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感之“愚,人倫,家”

鄉下人並不是“愚”,“愚”是指智力低下不具備學習的能力。鄉下人不識字並不是因為沒有學習的能力,而是沒有學習的條件,加上生於斯、死於斯的環境極度熟悉,靠經驗就能生活,無需學習跟其他與之無關的知識。如果以鄉下人不識字為由說他們“愚”,那城裡知識分子分不清水稻小麥、捉不到蚱蜢算不算“愚”?

人倫指從自己推及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一群人。君臣、父子、夫婦等一切關係的前提是“己”,因此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克己(修身)”,目的是“復禮(合乎傳統)”,而西方社會關係多以“團體”為單位,大多數人除家國以外,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團體,他們解決問題以“契約”為準,目的是“維護自己的權益”。(想起有人曾說的“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的真正含義。

家是中國鄉土社會的基本“團體”,以血緣關係延伸出去的大家庭形成家族,家族在社會救濟缺乏的環境下,擔負起諸多如教育、商業、喪嫁等責任,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獨善其身”往往先“善”其家族,再蔓延至外,而在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西方社會,根據其能力“善”的是最需要幫助的人。(這也能解釋我在魯冰花舍看到的美國人願意收養在中國已經被判“死刑”的孩子,而中國很多人在想辦法怎麼排擠掉別人的位置安插自己的親屬)

墨家講究的“愛無差等”包含人人平等的概念,而在封建社會,君臣、父子、夫婦因為差等、次序而使得社會穩定,因此儒家的“人倫差序”更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才會推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思想。時至今日,儒學文化仍舊根植於中國。忠孝禮智信不分青紅皂白地全盤接受,尤其在信息相對閉塞農村社會,尤其在我們祖輩父輩,算不算某種程度上的“愚”?

讀書有感之胡亂雜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