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吐鲁番的西晋《三国志》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

西晋《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写本残卷

现存最早的《三国志》写本

在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之后。中原文化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传入新疆。

如今的新疆博物馆藏有近万件纸质文物,其中有一件,是现存最早的《三国志》写本。

1965年,吐鲁番安乐古城,向南一公里的佛塔中,发现了一个陶瓮,这件最早的《三国志》——西晋《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写本残卷,就出自其中。

迄今为止,新疆共出土过两件《三国志·吴志》写本残卷。第一件,1924年鄯善县出土,残存《三国志》卷五十七《虞翻传》至《张温传》部分内容,原件已流入日本;

此残卷仍存有

四十一行五百七十余字

来自吐鲁番的西晋《三国志》

郭沫若先生曾根据字体判断,第一件为东晋抄本,第二件为西晋抄本。从新疆出土魏晋时期写本来看,这两种《三国志》写本的字体都比东晋、十六国时期简纸所见的字体更早,应该都写于西晋时期。

陈寿成书之后到西晋灭亡(315年)不过短短二十年,可见在此期间,《三国志》就从中原传入了新疆。

文化在当时传入新疆的速度之快,不可思议。

这本残卷的纸张质地,采用的是中国传统造纸原料

而眼前的这卷现存最早的《三国志》写本,使用本色加工麻纤维帘纹纸,质地精良,很可能就是著名的“左伯纸”——这种纸产自山东,被认为是东汉末年最好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

在新疆极端干燥的气候之下,这一残卷才有幸被保存了下来。

来自吐鲁番的西晋《三国志》
来自吐鲁番的西晋《三国志》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空间跨度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线路。”

早在汉代以前,新疆各部族就学习借鉴中原礼仪文化。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之后,新疆地区汉字使用、蒙学教育、典籍流传等基本与中原地区保持同步。

在陈寿成书之后到西晋灭亡(公元315年)之前的短短20年间,《三国志》已传入新疆,可见当时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深。


敬请期待,下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