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歲,工作10年被裁員:毀掉你的不是年齡,而是“灰犀牛”危機

我35歲,工作10年被裁員:毀掉你的不是年齡,而是“灰犀牛”危機

一、工作10年被裁員,那是你不懂規避職場“灰犀牛”

念姐今年35歲,從事銷售行業,正值職場最風光時刻,能說會道,業務做得順風順水。

早年,念姐經常和我討論未來職業規劃的問題,她覺得做銷售不是長久之計。

我和她說,可以考慮業餘時間提高自己的學歷並且轉型管理崗,最後念姐覺得做銷售比較自由,之後放棄了轉管理崗的念頭。

前年,念姐的同事創業,開了一家人工智能研發公司,邀她去做合夥人。

那時她問過我的意見,我覺得人工智能是未來的朝陽行業,建議她可以考慮參與。

思考了幾天,念姐放棄了。原因是現在工作收益不錯,去創業收入不穩定,還是在現在的環境更穩當。

就這樣,念姐這幾年一直糾結轉型,卻又一直待在原地。

直到前幾天,才知道念姐原來的客戶都丟得差不多了,由於業績不達標,已被公司淘汰,整個人焉如霜茄。

我們可能會詫異,念姐在明知危機存在的情況下,為什麼不提前轉型?

其實答案一點都不奇怪,當人們面對漸行漸近的危機時,都會有種僥倖心理:還離著遠呢,就算跑過來也不見得能撞到我,這種心理就是“灰犀牛危機”

全球思想領袖米歇爾•渥克在《灰犀牛》一書中提到的著名概念詞“灰犀牛”,它的定義是:

能夠預測甚至讓人習以為常可以避免的風險,就像一隻遠處跑來的犀牛,開始你覺得笨重緩慢,一旦貼近時,卻難以躲避。

就像念姐,職場初期便可察覺的危機問題,卻選擇視而不見,最後遭遇“灰犀牛”危機。

職場上大多數人容易遭遇灰犀牛,學會規避和解決大概率風險,才是職場生存戰的常勝法寶。

我35歲,工作10年被裁員:毀掉你的不是年齡,而是“灰犀牛”危機

二、越會規避“灰犀牛”,越能打贏職場生存戰

我們來舉例,如果不懂規避“灰犀牛”,在職場上會遭遇怎樣的生存危機。

“灰犀牛”危機會對職場造成這幾點影響:

1、當職場危機降臨,只會自我否定和排斥

否認事實、找各種理由來否定警示者發出的信號的階段。聽到壞消息了不相信。

小王在某傳統手工領域從業8年,取得了一定名氣,當互聯網崛起,他否定新型行業能取代舊行業的可能,拒絕學習,依然延用老技能完成工作,最後個人出貨率慢,廠裁員,他失業了。

大多數人會高估自己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總會覺得未來的自己一定是前途無量的,未來一定是想什麼來什麼,但卻忘記了危機來臨時,高估自己不迭代升級,很容易被機遇淘汰。

這就是人們面對危機時的第一個階段:否認階段。

2、得過且過,拖延問題

當危險變得急迫時,人們會習慣性地像鴕鳥一樣,假裝看不見,找理由拖延問題。

念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明知從銷售轉型管理崗未來的職場路走的更順更遠,但是安於現狀,放棄了一次又一次逆襲的機會。

就像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很多問題當下不解決,未來就要面臨崩盤的危機時刻

3、危機來臨,匆忙應對

經歷了無視,得過且過的拖延,危機如犀牛一樣迎面而來,這時候舉起盔甲以枉費心機。

託比負責的項目,其實之前就因資金問題斷鏈過,但作為負責人只能一邊做項目一邊等融資,直到資金鍊完全斷掉前,託比到處找贊助卻於事無補,最後這個項目組面臨解散。

這個階段人們的反應通常是要麼匆忙應對,要麼直接陷入自我崩潰。

這時候的行動雖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常常已經為時太晚,通常都是已經造成了一定損失後的補救措施,如果經常處在這種場景當中,對任何資源都會造成巨大的浪費。

擅長躲避“灰犀牛”危機意識的人,職場生存力最強悍:

那些懂得在可預見的危機面前就將苗頭掐滅在搖籃裡的人,職場之路走的順風順水。

1、危機出現之前,擅於發現問題

當危機降臨,有遠見的人已經平安靠岸。

小張是某上市公司的助理,他在一次審核年報表時發現,今年業績對比去年有所下滑,他細心比對前三年的業績報表,發現貨物囤積過多,只有賣掉現有貨品,才能抵消“虧空”的現狀。

他向主管提交了預警解決報告,主管按照小張的方案建議,停止進新貨品,賣掉舊貨,或者舊貨置換新品,大大降低了賬面上的“虧空”,為部門省了一筆不小的運營經費。

在危機預警前,就能懂得解決危機的人,更值得領導信賴。

2、乘勝追擊,逆襲翻盤

有準備的人,隨時可以脫身逆襲。

小雅是位2胎媽媽,孕期就沒閒著,照樣學習英語、日語,還考取了在職研究生,業餘喜歡曬曬育兒經輔食經,生完孩子後,面臨職場退居二線的安排,升職無望了。

小雅提出辭職,轉而投身其他領域,做起了外貿母嬰食品公司,過了2年收入翻倍。

不斷迭代升級自己,就算職場危機降臨,也能逆襲翻盤。

我35歲,工作10年被裁員:毀掉你的不是年齡,而是“灰犀牛”危機

三、學會這5點,解決職場“灰犀牛”危機

《灰犀牛》一書中提到過:當危機降臨,規避“灰犀牛”和解決危機的策略,至少可以讓我們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和為什麼這樣做。

