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的各種別稱(中)

在上期中,我們從戲的演出時間和順序,介紹了幾種戲的別稱,這次將單從戲的演出時令和演出形式上介紹一些戲的別稱。

按戲曲的時令和演出形式分

打炮戲 封箱戲 開箱戲 吉祥戲 行戲 應節戲 堂會戲 搭桌戲 義務戲 合作戲 反串戲

戲的各種別稱(中)

趙燕俠《三堂會審》飾蘇三

打炮戲:就是一個演員所能征服觀眾的演出劇目,兩種可能,一是過去演員從一個班跳槽到另一個班去搭班唱戲,還有就是班社到其他地方去演出,開始第一天戲(也有的是前三天)所演的拿手戲,都被稱為打炮戲。

所謂打炮,也就是叫響,打響的意思,一炮打響了,觀眾就會踴躍買票,後面的戲就好唱了,所以打炮戲的特點就是必須能展現主角的深厚功底或班社的實力。比如,趙燕俠每到一處演出,第一天的打炮戲必定是《起解會審》(圖為趙燕俠《玉堂春》);當初李萬春應俞振庭之邀由上海來京,頭三天打炮戲分別是《兩將軍》《四郎探母》《珠簾寨》,允文允武,一炮走紅,在北方紮下了根。

開 箱 戲:舊時的劇團一般在小年以後就開始陸續封箱準備過年了,直到正月初一,各劇團才開始演戲,在演戲之前都會有一個儀式,先跳靈官,再放鞭炮辟邪,然後跳加官、跳財神等等都完事了,才能開始演戲,頭一天的戲,都是吉祥戲。解放以後開箱戲都成為歷史了,現在也很少在正式舞臺上能看到三跳了,倒是對應的封箱戲近些年來總會提到。

封 箱 戲

戲的各種別稱(中)

楊榮環《八蜡廟》反串金大力

過去戲班有很多講究,每到年底,戲班都會掃臺封箱,演員們回家過年,戲班的最後一場戲,就叫封箱戲,唱完以後把衣箱都封起來了,過了春節再開箱演出。至於什麼時候封箱,沒有確定的時間規定,從臘八開始就可以封箱,一般都在臘月二十三,最晚不能過臘月二十九封箱,除夕則是祭神。一般戲班會根據收入情況決定,好一點的會早一點,經營不好的戲班會晚一些。

封箱意味這不再演戲了,所以會將各種服裝道具整理好放到各自箱中,貼上“封箱大吉”的封條,等開臺時才能打開。之後要祭祖師爺,然後班社的人聚餐。

封箱戲的演出一般是全體演員都上,甚至還會找些其他科班的演員來參加演出,劇目則以大合作戲,反串戲為主,就是圖個喜慶熱鬧,歡歡喜喜地過個年。

有時封箱會跟窩頭會一起辦,就是為籌措資金救助貧苦藝人。

據史料記載,在一九二七年除夕,在北京第一舞臺舉行“窩窩頭會”,大軸就是反串演出的《大叭蠟廟》。陣容是楊小樓演張桂蘭,梅蘭芳演黃天霸,餘叔巖演朱光祖,郝壽臣演張媽,侯喜瑞演丫環,姜妙香演金大力,九陣風演褚彪,朱桂芳演費德功,尚小云演賀仁杰,只有高慶奎演的老院子是本工。這麼多名伶薈萃一堂,反串正演,一招一式都非常到位,自始至始,掌聲不斷。

近年來封箱演出倒是經常會在電視中看到,一些演員也會反串一些劇目,增添不少春節喜慶氣氛。(圖為楊榮環在《叭蠟廟》中飾金大力)

戲的各種別稱(中)

馬三立(反串)《打麵缸》

戲的各種別稱(中)

馬三立(客串)《大溪皇莊》

反 串 戲:反串戲是以反串為主的戲,反串是戲曲演員臨時扮演自己所應工行當以外的角色,也就是說不對工,青衣演員演的老生等等;還有就是多位戲曲以外的演員合作演出自己專業以外的節目,這句話看起來很繞,其實舉例就會明白了,比如相聲曲藝演員合作演京劇等都是反串。反串戲不是隨便來,都是正兒八經地演。除去演出正戲外,還有很多玩笑戲,玩笑戲只是劇情幽默風趣,也不是隨便胡來的。

“反串”和“客串”,意義相近,但是有區別的,客串一般是非戲曲演員參加戲曲演出,或其他著名演員在演出中臨時扮演自己本行以外的角色都是客串。比如馬三立演《打麵缸》就算反串,而在《大溪皇莊》中的出演算是客串,還有李慧芳在《四郎探母》中飾楊宗保,也屬於客串,現在一般叫特約。

戲的各種別稱(中)

陳永玲《小上墳》飾肖素珍

應 節 戲:應節戲就是適合每個農曆月節氣所演的戲,應節戲最早出現在清末民國初期,也是為了迎合市場才逐漸形成的,比如三月三演《蟠桃會》五月五演《混元盒》七月七演《天河配》正月十五演《上元夫人》八月十五演《嫦娥奔月》等等,其實真正來說,應節戲的劇目並不是很豐富的,有些戲平時就經常演出,如《白蛇傳》全部《鍾馗》等,在當今很多劇目都失傳的情況下,沾邊的都可以歸應節戲了。(圖為陳永玲《小上墳》)

