都是錯的。

他在火的時候沒有選擇搬到城裡,是因為他深愛這片土地,但這樣的鄉親,是否又真的值得他留下呢?!

草根明星大衣哥: 成名之後為家鄉做貢獻,為何卻遭鄉親

一味貪婪別人的東西,而不去腳踏實地的自己努力奮鬥,受了別人的好處卻不知道感恩,這都是大衣哥的鄉親們做出來的。

但在這還是想奉勸他們一句,知恩要圖報,別讓好人寒了心!

51歲草根明星朱之文:成名後被爆小氣?不懂得知恩圖報?

往期文章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