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的各种别称(中)

在上期中,我们从戏的演出时间和顺序,介绍了几种戏的别称,这次将单从戏的演出时令和演出形式上介绍一些戏的别称。

按戏曲的时令和演出形式分

打炮戏 封箱戏 开箱戏 吉祥戏 行戏 应节戏 堂会戏 搭桌戏 义务戏 合作戏 反串戏

戏的各种别称(中)

赵燕侠《三堂会审》饰苏三

打炮戏:就是一个演员所能征服观众的演出剧目,两种可能,一是过去演员从一个班跳槽到另一个班去搭班唱戏,还有就是班社到其他地方去演出,开始第一天戏(也有的是前三天)所演的拿手戏,都被称为打炮戏。

所谓打炮,也就是叫响,打响的意思,一炮打响了,观众就会踊跃买票,后面的戏就好唱了,所以打炮戏的特点就是必须能展现主角的深厚功底或班社的实力。比如,赵燕侠每到一处演出,第一天的打炮戏必定是《起解会审》(图为赵燕侠《玉堂春》);当初李万春应俞振庭之邀由上海来京,头三天打炮戏分别是《两将军》《四郎探母》《珠帘寨》,允文允武,一炮走红,在北方扎下了根。

开 箱 戏:旧时的剧团一般在小年以后就开始陆续封箱准备过年了,直到正月初一,各剧团才开始演戏,在演戏之前都会有一个仪式,先跳灵官,再放鞭炮辟邪,然后跳加官、跳财神等等都完事了,才能开始演戏,头一天的戏,都是吉祥戏。解放以后开箱戏都成为历史了,现在也很少在正式舞台上能看到三跳了,倒是对应的封箱戏近些年来总会提到。

封 箱 戏

戏的各种别称(中)

杨荣环《八蜡庙》反串金大力

过去戏班有很多讲究,每到年底,戏班都会扫台封箱,演员们回家过年,戏班的最后一场戏,就叫封箱戏,唱完以后把衣箱都封起来了,过了春节再开箱演出。至于什么时候封箱,没有确定的时间规定,从腊八开始就可以封箱,一般都在腊月二十三,最晚不能过腊月二十九封箱,除夕则是祭神。一般戏班会根据收入情况决定,好一点的会早一点,经营不好的戏班会晚一些。

封箱意味这不再演戏了,所以会将各种服装道具整理好放到各自箱中,贴上“封箱大吉”的封条,等开台时才能打开。之后要祭祖师爷,然后班社的人聚餐。

封箱戏的演出一般是全体演员都上,甚至还会找些其他科班的演员来参加演出,剧目则以大合作戏,反串戏为主,就是图个喜庆热闹,欢欢喜喜地过个年。

有时封箱会跟窝头会一起办,就是为筹措资金救助贫苦艺人。

据史料记载,在一九二七年除夕,在北京第一舞台举行“窝窝头会”,大轴就是反串演出的《大叭蜡庙》。阵容是杨小楼演张桂兰,梅兰芳演黄天霸,余叔岩演朱光祖,郝寿臣演张妈,侯喜瑞演丫环,姜妙香演金大力,九阵风演褚彪,朱桂芳演费德功,尚小云演贺仁杰,只有高庆奎演的老院子是本工。这么多名伶荟萃一堂,反串正演,一招一式都非常到位,自始至始,掌声不断。

近年来封箱演出倒是经常会在电视中看到,一些演员也会反串一些剧目,增添不少春节喜庆气氛。(图为杨荣环在《叭蜡庙》中饰金大力)

戏的各种别称(中)

马三立(反串)《打面缸》

戏的各种别称(中)

马三立(客串)《大溪皇庄》

反 串 戏:反串戏是以反串为主的戏,反串是戏曲演员临时扮演自己所应工行当以外的角色,也就是说不对工,青衣演员演的老生等等;还有就是多位戏曲以外的演员合作演出自己专业以外的节目,这句话看起来很绕,其实举例就会明白了,比如相声曲艺演员合作演京剧等都是反串。反串戏不是随便来,都是正儿八经地演。除去演出正戏外,还有很多玩笑戏,玩笑戏只是剧情幽默风趣,也不是随便胡来的。

“反串”和“客串”,意义相近,但是有区别的,客串一般是非戏曲演员参加戏曲演出,或其他著名演员在演出中临时扮演自己本行以外的角色都是客串。比如马三立演《打面缸》就算反串,而在《大溪皇庄》中的出演算是客串,还有李慧芳在《四郎探母》中饰杨宗保,也属于客串,现在一般叫特约。

戏的各种别称(中)

陈永玲《小上坟》饰肖素珍

应 节 戏:应节戏就是适合每个农历月节气所演的戏,应节戏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国初期,也是为了迎合市场才逐渐形成的,比如三月三演《蟠桃会》五月五演《混元盒》七月七演《天河配》正月十五演《上元夫人》八月十五演《嫦娥奔月》等等,其实真正来说,应节戏的剧目并不是很丰富的,有些戏平时就经常演出,如《白蛇传》全部《钟馗》等,在当今很多剧目都失传的情况下,沾边的都可以归应节戏了。(图为陈永玲《小上坟》)