只有意識到我們的盲區所在,時常檢視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建立起讓人無法忽視的預警系統,設置反應機制,我們才能及時看到衝過來的“灰犀牛”。

運用這5點方法,就此解決職場暗藏的“灰犀牛危機”:

1、承認危機,提前預警

要承認危機的存在,提前做好預防準備,儘快發現影響我們認知的因素。

思凡是項目組負責人,當她發現項目合作供貨商既然將獨家供貨渠道給到競爭對手,她意識到危機來了,那她如何解決迎面而來的“灰犀牛”呢?

01、與領導溝通,承認危機已經發生,討論解決方案

02、邀請有不同觀點和意見的人共同參與其中給到最有力的解決方法

03、申請法務解決供貨商違約問題

04、下架和競爭對手同一渠道的貨品轉換新供應商產品

05、及時止損降到最低

危機到來,做決策的時候,要保持開放性,保證持有不同觀點和意見的人能夠參與進來,並且以歡迎和接受的態度對待不同的意見。

2、準確定義灰犀牛事件的性質

通過定義每個危機的性質,確定每個事件的輕重緩急,逐步解決問題。

倩倩從事客服工作,但是每月3K的工資無法讓她實現自己的圖片設計師夢想,聽說公司1年後將會啟用自助客服平臺,倩倩部門的客服將會轉崗至倉庫做物管,倩倩想要解決潛在的職場轉崗危機,她該如何做?

01、一年後將要發生轉崗,計劃如何解決

02、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繪圖設計師的技能

03、學會程序員技能順便接兼職練手

04、考取設計師相關資質證明成功轉行

確定會發生的危機他們的性質是哪種,編排事件重要和非常重要順序,解決相關的問題。

3、拒絕拖延,著手解決

危機到來,不要靜立不動

回到上面小王的例子,小王從事的是某傳統行業領域,互聯網崛起,小王的手工傳統行業面臨衝擊,小王該如何解決?

01、坦然接受現狀,不要拘泥於過去的成績裡

02、迭代升級,學習新的互聯網技能結合自己的手工傳統行業

03、制定周密的計劃給予執行,變革舊觀點

制定計劃並堅定地予以執行,如果沒有能力作出必要的重大變革,那麼就通過一些小的可行措施開始行動。

我35歲,工作10年被裁員:毀掉你的不是年齡,而是“灰犀牛”危機

4、不要浪費危機

危機或災難必然帶來想象不到的機遇。

想起王石的一個例子,83年王石來到了深圳,他靠賣雞飼料足足賺了300多萬元,但是某天因為香港的一則報道,宣稱“國內雞飼料有毒”。

大家都不吃雞肉了,雞肉滯銷,需要購買雞飼料商販少了,王石一週虧掉了掙的錢,還倒欠70萬,但是王石並不相信,香港人不在吃雞肉,於是他這樣做了。

01、購買機票前往大連、青島、天津等糧油公司

02、低價買斷這些糧油公司的所有雞飼料

03、一週後報道稱“雞飼料有毒”是假新聞,新聞危機解除,香港又開始進雞肉

04、王石壟斷了雞飼料市場,高價賣出,獲利一把

王石的例子告訴我們,當我們的認知傾向會驅動我們對有利可圖的事情開展行動,不會單純為了避免問題的發生而採取行動。

我們必須認識到危機問題的獨特之處,並且把它們作為機遇來面對,這樣才能做到不僅僅躲避災難的襲擊,而且能從中獲益。

5、站在順風處,及時發現危機

要站在順風處,眼睛盯著遠方,越早發現危機越好。

念姐從事銷售8年,知道銷售做不長久,她遇到小夥伴邀請參與人工智能研發公司創業,她該不該丟掉現有的銷售穩定工作,去加入全新的領域?

01、銷售做不長久,念姐明確知道危機的存在

02、考察人工智能研發的前景,考慮後期是否適合創業

03、留下備用金,全力以赴投入創業中

04、乘著人工智能研發的東風,創業一舉成功,收入比之前翻了幾番

越是及早地應對處理,損失也就會越小,躲避灰犀牛式危機的侵擾,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越過恐慌期,把否認牴觸情緒轉化為接受危機的存在,把拖延轉化成積極制定行動,避開恐慌階段,儘快進入行動階段。

我35歲,工作10年被裁員:毀掉你的不是年齡,而是“灰犀牛”危機

當灰犀牛向你狂奔而來時,你根本來不及閃躲,你想避免,就要提前換道。

就像馬雲在湖畔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說:

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不要等到下大雨去修屋頂。

在陽光燦爛的時候去修屋頂,真的到大風大雨的時候先躲一躲再說很重要。

不管怎樣,學會提高風險意識總是沒錯的,在職場看到風險早早行動,提前準備,防患於未然,這能避免,我們在職場丟掉不必要的損失,甚至在遭遇職場危機時能逆向收穫不一樣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