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三儿子胤祉野心不大,但事实证明他也是觊觎皇位的

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这个历史事件被拍下了很多的影视作品,广为流传,特别是雍正王朝电视剧中人们印象中皇三子胤祉在康熙晚年诸子争储中,似乎并无觊觎之心,因此雍正即位后没有对他进行打击报复,还是能安安心心的当他的王爷。但是真实的历史却不是这样的,尽管胤祉野心并不大,但在争储的过程中,也绝不是超凡脱俗,置身事外的。

康熙的三儿子胤祉野心不大,但事实证明他也是觊觎皇位的


三阿哥胤祉在康熙的皇子里面,一向以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形象而闻名。他出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生母是荣妃马佳氏,马佳氏家族背景并不显赫,但从生育的角度来说,马佳氏年轻的时候应该颇受康熙宠爱,否则不可能在十年之内生育六次。

从史料记载来看,胤祉从小就是个好学生,无论是文学、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皇子中都是较为突出的。论文学,他曾被康熙委任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可见他有相当的文学功底;论书法,胤祉写的字一直得到康熙的称赞;论骑射,康熙三十一年,他曾和父皇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

奇怪的是,胤祉虽然文化素质很高,且文武双全,但康熙似乎并不看好他在政治上的前途。在康熙眼中,胤祉聪明但缺乏一种政治家的魄力,而这也许是胤祉的性格所决定的。

然而胤祉毕竟是皇子,康熙还是时不时地会让他去锻炼一下。康熙三十二年,康熙派他和四阿哥胤禛去山东曲阜孔庙致祭,当时胤祉只有17岁,而四阿哥胤禛仅16岁。

康熙的三儿子胤祉野心不大,但事实证明他也是觊觎皇位的


太子第一次被废后,老大和老二都不在康熙的身边,胤祉成了家中长子。而康熙帝因为废太子一事伤心过度,又不肯就医用药,因而,胤祉和胤禛以及五阿哥、七阿哥等人,一起痛哭陈请,冒死劝康熙进药,精心照顾病中的康熙。这一点,总算是让康熙感到一点安慰,也看到了胤祉的仁孝之心。

康熙晚年,围绕储君众多皇子明争暗斗,这期间胤祉没有表现出过分的野心,对政治也没有什么大的兴趣。但是,作为年长皇子中的一员,他还是有意无意地卷入了这场政治风波。

不用说,胤祉的内心中还是觊觎大位的,只不过不像他的兄弟们那样咄咄逼人罢了。当时出了一个“孟光祖事件”,这个事件就很能说明问题。孟光祖是胤祉府上的人,在康熙晚年,也就是胤祉最受康熙青睐的时候,曾经打着胤祉的名号,到地方各省如陕西、四川、江西、广西等地活动。

康熙的三儿子胤祉野心不大,但事实证明他也是觊觎皇位的


孟光祖在各省活动的时候,还经常以胤祉的名义给地方督抚馈赠礼品,譬如他给四川巡抚年羹尧送过礼物。按当时的规定,阿哥们和地方官员有馈赠往来活动的话,地方官员应当上奏朝廷,但当时的地方官并不想得罪胤祉,所以孟光祖活动了数年之久才被发觉。康熙得知此事后,派人将孟光祖捉拿正法,年羹尧也因此受到革职留任的处罚。

康熙只是将孟光祖处死,并没有在追究孟光祖到底在下面干了什么。不仅如此,他还特意跟身边的文学侍魏廷珍说,你“每日和三阿哥一起修书,若有此事,即当以身命保之”。意思是说,万人有人深究孟光祖的事情,魏廷珍就以修书为由说明胤祉一直在专心著书,那么就能证明孟光祖的活动与胤祉无关。

晚年的康熙,显然不希望政治斗争牵连到自己为数不多的看着还比较顺眼的儿子,再说作为一个阿哥,向往皇位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虽然孟光祖的做法违规,但只要皇子的争位没有达到丧心病狂、不择手段的程度,康熙都是可以理解的。

康熙的三儿子胤祉野心不大,但事实证明他也是觊觎皇位的


由于“孟光祖”事件没有进一步调查,所以到底是不是胤祉派他去下面争取地方大员的支持,这事不好说。但是,孟光祖作为胤祉府上的人,在下面活动好几年,胤祉要说一点都不知情,恐怕也是说不过去的。

总的说来,胤祉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争夺储位的迹象,也许他心里清楚康熙对自己的定位,因而一直是以学者的形象出现,在康熙的最后十来年,胤祉始终受到康熙信任。再说,胤祉也很有自知之明,懂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教训,知道天威难测,如果轻举妄动,结局就会和大哥、二哥那样万劫不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