灯 彩 戏:灯彩戏特指一些有灯彩砌末的剧目,比如《游园惊梦》要上花判和十二花神,手执灯彩堆花;《天河配》有跳喜鹊的表演,就是每人拿俩喜鹊形,摆一些形状来。拼“七巧图”,就是云童们手执七巧板灯起舞,拼出七巧图案,还有用灯拼出牛形和耍“骨牌灯”的,骨牌灯是长方形用纱制成,里面有蜡烛,外面有骨点,可以自由组合。

另外有一种特殊的,就是富连成在每年元宵节的大轴戏后加演舞龙灯,由武生演珠子,花脸演龙头,武旦演龙身,武丑演龙尾,这也算是灯彩戏。

吉 祥 戏:吉祥戏就是带有喜庆团圆情节的戏,且都没有死人和悲伤情节的。比如《御碑亭》《龙凤呈祥》《鸿鸾禧》《状元谱》等等,一般都是春节或有喜庆事时演出,像初一有些剧班爱演《定军山》,主要是取其《一战成功》之意,但不演斩渊,就是图个吉庆。

堂 会 戏:堂会戏就是当时的达官贵人遇喜庆寿宴等在私宅,或包个戏园子,或包个大饭庄举办的演出,剧目由主家出,演员也是由主家挑,一般都是名角,这种演出是不对外售票的,只要有主家请柬都可以进去看戏,堂会演出跟正式演出的顺序差不多,不同的是,有时会因为主家点戏而临时换戏。

根据主家的要求,有时会从中午开始一直演到深夜,还有只演白天或晚上的。堂会戏一般是折子戏,也有合作的大戏,名角云集,内外行看着都过瘾。现在流行的清唱,最早出现应该是在六十年代,解放前的堂会也好,营业演出也好,绝对没有清唱形式的。

搭桌戏:搭桌戏是同行之间相助的演出形式,主要是为贫苦同行生老病死及度过年关而举行的筹款演出,会请些知名演员来唱一场或几场戏,筹措资金以解燃眉之急,这种救济性质的演出,也称为窝头会。

搭 桌 的 由 来

旧时,一些庵堂寺庙请演员唱戏筹款以便修葺庙宇,请乡绅富户来看戏,台前摆放好桌子可座4-6人,每人都会出一定数量的银钱,座位满了,后来者就得另摆桌子临时安置,管事的就会喊人搭桌子,桌子摆放的越多,收入越大,于是便有了“搭桌戏”之称。后来逐渐延伸为同行之间的救济演出,现在搭桌戏早已成为名词,而这些救济演出都归为了义务戏。

义 · 务 · 戏:义务戏与搭桌戏的意思是差不多,是为修葺建筑,或赈灾,或救济穷苦贫民,或周济同行等举行的义演,票价要高于平常演出价格的一两倍,演出的所有收入减去必须的开支,剩下的钱,也就是票房收入净额,都用于周济或捐赠,所以义务戏又有慈善和救济的含义。

最早的义务戏应该是天津“南善堂”举办的为孤儿院募捐义演。在下天仙茶园连续演出十天,当时在津的著名演员都被邀请,票房收入净额全部捐给孤儿院。

一般的义务戏都是主演最拿手的剧目,有时会从晚上开始唱到天亮。

还有每年的封箱戏之前,或封箱当天,都由主演拿出最卖座的戏演出,这天的演出,角是不拿钱的,收入净额都会分给班社里的同行,以帮助他们度过年关。

同时梨园公会也会在年底组织各班社主要演员演出,票款净额全部交给梨园公会,用来救济贫苦同行或办一些福利。如果平时遇到重大事件,比如赈灾等,也会组织一些义演,此时的班底也不拿钱或拿很少的钱,其余收入全部捐献。

戏的各种别称(中)

1947杜府堂会

合 作 戏:合作戏就是一些名演员的临时联合演出,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强强联合。大合作戏不是经常会有,只是年终封箱或有纪念活动,或义演才会有,这种演出最大特点是无主次角之分,通力合作,演出的剧目以正戏为多,有时也会有反串演出。

1956年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在北京市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筹款义演的《四郎探母》就是大合作戏,李和曾、奚啸伯、陈少霖、谭富英、马连良分饰杨延辉,张君秋、吴素秋分饰铁镜公主,尚小云饰萧太后,李多奎饰佘太君,姜妙香饰杨宗保,萧长华饰二国舅,马富禄饰大国舅,马盛龙饰杨延昭,李砚秀饰孟金榜。名角云集可谓轰动一时

还有1947年杜月笙在上海举办的“杜寿义演”十天的演出中,尤以孟小冬最后绝响《搜孤救孤》最为轰动,据说当时黑市的票价都是以几个金条换一张的,可见当时盛况,我们也可以从留下的录音中,感悟当时的剧场的热闹景象。(图为孟小冬演出《搜孤救孤》后谢幕)

行 戏:行业有三百六十行,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祖师爷,最初是每到各自行业祖师爷寿辰时,本行业都会请京剧或梆子演员来演出,俗称行戏。此时同行中人都可以聚会娱乐,后来就逐渐改在了春节前后,甚至会延续到四、五月份。

自己没有会馆戏台的,就会借用精武庙、正乙祠等场所。演行戏请小班的比较多,主要是省钱,这也给当时的小演员们,特别是富连成的演员们创造了舞台锻炼的机会。

这一期只是从节令和演出是形式方面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戏的别称,戏的别称还有很多,只能留待下期继续介绍,敬请关注

精彩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