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红卫农场党建引领 战“疫”春耕两不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 春耕农时不等人。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春耕备耕也正处在关键时节。黑龙江省红卫农场以“战疫情、保春耕”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抢农时、抓春耕、强服务,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支部引领稳民心

  “往年这个时候,管理区人流不断,今年受疫情影响,一天下来都没有几个人。”去年秋季收获的水稻还没有销售完,黑龙江省红卫农场第一管理区水稻种植户吴志东很着急,“眼看着堆在地里的水稻,我愁得是吃不好睡不好。”

  群众遇到难事,就是管理区党支部的急事。为了解决管理区种植户的余粮销售问题,管理区党支部召集班子成员商量对策,决定利用农场粮贸公司收储2万吨的机遇,将种植户手中的余粮尽快销售出去,并推出“全民点单党员配送”模式。

  同时,黑龙江省红卫农场各管理区还利用微信平台、党员干部微信朋友圈等平台转发销售信息,引导党员带头组成志愿销售小组,通过“线上销售、线下配送”方式接单配送,尽快将种植户手中的余粮售罄。

  “这么多党员干部帮着我销售余粮,让我的余粮变现,真的非常感谢他们。”近日,又一批种植户的余粮在管理区党员干部联系下高价销售。对于他们的帮助,吴志东十分感激。

  不仅如此,疫情防控期间,黑龙江省红卫农场9个管理区党组织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借助微信、短信、“大喇叭”等方式,宣传产业发展前景、扶持政策等,有序引导群众把握农时,不等不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谋划春耕备耕,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党员带头作表率

  “摆盘要做到‘一平二直’的技术要求”“装盘土要按照规定的厚度进行。”黑龙江省红卫农场第一管理区科技示范户党员杨凤成每天一大早就在微信群里给水稻种植户讲解水稻摆盘技术,随后还发送了实际操作短视频。

  杨凤成既是黑龙江省红卫农场管理区的水稻种植大户,也是管理区的党员科技示范户,为了减少疫情对春耕的影响,他采取“线上+线下”模式传授种植方法。在他的示范带领下,种植户纷纷投入到春耕生产中,职工群众备耕春耕劲头十足。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技术培训难组织、技术服务难到位的问题,红卫农场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启“服务模式”,助力春耕生产。全场9个管理区的党员“土专家”“田秀才”组成“党员服务队”,走进群众家里,走上田间地头,送技术上门、送技术到田,为广大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同时,红卫农场全场110名机关、管理区党员干部靠前指挥、率先示范,有针对性地宣传疫情期间春耕生产注意事项,了解收集种植户农资需求,帮助解决春耕生产等问题,确保春耕备耕不误农时,产业项目抓好落实。

  部门联动强服务

  连日来,黑龙江省红卫农场各涉农部门党组织纷纷行动,围绕春耕生产任务,积极发挥职能,加强协调联动,全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农业生产特点,我们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做好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农业生产等工作。”农场农业科科长何培雄介绍说。

  在农技服务上,红卫农场成立党员突击队,组建春播备耕技术服务团队,印发春播备耕工作方案、春季水稻育秧管理、农资管理服务等文件,通过QQ群、农场广播电视等平台开展“不见面”服务,解决群众技术问题。

  在农资运输上,红卫农场多部门协调联动,为农资调运车辆办理通行证,开辟“绿色通道”,农场生资公司开展配送到管理区服务。同时,引导群众在做好自我防护前提下,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

  目前,黑龙江省红卫农场水稻育秧摆盘工作结束,进入播种阶段,第一批水稻芽种1500吨,4月5日开始下摆到种植户手中。检修各类农机具560台(套),有力保障了群众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叶晓阳、陈国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