燈 彩 戲:燈綵戲特指一些有燈綵砌末的劇目,比如《遊園驚夢》要上花判和十二花神,手執燈綵堆花;《天河配》有跳喜鵲的表演,就是每人拿倆喜鵲形,擺一些形狀來。拼“七巧圖”,就是雲童們手執七巧板燈起舞,拼出七巧圖案,還有用燈拼出牛形和耍“骨牌燈”的,骨牌燈是長方形用紗製成,裡面有蠟燭,外面有骨點,可以自由組合。

另外有一種特殊的,就是富連成在每年元宵節的大軸戲後加演舞龍燈,由武生演珠子,花臉演龍頭,武旦演龍身,武丑演龍尾,這也算是燈綵戲。

吉 祥 戲:吉祥戲就是帶有喜慶團圓情節的戲,且都沒有死人和悲傷情節的。比如《御碑亭》《龍鳳呈祥》《鴻鸞禧》《狀元譜》等等,一般都是春節或有喜慶事時演出,像初一有些劇班愛演《定軍山》,主要是取其《一戰成功》之意,但不演斬淵,就是圖個吉慶。

堂 會 戲:堂會戲就是當時的達官貴人遇喜慶壽宴等在私宅,或包個戲園子,或包個大飯莊舉辦的演出,劇目由主家出,演員也是由主家挑,一般都是名角,這種演出是不對外售票的,只要有主家請柬都可以進去看戲,堂會演出跟正式演出的順序差不多,不同的是,有時會因為主家點戲而臨時換戲。

根據主家的要求,有時會從中午開始一直演到深夜,還有隻演白天或晚上的。堂會戲一般是摺子戲,也有合作的大戲,名角雲集,內外行看著都過癮。現在流行的清唱,最早出現應該是在六十年代,解放前的堂會也好,營業演出也好,絕對沒有清唱形式的。

搭桌戲:搭桌戲是同行之間相助的演出形式,主要是為貧苦同行生老病死及度過年關而舉行的籌款演出,會請些知名演員來唱一場或幾場戲,籌措資金以解燃眉之急,這種救濟性質的演出,也稱為窩頭會。

搭 桌 的 由 來

舊時,一些庵堂寺廟請演員唱戲籌款以便修葺廟宇,請鄉紳富戶來看戲,臺前擺放好桌子可座4-6人,每人都會出一定數量的銀錢,座位滿了,後來者就得另擺桌子臨時安置,管事的就會喊人搭桌子,桌子擺放的越多,收入越大,於是便有了“搭桌戲”之稱。後來逐漸延伸為同行之間的救濟演出,現在搭桌戲早已成為名詞,而這些救濟演出都歸為了義務戲。

義 · 務 · 戲:義務戲與搭桌戲的意思是差不多,是為修葺建築,或賑災,或救濟窮苦貧民,或賙濟同行等舉行的義演,票價要高於平常演出價格的一兩倍,演出的所有收入減去必須的開支,剩下的錢,也就是票房收入淨額,都用於賙濟或捐贈,所以義務戲又有慈善和救濟的含義。

最早的義務戲應該是天津“南善堂”舉辦的為孤兒院募捐義演。在下天仙茶園連續演出十天,當時在津的著名演員都被邀請,票房收入淨額全部捐給孤兒院。

一般的義務戲都是主演最拿手的劇目,有時會從晚上開始唱到天亮。

還有每年的封箱戲之前,或封箱當天,都由主演拿出最賣座的戲演出,這天的演出,角是不拿錢的,收入淨額都會分給班社裡的同行,以幫助他們度過年關。

同時梨園公會也會在年底組織各班社主要演員演出,票款淨額全部交給梨園公會,用來救濟貧苦同行或辦一些福利。如果平時遇到重大事件,比如賑災等,也會組織一些義演,此時的班底也不拿錢或拿很少的錢,其餘收入全部捐獻。

戲的各種別稱(中)

1947杜府堂會

合 作 戲:合作戲就是一些名演員的臨時聯合演出,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強強聯合。大合作戲不是經常會有,只是年終封箱或有紀念活動,或義演才會有,這種演出最大特點是無主次角之分,通力合作,演出的劇目以正戲為多,有時也會有反串演出。

1956年北京市京劇界為成立"北京市京劇工作者聯合會"在北京市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籌款義演的《四郎探母》就是大合作戲,李和曾、奚嘯伯、陳少霖、譚富英、馬連良分飾楊延輝,張君秋、吳素秋分飾鐵鏡公主,尚小云飾蕭太后,李多奎飾佘太君,姜妙香飾楊宗保,蕭長華飾二國舅,馬富祿飾大國舅,馬盛龍飾楊延昭,李硯秀飾孟金榜。名角雲集可謂轟動一時

還有1947年杜月笙在上海舉辦的“杜壽義演”十天的演出中,尤以孟小冬最後絕響《搜孤救孤》最為轟動,據說當時黑市的票價都是以幾個金條換一張的,可見當時盛況,我們也可以從留下的錄音中,感悟當時的劇場的熱鬧景象。(圖為孟小冬演出《搜孤救孤》後謝幕)

行 戲:行業有三百六十行,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祖師爺,最初是每到各自行業祖師爺壽辰時,本行業都會請京劇或梆子演員來演出,俗稱行戲。此時同行中人都可以聚會娛樂,後來就逐漸改在了春節前後,甚至會延續到四、五月份。

自己沒有會館戲臺的,就會借用精武廟、正乙祠等場所。演行戲請小班的比較多,主要是省錢,這也給當時的小演員們,特別是富連成的演員們創造了舞臺鍛鍊的機會。

這一期只是從節令和演出是形式方面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戲的別稱,戲的別稱還有很多,只能留待下期繼續介紹,敬請關注

精彩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