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的人生哲理

  有不少朋友總抱怨,工作、學習和生活壓力大,太多事情要操心——

  做父母的,覺得孩子很難管教,每天都要靠吼的;

  做小職員的,覺得工作太繁瑣太累,每天都要靠跑的;

  做老闆的,覺得下屬太懶太笨,每天都要靠自己的……

“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的人生哲理

忙碌的生活

  生活中的問題千頭萬緒,如果都要花十二分精力去應對,那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牌匾就要轉讓給你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看看老子怎麼說。

  《道德經》的第三十四章中說: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依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這裡也不翻譯了,因為意思很明確,就是要我們不要居功自傲,不要妄自尊大。

  這看起來似乎是給我們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課,能有多大的現實意義呢?

  然而,我個人認為,老子一貫喜歡“行不言之教”,也就是能“意會”的絕不“言傳”,能一句話說完的,絕不說兩句。

  因此,《道德經》裡每每看起來很很淺顯的道理,踐行起來卻大有學問。就如

“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這句,其在生活中操作起來就十分耐人尋味。

“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的人生哲理

道德經

  漢朝著名的將領衛青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案例。

  在一次出征匈奴的戰役中,衛青的部下——右將軍蘇建——棄軍而逃。戰後有人提議斬殺蘇建以樹立衛青大將軍的威嚴。而衛青卻認為自己身為皇親國戚,沒有必要再建立威嚴,同時這種處置將領的事情也應該由自己的頂頭上司,漢武帝親自裁決。

  眾所周知,衛青是當朝皇帝漢武帝的小舅子,論權利,論地位,論身份,他要斬殺一個逃兵,誰也不敢說半個“不”字,但衛青卻沒有。

  一是,他知道,威嚴是他自帶的屬性,並不需要靠殺戮來彰顯。

  二來,他的低調謙遜既讓皇帝姐夫對自己更加放心,又收買了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手下的忠心,同時還讓自己省心,一石三“心”,何樂而不為呢?

   再次,衛青與蘇建私交很好,自己是有意放他一馬,而他也知道皇帝必定會賣自己一個人情,把蘇建給放了。結果也事實如此。

  就這樣,衛青既沒得罪自己的朋友,又討好了皇帝和下屬,在四兩撥千斤消除了一個難題的同時,還樹立了自己的大度形象。真可謂是一舉數得。

  看到了嗎?這就是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換句話說,我們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固然可以採用強措施、硬手段、大動作,但效果未必是最理想的,不僅失了身份又得罪了人。這個中的微妙關係和玄機,如果不細細品讀和思考,是無法體會到其中的滋味兒的。

“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的人生哲理

衛青像

  我們公司有個新上任的部門經理,這個部門原有的老員工也是各奔東西了,公司給她分配了幾個新來的大學生。

  這幾個孩子還比較聽話,但終究是嫩草,效率低也就罷了,還總是犯錯。

  這個部門經理新官上任,正想在老闆面前表現一番呢。然而遇到這麼幾個不得力的手下,她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憋出個大招來,心裡不免有些急了。

  於是,她開始對下屬惡語相向,扣款,檢討等手段也都用上了。小年輕們剛開始還有些忌憚她,然而隨著責罵和處罰的頻率增加,孩子們似乎也就開始皮了,牢騷怪話一大堆,有時還明著與她作對。

  最近有個項目,老闆催得緊,部門經理“請”不動自己手下的“幾尊佛”,只好自己動手做。只見她天天在辦公室加班到深夜,第二天又是最早回公司的,忙得焦頭爛額,而她的幾個手下倒顯得挺清閒的。

  其實,我說,這個部門經理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一心想著在老闆面前表現自己,又想給下屬樹立自己絕對的權威,效果適得其反。

  這種情況下,她首先要做的,是瞭解並體會下屬的難處及問題所在,把幾個小年輕培養好,使他們迅速成為自己值得信賴也被他們信賴的左右手,再考慮自己工作成效問題。這樣,雖然在初始階段有些痛苦,但往後就應該是無比的愜意了。

  這才是老子“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要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